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赵振纲 《理论前沿》2005,(13):43-45
本文在分析人的需要,人类的行为活动目的的基础上,指出了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人的需要是人性和人的本质体现,是对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其内部环境和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外部条件稳定的要求。文章根据员工特有的职业活动所形成的需要特征和积极性的特点,讨论了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的几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是人类特有的生活方式。精神生活问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中国,现代性给人的精神生活带来的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现代化与精神生活世俗化、消费社会与符号价值逻辑、文化工业与诗意文化衰落、技术座驾与工具理性宰制。批判反思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现代性遭遇,有助于真切反映当代中国人所遭遇的精神焦虑与困境。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道德都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是特殊的社会现象,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尽管宗教和道德各自的起源和发生有自己的特点和过程,然而宗教和道德的起源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它们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类自身的利益、人类意识的发展水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在宗教和道德的起源阶段,二者之间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运动,是人类为了发展体力、增强体质而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意志教育、快乐教育、协作教育和规则教育。我国《体育法》对体育的目的、规划、罚则等方面都做了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5.
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对非理性问题的探讨,一直是个禁区.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开始注重这一问题的研究.事实上,非理性贯穿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它是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特有的心理结构与认识结构的内在统一,是人的精神的基本构成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人类认识是在理性主导下,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矛盾统一.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没有规律性 ,如果有 ,其规律的运动方向是什么 ?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理论问题。重温这一理论对我们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进程和明确改革的历史方向是有裨益的。同其它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一样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也有自己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这是因为 ,社会历史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客观物质运动。这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社会生产方式等 ,它们构成了一定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而其中社会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总体性的人类活动,还是劳动实践活动、社会交往活动与精神文化活动这三种基本类型的人类活动,对人来说都具有既积极又消极、既肯定又否定、既有利又有害的二重性,这种二重性本身进而呈现为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根本上说,社会发展中进步伴随着曲折,正是以人类活动的利害二重性为动力基础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外是人类活动弃恶扬善、趋利避害的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8.
真理问题不仅是个认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并且本质上就是一个实践问题。实践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成,存在与发展的本体性活动,本质上它是属人的社会性活动。因此,实践与人的精神活动和认识活动天然永恒地连结在一起,实践是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天然统一体。因此,人类的认识活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又必然是主观的能动的革命的批判的。所  相似文献   

9.
绿色发展是人类面对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问题的回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绿色发展之所以能够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推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在于其特有的系统特性。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减少人类非理性活动,内生契合经济观推动绿色经济转型,范式革命的技术观重新定义人类发展工具,生态安全政治观提倡和谐世界新气象。  相似文献   

10.
精神生产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资料匮乏的消除,精神生产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虽然认识到了精神生产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作用,但对精神生产活动中劣质产品的泛滥问题、精神生产不能及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问题以及应对这些现实问题,我国精神生产活动所应该坚持的原则问题,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精神生产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已式微,但作为青年流行文化中的文学我们仍有话说.对这一脉象进行梳理;对其间的一些文学现象之动因进行分析,透过书写策略、流行价值、精神指向、觅见社会思潮、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等色彩,此乃本文之意旨.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群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它的形成有其特殊性。网络社群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和文化等方面具有正面的影响作用;网络社群对制度规范、社会安定、文化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负面的影响作用。有效调控其两面性,将有助于网络社群的发展,使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以人为本"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这是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与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转型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在当今社会倡导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尊重的人际关系,并创造各种条件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也是利益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的社会,因此,它必须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精神利益对协调利益关系、加强道德建设、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活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制度以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己任,在改善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高校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众多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广泛建立,社会对高校法律援助的认同感也在逐步增强。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社会非营利组织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遭遇到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难题,因此,改革现有机制成为我国高校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槃瓠神话是南中国畲族、瑶族、苗族共有的精神遗产。畲族槃瓠神话内容虽有着与瑶、苗相一致之处,但是也具备独特的个性。在畲族内部,由于地域的差异,畲族槃瓠神话又有着不同的文本,其中三种是具有代表性的。学界认为,畲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化倾向。这种艺术化倾向,表现在畲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槃瓠神话所蕴含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艺术化过程的必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影响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精神价值的构建,给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带来深刻变化。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新的时代要求出发,重视大众传媒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的深刻影响,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德育工作在理念、机制、方法和内容上的创新,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创业文化建设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创业文化建设是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文化品位的长远大计;是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出现了明显物化、异化,表现出普遍的社会精神文化病态。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对于正在迅速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必须避免重走西方老路,主动避免现代社会病,着力抵消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努力健全社会制度,将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为社会改革的首要目标,为青少年以至全民的健全健康人格的养成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伴随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诞生的,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而推向更高层次。目前,其发展过程所显示出的精神理念、活动内容、操作形式、组织系统,以及它所得到的社会认可、政策及法律保障、政府支持等正发生着悄然的变革。按照事物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联系性的发展时期(或称三个阶段):从单一的启蒙,到多元的扩张,再到具有专业特质的多元融合。展望未来,一个具有强大组织动员性、宏大规模性、广泛社会参与性、鲜明思想教育引导性的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