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 ,科学技术始终促进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并导致阶级、阶级结构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这一切归根结底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则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起点和基础。在知识经济变革时期 ,科学技术更加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产 ,引发了经济和社会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使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阶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崭新变化。新经济形态的变革并不意味工人阶级历史地位的结束 ,相反 ,正是在这一变革过程中 ,工人阶级逐步转变为知识工人阶级。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同样面临着“转型”问题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为工人阶级的转型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中国工人阶级一定能够顺利实现自身“转型” ,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关注有其内在的逻辑原因和历史机缘,这具体体现为马克思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多样性的揭示。其中,对东方社会独特性的分析,尤其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东方社会,特别是领会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独特历史和独有特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然而,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却日益凸显。精神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随着社会的实践活动产生并发展。精神生活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超越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社会性、阶级性等特点,有其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了解和把握精神生活的特点及运动规律对于我们解决人的精神生活问题,建设人的健康精神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规律不仅是基于历史客观性的内在张力需要,也是激发历史主体的理性思维,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代倡导。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历史合力实践活动是历史规律形成的重要场域。通过计量可视化分析国内外关于历史规律的研究可以更加明晰学界在研究历史客观性、历史主体、历史实践、客体显现、主体能动、实践智慧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唯心主义历史观""历史终结论""历史虚无主义"进行了重点批判。以此为研究基础,后续的研究亟须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加以完善。在研究方法层面,要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历史规律研究的文本,拓展中西方对比论证研究。在研究内容层面,注重一般历史规律与具体历史规律的结合;加大对历史主体的意识形态研究;夯实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契合研究。  相似文献   

5.
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精神文明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由多种要素整合而成的,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既受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制约,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正是认识到这一问题,近年来,周向军等同志致力于精神文明发展规律的研究并出版了《精神文明发展规律论》一书,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类的解放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也是马克思所有理论的归宿点和落脚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现实个人的发展,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同人的全面发展进程是一致的。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正在走向全球化,这对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待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和探求当代人全面发展的途径,对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历史周期率不是指阶级消灭后国家政权合乎规律地消亡 ,而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反复出现的统治集团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丧失民心 ,导致政权覆灭的规律性现象。它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但却受制于规律 ,表现着规律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人的社会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是以民心向背为转移条件的 ,但只有当民心背离到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 ,被统治者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程度 ,周期率才会发生作用。因此 ,它的发生并非依时而发 ,节到必来 ,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时间张力和不恒定性 ,这就为我们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可能性。一…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在当代仍然具有伟大的生命力。我认为要深刻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从特殊与一般、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认识到《资本论》意义的多重性。 一、《资本论》首先是一部“资本主义灭亡论”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心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目的是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逻辑层面:一是对贯穿全部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一般基础即物质生产的确定,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客体向度;二是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类主体出发,探寻在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时期中的主导因素,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向度。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既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又坚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和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地肯定人类主体作用的历史辩证法与坚持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统一。  相似文献   

10.
人类劳动的辩证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动力。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劳动为人类历史起步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了封闭、独立的民族历史;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下的生产方式通过扩展分工,展现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普遍交往,并将民族历史推向世界历史,但同时它也造成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对立;世界历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对异化劳动的扬弃上的共产主义基础上,异化劳动向自由劳动转变,人将实现真正的全面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主要工具和方法。该理论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路向。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不存在所谓单线论或多线论 ,而是在世界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历史规律是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基核。历史规律作为社会现象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不是预先设定的思辨的固定轨迹,相反,它生成并起作用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中,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变换其形式和内容。与自在的自然规律相比,历史规律有其独特的重复性、总体性和从自发走向自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妇女不仅积极参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由她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在人类自身再生产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人对妇女的这种特殊作用给予漠视和贬损.至使妇女在工作与生活、改革与竞争中,往往处于受歧视、受排斥的不利境地,阻碍了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文明进步.今天,有必要把妇女生育的社会贡献及其价值补偿,作为妇女理论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并付诸实践.一、妇女生育的社会贡献及价值补偿的研究,是研究诸多妇女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主要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十月革命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将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的观点,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创举却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一个“历史难题”,即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本文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视角审视这一历史难题求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周年。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它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程,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改变了人类历史的面貌和人民群众的命运,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按照研究对象的特殊矛盾、存在形式、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运动内在联系的客观逻辑,科学地选择逻辑起点范畴、中心范畴、范畴体系结构和秩序,创造了组织构成系统化、结构关联功能化、功能耦合机制化的《资本论》科学体系,全面展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机理,系统模拟和整理发展运动的规则和秩序,揭示其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历史趋势。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逻辑构造方法上的革命和创造。通过这种革命和创造,《资本论》成为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系统逻辑构造方法“三位一体”的科学经典,马克思成为科学研究和使用系统方法论的历史先驱和现代系统论的科学奠基人。《资本论》逻辑构造的科学方法和高超艺术所形成的科学范式和标准系统,揭示出科学理论系统化逻辑构造的一般规律性。应用这种科学方法的主要规则,一是研究对象的主体存在形式和发展运动结构,决定理论范畴系统的逻辑结构;二是将构成要素建立在成熟和典型性形态的逻辑考察基础上,使各个范畴的内在规定和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理想的平均形式中表现出来;三是特殊矛盾及其各种发展形式的内在联系,决定各个范畴之间发展转化的逻辑结构和秩序。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该阶段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的,是同该阶段的特殊历史定位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后发展国家社会主义"这种特殊历史形态的社会主义相联系,其经济制度不仅和当代资本主义有质的区别,而且和理论上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也有质的区别。这个阶段的所有制关系,按其规律必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导、非资本主义经济占支配地位的"综合经济基础"。这个阶段的公有制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许多场合还只是在形式上隶属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对大工业的出现、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充分阐释,肯定了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工业出现后,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促进了西方国家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大工业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大工业的理论,为中国新型工业化建设道路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社会反酷刑运动的发展及成就酷刑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出现,在专制社会中,酷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合法现象。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酷刑制度的合理性开始遭到系统的质疑和批判。基于对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广泛存在的酷刑现象的恐惧和憎恶,国际社会深感通过共同努力来遏止酷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由此开始了一场颇具规模的反酷刑运动,通过制订、修订相关国际法律和法规,使这场运动逐渐朝着向国际化和法律化的方向发展。这一进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发展标志,也是这一运动在不同阶段取得的重要成就。(一)《联合国宪章》1 945年6月签订,1 0…  相似文献   

20.
经济比较落后的俄,中等国,先于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早已成为历史事实。理论界对这种社会现象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做了大量论证,但这种“必然性”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却较少有人论及。列宁曾经认为,这种历史现象只是“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和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而已,对其是否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未作进一步论证、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