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的南亚     
相比于 2 0 0 1年轰动世界的阿富汗战争 ,2 0 0 2年百万大军对峙印巴边境 ,2 0 0 3年的南亚略显平淡。不过 ,平淡中仍凸显几大亮点 :一是印巴关系改善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南盟 )自贸区打造成型 ;二是整体局势尚稳 ,部分国家内部矛盾激烈 ;三是反恐任务艰巨 ,美国加强在南亚的军事存在 ;四是印度战略大调整 ,蒸蒸崛起于南亚。印巴关系改善 ,南盟自贸区打造成型   (一 )印度主动向巴基斯坦示好 ,两国关系稳步走向正常化。美对伊战争爆发后不久 ,印度外长和国防部长都声称要仿效美国 ,对巴发动“先发制人”打击。但在美的压力下① ,印总理瓦…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为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南亚采取经济援助政策,企图控制印巴,并把印度看作与社会主义中国竞争的重要战场。50年代中期,为加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拉巴基斯坦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使巴成为美国的盟国,美巴结盟损害了美印关系的发展。肯尼迪政府把印视为亚洲国家民主发展的模式和遏制中国的战场,把印纳入其争霸的轨道。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后,美印关系也进一步发展。进入60年代中期,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苏联加紧向南亚渗透,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中出面斡旋,扩大了…  相似文献   

3.
位于印控克什米尔乌里镇的印度军营遭到恐怖分子袭击,印度认为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分子所为。为了打击巴方支持的越境恐怖主义,印度对巴控克什米尔的恐怖分子基地实施了先发制人的外科手术式军事打击,同时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对巴基斯坦发动了外交包围攻势。后乌里恐袭时期印巴关系的走向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印度对巴战略的调整,巴国内围绕巴军支持非国家角色的政治博弈,国际社会对印巴冲突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印巴两国为缓和因印控克区动荡而造成的紧张关系,曾数度展开各种谈判、对话。1990年7月-1998年11月,两国共举行了12轮外秘级会谈(后因1999年夏季的卡吉尔冲突而中断至今),1997年印巴总理曾3度会晤,1999年2月两国总理更是隆重推出《拉合尔宣言》,然而,由于双方分歧太大,这些会谈未能给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带来实质性进展。印方坚持认为:克什米尔自1950年“并入”印度以来一直就是印领土的一部分,坚持反对克什米尔问题纳入双边会谈内容,尤其反对将克问题定性为印巴间核心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坚决反对国际社会介入克什米尔争端;克什米尔地区的流血冲突源于巴支持的“跨境恐怖主义活动”,巴在印控克什米尔发动“代理人战争”,这是克什米尔问题的实质所在,只有巴方停止这种支持,印巴关系才会出现进展。而巴基斯坦则认定:克问题实质上就是印巴间的核心问题,至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巴印关系难有突  相似文献   

5.
印巴首脑会晤与南亚局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变化一直是决定南亚局势走向的关键因素。1 998年印、巴相继核试以来 ,两国关系的动向更是牵动世界的目光。今年 7月 1 6日 ,一度唤起世人希望的印、巴首脑会晤无果而终 ,巴总统提前结束访印回国 ,克什米尔地区局势又趋紧张 ,印巴关系及南亚形势走向再度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 ,本期我们特邀集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南亚东南亚研究室为主的 5位专家举行了对谈 ,围绕印巴首脑会晤就印巴关系和南亚局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冷战的结束给南亚地区局势造成了很大影响,南亚战略态势由“美苏对抗,印巴交恶”向有利于印的不平衡方向转变。印度迅速靠近美国,两国关系得到较大改善,前景看好;巴基斯坦则由于“前线国家”地位的丧失,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下降,巴美关系降温,从而使巴外交陷入困境。为此,巴基斯坦抓住世界格局转变之际出现的千载良机,积极参与中亚争夺战,试图拓展外交空间、抗衡印美合作,同时捞取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际社会调停,陈兵百万、大战一触即发的印巴两国从战争边缘退缩。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的争拗由来已久,为何这次冲突却引发两国调兵遣将,并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印巴两国在“9.11”之后再度紧张将给南亚及周边地区带来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虹 《亚非纵横》2001,(3):20-22
冷战后,随着印度的崛起,印的地区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其大国化也正日益受到关注;美国布什政府最近出台的亚洲新战略,将亚洲视为其全球战略中的重点,"印度牌"在其中的作用引人注目;1998年核试之后,印巴两国已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但核威慑并未给南亚带来稳定,却使两国在南亚的战略对比出现严重失衡,印巴对抗正朝着越来  相似文献   

9.
“9. 11”袭击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南亚的地区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 ,印度与巴基斯坦间的争端成为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怖主义战略必须考虑的重点。随着印度遭到两次严重恐怖袭击 ,印度进行了大规模军事调动准备报复 ,印巴对抗的升级和核冲突的危险使克什米尔问题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立场不同 ,南亚的反恐怖主义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难题。近期在印度的压力和国际社会促使下 ,巴采取了积极措施打击国内教派极端主义和越界恐怖主义势力 ,骤然变化的局势也为印巴之间采用政治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反恐怖主义战略:美国、巴基斯坦与印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后 ,随着美国组织盟国准备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重新回升 ,美巴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美国反恐怖主义行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印度的合作愿望则因印巴两国的微妙关系而受到美国冷落。印巴在阿富汗政治重建问题上利益迥异 ,同时克什米尔暴力事件也突出了印度自身的反恐怖主义问题 ,这些复杂因素使得美国不得不在南亚维系平衡、险走钢丝 ,为其全局计划增添了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2.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1年2月刚刚宣布将在7月之前恢复因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事件而中断的和平谈判,但5月又因美国越境在巴基斯坦击毙本·拉丹事件而变数陡增.5月30日,印巴两国重开国防秘书级会谈,终于实现了恢复和平对话进程的第一步.自2004年启动和平进程以来,迄今印巴已经进行了四轮“全面对话”,两国持续多年的紧张关系明显得到改善,这是其各自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现实发展的需要,也与大国尤其是美国推动和谈所发挥的作用有关.目前,两国关系正面临拉丹之死所引发多重危机的考验,同时印巴核因素、印度崛起以及美国反恐战争、美国与印巴关系等仍在制约着印巴和平进程.印巴关系尽管在向缓和的方向发展,但在克什米尔争端这一“核心”问题上近期难有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
自印巴分治以来,克什米尔长期是双方冲突最频繁最激烈的地区。克什米尔武装摩擦是印巴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巴基斯坦长期支持或默许印控克什米尔武装势力在境内活动。伊姆兰·汗就任总理后,实施一系列"新政"。为服务经济发展及因应国际局势变化,巴基斯坦调整对印控克什米尔武装势力的政策,努力清除其负面影响,这对巴基斯坦改善国际形象和印巴关系都有一定作用。但印度总理莫迪取消印控克什米尔独特的宪法地位,对印巴关系乃至地区局势造成负面影响,为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带来严重隐患。  相似文献   

14.
大事综览     
2003年3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伊拉克战争。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空袭后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翌日,英国参加对伊战争。23日,土耳其首派1000人的军队进入伊北部,同时向土伊边境增派5000人左右的部队。由于土耳其不允许美国借道攻伊,美放弃开辟对伊作战的北方战线,继而在空袭后不久派地面部队从巴格达南部开始向伊进攻。战争没有出现像美预料的伊军大批投诚的现象,又因部队粮草不继和伊军顽强抵抗,使美最初对  相似文献   

15.
拜登执政后,美国的南亚政策有望保持较大连续性,也会因形势所需而出现某些调整。美国与印度的战略合作将继续升温,双方对"印太"接触的兴趣和能量也将不断放大,但节奏、程度和性质将受两方利害差异及其他外部因素的调节。从务实的战略利益出发,拜登政府有意改善美巴关系,而美巴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的阿富汗政策和印巴关系的稳定。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目标不会改变,但拜登政府的政策选项与阿富汗及地区的不确定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脱节,新提"和平计划"仍受到挑战并会有所调整。这些区域性要素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以多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影响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的基本面。  相似文献   

16.
试析巴基斯坦参与阿富汗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阿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这给巴基斯坦的经济、政治、外交战略及安全局势都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尽快恢复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巴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增强战略互信以及加强反恐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并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巴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对巴自身以及巴阿、巴美及巴印关系都产生了影响。此外,由于巴国内经济形势恶化、安全局势欠佳等因素,巴积极参与阿富汗重建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9.11"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确定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军事打击的目标后,美国对其南亚政策进行了大幅回调,将"扬印抑巴"改为"重巴顾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美印关系急剧升温、美巴关系每况愈下的局面.随着反恐战争的进一步深入,如何平衡美印、美巴关系,将是摆在美国面前的棘手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4年发展中国家形势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一些特点,单边主义在发展中地区不断碰壁,大国围绕反恐、反贫和石油等问题加强了对发展中地区的拉拢和争夺,与此同时以巴俄印中(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简称)为代表的发展中新兴大国迅速崛起,中国在发展中地区的影响快速上升。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当前发展中国家总体崛起的势头和国际局势的变化,并将对未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巴俄印中新兴发展中大国迅速崛起2003年12月,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与巴俄印中共梦:通往2050之路》的报告后,巴俄印中立即成…  相似文献   

19.
3月20—25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印度进行了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这是自1978年卡特总统访印之后美国总统对印的首次访问。克林顿此行是美国在调整南亚政策进程中采取的重大步骤,表明南亚已成为美国的外交重点之一,而对印政策则是美国南亚政策的支柱。在美、印、巴关系中,美国已改变冷战期间助巴反印的立场,转而采取向印倾斜的方针,说明印美关系已走出冷战阴影,逐渐向新型伙伴关系过渡。  相似文献   

20.
“ 9·11”事件后 ,在国际反恐的新形势下 ,由于三件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不断恶化 ,有爆发核战争的危险。美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处理印巴危机 :实施和平调解 ,进行外交斡旋 ,促使印巴双方做相应让步 ,以缓和危机 ,避免战争的爆发。美国调解印巴危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反恐和维护其长远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