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6年是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发展中硕果累累的一年。中俄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是两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这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共同宣布,中俄决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俄两国关系步入一个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两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每年都要举行会晤,就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及时地交换意见。12月26日至28日,应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对俄罗斯进行了工作访问。这次访问标志着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的正式启动,这是中俄两国落实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步骤。为协调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更好地发挥中俄双方的合作潜力,不断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质量和效率,两国总理商定,设立中俄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  相似文献   

2.
曼谷专电 11月14日,中国总理李鹏健步登上波音707专机,挥手向差猜·春哈旺总理等泰国高级官员告别,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泰国副总理、欢迎李鹏总理访泰委员会主任披猜·拉达军在机场对本刊记者说:“就政治和贸易合作而言,李鹏总理的访问确实取得了成功。”他说,两国总理集中就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泰中两国经济合作的潜力仍然很大”。“在政治  相似文献   

3.
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王发恩应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和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于8月21日至26日对上述两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近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对东南亚国家进行的又一次重要访问。李鹏总理此行达到了加强了解,扩大共识,增进互信,加强合作的预...  相似文献   

4.
应韩国总统金大中的邀请,朱镕基总理将在17日至 22日对韩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将对加强中 韩两国的友谊,扩大双方多方面的合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自中韩 1992年 8月建交以来,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发展。而推动这种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国高层领导人频繁的互访。近些年来,中国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胡锦涛等,以及韩国的几任总统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都曾分别访问了韩国和中国。特别是现任总统金大中1998年访华时,江泽民主席与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和印尼今年8月8日起恢复两国外交关系之际,中国总理李鹏应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的邀请,从8月6日至10日对印度尼西业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友好访问。李鹏总理这次访问的目的是,庆贺两国复交,结识印尼领导人,增进了解,扩大合作。 印度尼西亚,人称“千岛之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人口1.8亿,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专电 8月6日,李鹏总理从北京启程,相继对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对泰国进行了工作访问。 在雅加达,李鹏总理和苏哈托总统出席了由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的仪式。两国中断23年之久的外交关系已成为过去,这为两个亚洲大国在各个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的未来。在新加坡,李鹏总理和李光耀总理就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7.
许涛 《瞭望》2003,(29)
7月9日~11日,北约秘书长约翰·罗伯逊对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在访问期间,罗伯逊勋爵与两国总统及总理、外长、国防部长等高官进行了会晤,并同两国的国际政治专家和学者举行了会谈,还视察了北约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玛纳斯机场的军人驻地,而且与两国政府签署了一系列协定。此次罗伯逊中亚之行,将推动北约与中亚各国的军事安全合作关系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波兰部长会议副主席雅努什·奥博多夫斯基三月底、四月初对中国的成功访问,表明了中国同波兰的关系有了明显的改进,并且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奥博多夫斯基是二十多年来第一位来中国访问的波兰政府高级领导人。中波双方对他此行都十分重视。赵紫阳总理、李鹏副总理、陈慕华国务委员分别同奥博多夫斯基进行了会晤和会谈。双方着重就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交换了意见,特别对发展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赵紫阳总理  相似文献   

9.
新德里专电 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于10月19日至21日对尼泊尔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双边经济贸易合作问题是两国领导人讨论的重点,访问最主要的具体成果是在经济贸易和水利工程的合作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双方都认为这次访问是双边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主席、人民共和国总统萨莫拉七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对中国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友好访问,取得了成功。萨莫拉总统从一九六八年他首次访华以来,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九七一年他第二次来访时,周恩来总理同他长谈了五个小时。一九七五年莫桑比克独立前夕,他又一次访问中国。这次,萨莫拉总统强调他是来向中国人民学习的,来访的目的之一就是探讨中、莫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推动两国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和以色列的安全合作迈上了新台阶。莫迪高度重视与以色列的合作,成为首位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在印以领导人的战略引领和相互支持下,双方军事贸易规模愈趋增大,在海军、空军、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印以安全合作的主要驱动力有两国相互借重的战略需求、打击恐怖主义及预阻极端思潮蔓延、维护印度洋权益、美国助推印以合作等。印度的“西联”外交使其对外政策更加平衡,但其与美以等国在安全领域的深度“捆绑”对中国的中东政策顺利推进提出了挑战。在强化与以色列合作基础上,印度推出了新的互联互通计划对冲中国的“一带一路”项目。同时印以合作进一步增强了印度在南亚的实力地位,可能刺激印度采取更为冒险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2.
《瞭望》1990,(52)
国内 国务院总理李鹏12月10日上午9时30分乘专机离开北京前往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和斯里兰卡4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机场为李鹏总理送行。 中国内陆石油开发首次对外合作 中国南方内陆盆地第一个石油对外合作勘探、开发、生产合同——湖南省洞庭盆地石油合同,12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字。它向世界表明,中国陆上石油对外合作已经拉开了序幕。这项合同是中国石油开发公司同美国圣太菲能源公司、美国北密执安勘探公司、新西兰石油勘探公司联合签订的。  相似文献   

13.
7月21日东盟七国外长举行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上接受了柬埔寨、老挝提出的1997年加入东盟的正式申请,并让缅甸享有观察国地位。会议欢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成为东盟新的对话伙伴国,并希望扩大与这三个新对话伙伴国之间的合作,这对推进亚太地区的全方位对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反映东盟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国务院部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这次参加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发展的新阶段。 东盟国家是中国南方近邻,并且同属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4.
俞海萍 《求知》2012,(3):45-45
能源合作新端倪2011年10月11日,在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期间,中俄两国总理在北京举行第十六次定期会晤,此次会晤的联合公报指出,两国总理高度评价中俄能源合作的丰硕成果和广阔前景,双方就管道原油贸易价格问题达成一致。从而使谈判了多年的东西"黑金"大通道又显露出合作新端倪。  相似文献   

15.
应越南政府总理武文杰的邀请,李鹏总理一行将于11月30日到12月4日对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政府首脑21年来首次访问越南。这次访问对进一步推动中越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陆地边界长达1300多公里。两国边境接壤地区的各族边民跨境而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九月中旬对中国的访问所取得的突出成果是,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合作领域更加扩大。 这是李光耀第三次访问中国。从一九七六年他首次访华后,几乎每隔五年,就来中国访问一次,看看中国的发展情况。关于这次来访,他明确表示,新中两国没有争吵的问题,也不存在需要澄清的问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学院的独特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中国成功开办“孔子学院”影响,日韩印等国纷纷提出仿效计划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4年6月15日出席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2007年1月31日,温家宝总理与来访的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了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8.
罗马专电 在风光绮丽的威尼斯圣乔治岛上,8月1日首次召开了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五国首脑会议,通过了政治文件和三年合作计划。这次会议表明中南欧地区合作向前跨出了重要一步。 代替安德列奥蒂总理出席会议的意副总理马尔泰利说:五国合作倡议是“重新组织欧洲空间这一伟大的别具特色的过程中的一部分”。在欧洲战后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五国合作倡议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9.
应韩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李鹏总理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对韩国进行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中韩1992年建交以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和现任总统金泳三相继访华之后,我国家领导人首次访问韩国。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平相处,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发展友好关系。冷战后,国际交往中意识形态的因素淡化,经济合作的分量加重,中韩关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和发展的。 韩国是中国一海之隔的邻邦,发展中韩双边关系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李鹏总理此行的主要目的旨在扩大两国最高领导层的交流、促进和加强两国建交以后发展起来的睦邻友好关系、扩大两国在经济、贸易、工业技术交流等各个领域里的合作和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战略重心的东移,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加速、印度洋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上升,"印太"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概念正逐步被接受。在"印太"语境下,近年来的印日防务合作日益密切,两国高层官员互访频繁、联合军演规模不断升级、日本对印度的军售逐渐成为现实、反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持续走强,其原因包括两国有意进行战略目标对接、相互借重实现各自的大国抱负,牵制中国,以及美国的助推等。印日防务合作既在双边层面也在地区层面产生战略影响,中国需密切关注,未雨绸缪,防止印日合作损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