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科学地选拔和任用干部,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是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干部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它对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新形势下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应如何建立方面的问题作一些研究和探讨。一、坚持德才兼备、以绩选人的选拔标准1、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是贯彻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的基本要求。这里所说的“德”,就是要看被选拔对象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思想作风、道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机制的逐步建立,民主测评方法被更多地应用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已经把民主测评作为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方法。实践中,民主测评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民主测评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民主测评在选拔任用干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群众看得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只有走好群众路线,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才能真正把人选准用好。要采取包括民主推荐、民主评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人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坚持从“八看”中选用干部曾惠民选拔任用干部是十分敏感的工作.要求公道正派,严肃认真。如何排除选拔任用干部中各种不良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本人认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民意,扩大视野.不断改进选拔干部办法,在坚持"...  相似文献   

5.
社会正义的核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正。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公正程度是衡量是否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标准。“高考移民”现象暴露出我国的教育不公平的存在,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缺乏制度化的保障,本文在充分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社会正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德才兼备标准,就是要把坚持和实践“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作为选拔任用干部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把那些身体力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体现了“三个代表” 的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这些条件选拔任用干部。  相似文献   

7.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加剧了整个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政府作为掌握最大资源和最有效调节手段的组织,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的分配,让各个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其追求的最高政治目标和应承担的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既是一种价值体现,又是一种制度安排。政府如何实现社会财富公平、公正的分配,其实质就是如何对待公平与效率,以什么价值标准来衡量和判断社会的收入分配关系。目前应以政府自我改革为动力,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以不断提高社会中下层收入为重点,调整收入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民导刊》2013,(6):3-3
近日,微博爆料江苏扬州市委政法委书记女儿袁某“火箭升迁”,质疑其“毕业三年升副处”。扬州市委组织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袁某此次任职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尽管从当前的各种信息来看,袁某的“火箭升迁”和现有官员选拔制度并无明显冲突,可父女在同一处为官,且父亲还是扬州重要主政官员,自然难以彻底消除瓜田李下的嫌疑。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官员子女“火箭升迁”的背后,往往少不了父辈的各种影响,给人一种隐性的潜规则“绑架”官员选拔制度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张绍怀 《创造》2001,(3):42-42
目前,竞争上岗作为干部人事制度的一次创新,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竞争上岗,这是干部任用的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选人用人方式。   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选拔制度,既有利于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使那些不胜任领导工作、不称职的干部能下来,这是干  相似文献   

10.
伏晓 《淮海论坛》2012,(4):22-24,21
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干部人事改革的重要方面。干部任用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初始环节,也是决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对提高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公信度和准确性,解决好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各级组织部门急需解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论社会公平与分配—关于我国目前分配秩序的整合肖玉明自古以来,公平、公正便一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中心话语之一。每一种形态的社会都存在公平之争,而任何形式的社会制度的更替、社会秩序的混乱,不论其目的如何,也无不是由于不公平所引发的。因此,任一合法、不合法政...  相似文献   

12.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扩大民主选拔任用干部与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一致的。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要注意破除在党管干部与扩大民主选拔任用干部中暴露出来的种种认识误区,坚持扩大民主选拔任用干部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崇义县彻底摆脱了干部任用能上不能下的旧体制困扰 ,其主要经验和做法是 :一 :选拔干部———搭“梯子”崇义县采取组织推荐、个人自荐与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不看背景、不看身份、不论资历、不论地籍 ,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面向全市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选拔了 7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通过“搭好梯子、开渠引水” ,营造干事赛场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 ,给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 :任用干部———树“杆子”任用干部时 ,先为其定目标任务 ,让其有前进方向 ,知道任期内要做的事情 ,增强紧迫感和…  相似文献   

14.
选拔任用干部以“四化”为标准,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这是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一贯方针。但目前少数领导者在用人上滋长了不少庸俗的观念,不按选拔任用干部的方针办事,采用一套庸俗的用人方法,这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下半年以来,郑州市委在干部选拔使用工作中坚持扩大民主,引入公选机制,采取“三票制”,即群众推荐票、素能测评票、差额表决票的办法,选用了一批优秀县处级和乡科级干部,受到了干部群众的欢迎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实行“三票制”选拔任用干部,其重要意义在于:一是适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趋势的要求。近年来,中央进一步加大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先后颁布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如何适应新形势,按照《纲要》和《干部任用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人选准用好,是组织工作面…  相似文献   

16.
郭文献 《现代领导》2001,(11):47-47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了重要阐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们鞍山市委以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为契机,在大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技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上狠下功夫。在干部选拔上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是否拥护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逐步加大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的力度,实现公开选拔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要看实绩,要以此为标准,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近年来,各级党委、组织、人事、干部部门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注重了实绩标准,其效用很明显。一是有利于“任人唯贤”和公正平等。实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事》2009,(3):31-33
公务员录用考试被形象地誉为当今国家“第一考”,这更多地体现在公开、公平、公正上。但公务员考试录用实质上是一种新型的人才选拔制度,其最终目的在于把真正的人才选拔录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为此,湖州市人事局课题组对近年来招考录用的974名公务员岗位适应性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召开了有市级机关部门、县(区)委组织部和人事局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发放了问卷调查表,认真汇总、全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了改进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最近,收入分配改革又成了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不仅媒体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如何调整居民收入分配。在众多建议和对策中,不仅强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也更加关注如何才能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分好。收入分配调整,不仅关乎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也关系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重大问题,而且社会公平公正的最基本方面就是居民收入分配的公正性。因此,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重大的制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一、“公平与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早在18、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就从“公平”、“正义”、“平等”、“善”、“理性”等抽象的概念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认为社会主义是公正、善的化身.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把公平正义的实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指明了社会不公正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说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