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台声》2015,(24)
<正>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更是近年来两岸同胞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秉持的努力所在。2015年,两岸教育领域继续保持"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岸学生和教育界人士间交流互动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6,(5):10-11
4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各界人士。他指出,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在这样的大势下,我们更应该站在历史的新高度来审视和处理两岸关系,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最大限度地为两岸同胞谋和平、谋福祉。两岸同胞携起手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个主题,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使我们的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强调,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4.
2010年是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两岸交往合作更加广泛深入的一年。一年来,在两岸双方和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稳步迈进,在政治、经济、文教、社会交往等各个领域均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两岸关系"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格局迈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刘红 《台声》2008,(11):12-14
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大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与对岸增强互值.进行制度化对话的同时,关心台湾同胞.推动两岸交流是坚定不移的方针,目标是共同实现“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6.
刘红 《人民论坛》2010,(11):28-29
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两岸关系全面改善、ECFA具体落实、两岸关注焦点和矛盾逐渐厘清的情况下,双方的共同任务是牢牢把握和平发展这一两岸关系的主题,积极推动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4)
<正>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步伐稳步前进,两岸交流不断深化,交流机制不断完善。在这一历史发展潮流下,两岸社区交流渐成两岸交流的重要渠道,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交流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两岸社区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亮点。两岸社区交流的规模不断扩  相似文献   

8.
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在两岸关系全面改善、ECFA具体落实、两岸关注焦点和矛盾逐渐厘清的情况下,双方的共同任务是牢牢把握和平发展这一两岸关系的主题,积极推动大交流、大合作与大发展,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吴荣元 《台声》2010,(10):16-16
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两岸关系终于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和平时代,台湾经济生机也勃然再现,两岸关系的重要性更为岛内民众所了解。此际,台胞社团论坛的召开,将有助于沟通两岸、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为台湾岛内多个民间社团所共同发起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的代表,愿意藉这次论坛活动向社会各界介绍,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下旬,海协会和海基会在南京签署的“三项协议”和形成的“一个共识”,作为一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大潮的继续,是和平发展的重大成果,是推动两岸交流的重大举措,是两岸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李颖莉 《两岸关系》2014,(12):15-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涉台部分提出"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从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运用法律手段反"独"促统、加强两岸执法司法协作三方面,阐述了依法治国重大理论背景下如何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及两岸媒体的热议好评。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根本目的就是要依法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造福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期特邀4位大陆知名学者,就这一重要论述进行详细阐释。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07,(8):4-4
今年以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海形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积极因素增多,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的势头增强。祖国大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两岸关系向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国共两党有关方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大陆方面又推出了十多项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并加紧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  相似文献   

13.
刘红 《统一论坛》2011,(3):20-21
三年来,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步入了和平发展轨道。已经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两岸关系,进入了以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主要任务的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阶段。当前的重点是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此,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4,(9):19-19
<正>8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会见了台湾工业总会大陆经贸考察团一行。俞正声对台湾工业总会多年来为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作努力表示肯定。他指出,两岸经济合作是联结两岸同胞的利益纽带,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推动两岸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5.
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全文中,"和平"一词贯穿讲话始终,彰显了和平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性,展现了总书记为两岸促和平、谋发展的深邃思考。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中国人、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回顾历史,是为了启迪今天、昭示明天。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卷册,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相信在对和平的共同珍视和对统一的共同追求下,两岸同胞定会继续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也必将携手一道,书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崭新篇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和感动着各地亿万中华儿女,特别是各行各业的台湾同胞,他们用诗、词或多种文体表达着热切感闻——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同胞正期待着双方加强互利合作,共创双赢新局。两岸经济合作一向是两岸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面临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大陆方面已将推进两岸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作为今年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优先和重点。两岸各界应抓住机遇,乘势而起,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12,(6):50-51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等66家两岸有关单位共同主办的为期一周的第三届海峡论坛,6月17日落下帷幕。论坛继续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突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涵,反映了两岸各界民众的共同愿望。海峡论坛的成功举办,再次呈现两岸同胞大交流、两岸各界大合作的局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重要成果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8.
余克礼 《台声》2011,(4):44-45
众所周知,在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并大踏步推进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同时,两岸关系发展也潜藏着诸多挑战,这不仅仅表现在两岸之间固有的历史分歧和长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等方面的问题不易解决,而且更体现在岛内国家和民族认同危机的不断加深上。这也是两岸双方各种层级、各个界别互动频繁,两岸经济关系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两岸青少年交流,直接关系到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关系到两岸的未来前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主流民意的新形势下,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既是深化两岸各领域、各界别交流合作的应有之义,也是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冰 《两岸关系》2007,(8):12-13
200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保持稳定增长,文化、经贸等各项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持续发展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共同心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