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中国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都在其指导和总结的范围之内。理论植根于现实生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理论发展和实践活动中富有首创和开拓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黄信 《学理论》2014,(7):13-15
邓小平人本价值观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高价值取向,有四个方面的内涵: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原则;充分尊重人的道德情结;关注民生、实现人民利益的价值目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3.
重视稳定,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其稳定思想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关注,核心部分是政治稳定。邓小平政治稳定观是基于当时国内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而做出的全局性、预见性的思考,其基本内容涉及政权根基、价值取向、政局和政策稳定等多方面,根本特征是动态稳定性,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着指南。  相似文献   

4.
党的理论形象至关重要,我们要积极有效地推进党的理论形象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开放性和创新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内涵,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民族性和生命力;以人民群众为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进步性和凝聚力;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政治性和保障力;以全球为视域,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形象的国际性和包容力。  相似文献   

5.
简论邓小平的理论思维特征张秀敏作为指导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邓小平理论,体现着以实践为基础的创造性思维特征。从这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真知灼见中,可以明显看出贯穿于其中的创造性思维脉络、强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一、开拓创新的思维品质建设有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什么旗帜,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这是无比英明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植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渊源于毛泽东思想,又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  相似文献   

7.
"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它充分体现了阶段性与整体性的统一,重点性与全面性的统一,跨越性与可持续性的统一,求实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它对于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痛历史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而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世界发展的进步潮流,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条件。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规律性。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奋斗,其精神实质是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所阐明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而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排除一切干扰,坚定不移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实现中国现代化展开的。实现中国现代化,是现阶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实际体现。而分三步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步骤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二者在理论基础、基本立场、基本原则、思想方法、理论品质和基本主题上具有一致性;在历史背景、历史使命、理论的逻辑支点及主要创立者的价值取向上有所不同,因此,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我党必须高举的旗帜,其含意有三:其一,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部分、一个发展新阶段,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各项工作的行动指针;其二,这个理论的运用时空,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擎旗人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其三,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目的,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把这一理论作为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的指针,关键是这一理论完全符合我党指导思想要求,属于马克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发展为主题,以初级阶段为立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回答了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并以鲜明的特色为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培养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员和部队宣传理论政工干部的院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多年来坚持加强邓小平理论的教学,力求把邓小平理论体系转换为学科和课程体系,保持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深刻性。学院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发展进程及各个主要方面进行教学总体设计,并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成果,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充实教学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逐步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学体系。一是把邓小平理论同各门政治理论课程统一起来。党的十四大以后,学院对原有的250多门课程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它深刻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精辟地阐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人研究邓小平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对于完整、准确。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一代跨世纪的“四有”新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拨乱反正,开创尊师重教的新局面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是历史赋予我们党的光荣使命。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主要是由邓…  相似文献   

16.
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的中国化表现。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活动来看,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实践精神取向,即从本体的层面看,它以"感性世界"为其对象取向;从人学层面看,它以"以人为本"为其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角度看,它追求"科学发展"的进步取向。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发展观,都蕴涵着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发展价值取向确定。科学发展观也是规律认识和价值取向相统一的发展理论。就规律认识而言,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就价值取向而言,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的发展要求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十五大报告指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十五大郑重决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进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功实践,在世纪之交的时刻作出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旗…  相似文献   

19.
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理论品格.主要表现为在逻辑结构上的开放性、实践依托上的开放性及在体系建构上的开放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个社会政治理论之所以成为科学,在于它能够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并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邓小平理论”),正是这样一种科学的理论。这一理论从批判否定一全面改革一加快发展这三层意义上,反映出它从形成到成熟的辩证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特征,体现了历史辩证法与思维辨证法的高度统一,从而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中国振兴的必由之路。学习邓小平理论,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它的内在辩证关系,克服认识上某些片面性,是全面理解并正确贯彻邓小平理论的前提。邓小平理论并非是对“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