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淑秋 《广东党史》2016,(10):36-40
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全国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热潮,这股热潮也涌向了地处祖国大陆南疆边陲的广东南路地区。该地区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担当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使命,通过多种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南路地区的传播,为南路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为南路地区革命运动的继续开展夯实了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被誉为右江革命的摇篮,它是继广州农讲所之后开办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影响颇为深远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广西农讲所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工农运动向前发展,为传播革命思想,推动右江农民运动、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创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匏安是华南地区最早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广东党组织的创建作了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广东党组织最早的党员之一,杨匏安参加了广东建党建团的具体工作,领导并推动了早期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广东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打下了思想和阶级基础。杨匏安不仅在实践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且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些正确的革命观点,对建党初期党的理论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革命根据地的丧失及广西党组织被破坏又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受到严重影响。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张贴标语布告、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出版发行进步书刊、广西师专、山歌传唱、共产党领导人的演讲等。传播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共产党的性质与共产主义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党的民族理论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广西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还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平等和团结。  相似文献   

5.
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这与中共在南昌开展的统战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南昌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建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准备了组织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为南昌起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国民党军队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为南昌起义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党外进步人士的支持是南昌起义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能够生存的地方大都是在反动势力比较薄弱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在湖南,为了将这些地区的工农群众发动起来,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他们对工农群众开展反军阀的宣传,并不断发动工农运动,在湖南地区造成极大的影响,为中共后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左右江地区位于广西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和革命传统。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左右江地区开始传播,特别是在东兰农民运动实践中,早期左右江地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各种传播方式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在左右江地区的早期建立和发展,为后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肖桂林  李颖莉 《党史文苑》2010,(4):11-12,23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上世纪20年代京东反"旗地变民"农民运动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他在京东各地创建的党组织在此次运动中发挥了组织骨干与领导核心作用;其次,他的农运思想对京东党员干部发挥了思想指导和理论武装的作用;再次,他对此次运动多次作出具体指示,起到了谋划、组织、指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党的创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 ,党的创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出版专著 2 0多部 ,发表文章 2 50 0多篇。研究从多角度展开 ,主要进展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关于建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 ,关于党的理论准备和建党思想 ,关于党的创建史实的考订 ,关于创建初期的纲领 ,关于党的创始人问题 ,关于中共的建党特色 ,关于建党时期的工农运动 ,关于共产国际在中共建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谭平山对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和发展是有重大历史贡献的。他积极在广东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广州共产主义青年团,协助陈独秀创建中共广东组织,在领导广东青年运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扩大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等方面不遗余力,使"共产党广东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群众基础较好,坚强而有战斗力的一个地方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张弸 《广东党史》2000,(5):13-15
黄学增是中共早期党员、重要骨干、南路党组织的创建者,曾为广东南路地区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一、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力培养革命骨干,为中共南路党组织的建立打下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一)外出求学,寻求真理,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 1918年,黄学增考入了雷州中学堂(后改称省立第十中学),开始接触近代科学和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下,黄学增视野渐宽,思想发生了新的变化。 在渴求真理、变革社会的思想驱动下,黄学增于1920年…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廉政建设思想诞生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他在组建和整顿红七军与红八军、领导左右江苏维埃政权建设、开展工农运动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廉政建设思想:一是保持先进,努力建设一个具有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党组织;二是联系实际,结合左右江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开展廉政宣传;三是建章立制,加强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规范建设;四是除旧布新,以军队为重点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五是激浊扬清,发挥工农群众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在邓小平廉政建设思想发展史中有极伟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6,(6)
为了实现国家的救亡图存,为了民族振兴发展,在五四运动前后,董必武等人借创办武汉中学的名义宣传马克思主义,通过培养革命骨干,创建党团组织,积极开展工农运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信仰,与成千上万优秀的同志一起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奋斗,在办学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创办私立中学,使武汉地区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的革命阵地之一。使马克思主义在鄂东地区的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已有100年的历史了。当年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翻译经典著作或报道新闻进行传播,唤醒民众,促进与工农运动相结合,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做了理论准备。10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5.
刘晓宝  邵维正 《前线》2021,(2):13-18
20世纪初叶,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和全国文化中心,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领世界革命风气之先,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分子在北京率先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率先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率先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思想交锋,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有组织地研究和广泛深入地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武装斗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集中体现在积极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善于从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走出了一条“巩固的向前发展”“波浪式向前扩大”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对我党的武装斗争思想及其理论的创立、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民学会和湖南学生运动的领导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新民学会发生了质的飞跃,一批先进青年集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通过创办文化书社和俄罗斯研究会等,毛泽东引导新民学会会员和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打下思想基础;他领导创建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利用各种形式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深入工厂矿山与工人交朋友,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打下思想和组织基础;党的一大召开后,毛泽东通过建立党的各级组织,领导工人运动,使湖南地区罢工斗争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他参与发起思想启蒙运动,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创造了基本前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并发起创建中国共产党,推动早期马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初步阐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构想,谱写出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最初华章。  相似文献   

19.
湘鄂赣苏区是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创建的苏区,毛泽东不仅高度关注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发展和坚持,而且还给予了精心指导.湘鄂赣苏区的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也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建国60多年来,为创建一个适应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需要的学习型党组织,云南各级党组织在提高党组织的学习能力、理论创新能力上狠下功夫,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