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农村地区,贫困人口的数量非常庞大。1978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人,1993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已由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8.7%。从1994年到2000年七年间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攻坚战。因此。国务院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12,(4):58
1.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  相似文献   

3.
《兵团党校学报》2008,(2):64-64
国务院扶贫办拟将我国贫困线抬高到年收入1300元,这将会对我国的扶贫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目前,扶贫办正向它的26个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在修订之后向国务院报批。如果贫困线提高到年收入1300元,那么,我国的贫困人口将由目前的4000万增加到8000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存量为4320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479万.低收入人口2841万。此次调整的最大变化是,把绝对贫困线和低收入贫困线”合二为一”.统一称为贫困线。新的贫困线将不仅关注贫困人口维持基本生存所需要的收入,还将考虑他们在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支付能力。  相似文献   

4.
国内速读     
《当代贵州》2011,(32):8-8
扶贫十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6700万 11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指出,十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043.8亿元人民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超过6700万。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有效措施。目前,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省份已达到23个,低保对象已达1509万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补助金41.6亿元。多年来,中国坚持不懈地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农村存在丧失劳动能力、疾病缠身和自然灾害等致贫原因,开发式扶贫难以在一些困难农户身上奏效,并难以杜绝一些返贫现象,导致近年来中国农村减贫难度逐步加大,速度趋缓。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14,(12):17-18
正贵州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贫穷与落后仍然是困扰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主要问题,尽管2013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66万人,有6个县、172个乡镇实现"减贫摘帽",但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面貌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截至去年底,全省还有757万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都居全国之首。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工作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目前贵州省已  相似文献   

7.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农村有2.2亿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78年的30.78%降为2000年的3%左右。特别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农村扶贫工作收效巨大。但是也要看到农村贫困状况仍然严峻,全国农村尚有3000万贫困人口,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农村人口中贫困的比重还比较高,且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是贫困程度较深,多种贫困并存,现存在贫困人口大都是极贫人口,多数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2007年全国已普遍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制度的目标是: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人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曹明贵 《求实》2001,(11):54-57
进入新世纪 ,人力资本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一靠政策 ,二靠物力资本 ,三靠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0.
李坤 《当代贵州》2012,(31):38-39
作为全国首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湄潭的农村改革试验促使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目前,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343元增加到2011年的5841元;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标准从2000年9.24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7.83万人。大娄山南有一颗耀眼明珠——湄潭,被誉为"黔北的小江南"。25年前,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田"得以破壳、引人注目,且不断壮大,给探索中国农村改革增添了一抹亮色。  相似文献   

11.
罗颖 《党建文汇》2006,(1):56-56
辽宁省扶贫开发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解决温饱问题为中心.以买施整村推进和产业化扶贫为手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由2003年的434万户、152.13万人减少到31.2万户、112万人.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定解决12万户、40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2.
黎光武 《当代贵州》2008,(15):57-58
贵州是一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份,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垒面发展,扶贫开发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方面,贵州是一个山区农业省份,农业总量小,农村人口多,乡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问题始终突出。截止到2007年束,全省农村低收入以下贫困人口还有603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量的13.1%,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09,(1):19-19
国内生产总值(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0位,2007年上升为第4位。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7年底的近1500万。  相似文献   

14.
民之所欲,政之所出。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87年的2.5亿人减少N8000万人;1994年,我国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力争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经过7年攻坚,没有解决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3%。丰衣足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理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才把这个久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府从1986年以来启动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有组织的开发性扶贫计划,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目前,我国农村剩下的未获温饱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是缺乏正常的劳动能力或基本生存条件的。要解决这些人的温饱问题必须变扶贫为低保,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不是绝对地不要扶贫,低保和扶贫应同时存在并力争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支部生活》2007,(10):39-39
△国务院发布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8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通知明确,我国将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扶贫开发,是中央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经过多年扶贫攻坚,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十五”期间,全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40万人下降到55万人,减幅达60.7%,贫困地区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聚焦全市扶贫工作重点县武隆,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农民秦朝林身边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沙雅县委贯彻落实中央脱贫的精神,实现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为沙雅县农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本文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村民致贫原因及其如何制定相应的脱贫措施,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真正扶得起、扶得正、脱了贫、不返贫。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贫困人口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进行分析。目前,中国出现了三大消费群体,从其消费特征看,缩小收入差距,消灭贫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采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加大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投资,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措施,逐步使穷人变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一)贫困范围广泛,贫困标准不明确,缺乏基础数据按照2011年新扶贫标准,就是每天l美元即年收人2300元计算(世界银行的贫闲标准是1.25美元),估计贫困人数占农村人口的15%至18%之间,约为l亿人左右。现阶段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有:一是贫困人数的绝对规模还很庞大;二是贫困人口下降速度减缓,并时有反弹现象;三是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发展空间有限。另外,农村社会救助对象的甄别缺乏统一认同的标准。农村困难群众数量较大,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着很大差距,实际操作时的认定非常困难。如果掌握不好,救助制度的实施就会偏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