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四川省的青神、金堂两县"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状况、人身安全问题、行为习惯问题令人堪忧.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立体保护网络,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食育"作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在不断实现与维护广大未成年人"健康权益"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与现实紧迫性。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食育"尚处于初级阶段。这项工作长久、切实地开展和推进需要包括学校、家庭、社区、政府等在内的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在提高认识,学习、借鉴国外"食育"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协调与通力配合。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执法衔接发轫于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双轨制"结构,它与我国当下普遍存在的行政执法衔接规则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知识产权执法衔接中存在的体制和机制相对滞后、法律依据缺乏整合、证据转化规则的缺失、知识产权刑事追诉标准的适用存有漏洞等问题,既需要有体制和机制的外部保障,还需要证据规则、追诉标准以及移送程序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从宪法学视角看,"弱势群体"系"制度保护不足的宪法权利主体",其宪法权利体系由"自由权"、"社会权"等实体性宪法权利与"请求保护权"等程序性宪法权利组成。弱势群体享有宪法上一般权利主体和特殊权利主体之双重地位,由此而可能发生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现象,须借鉴域外宪法学原理,而透过法律条款作妥适之处理。弱势群体之宪法权利可经由立法路径转化为法律法规上之具体权利,亦可通过"合宪性解释"方式经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路径而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生态保护红线"是我国环境保护制度的重大创新.2014年,我国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首次出现"生态保护红线"这一专业名词.也使生态保护红线完成了从政策工具向法律工具的价值转变.现阶段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在进一步推进环境保护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彻底发挥"生态保护红线"的底线效应,维护国家和区域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拯 《外交评论》2015,(1):1-26
"保护的责任"与金砖国家的兴起是当前国际秩序变动的重要表征。金砖国家在"保护的责任"理念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金砖国家对"保护的责任"有自己的理解,特别是对第三个支柱中的强制性干预持怀疑态度。金砖国家对规范建设的审慎参与促成了"保护的责任"的稳妥发展与适当调整。同时,在叙利亚危机等问题上,金砖国家的立场也存在微妙差异。中俄对于制裁及强制手段的反对更为明确,而印度、巴西和南非的态度则相对灵活。这是由各国不同的秩序理念、现实诉求以及外交能力所决定的。金砖国家对"保护的责任"与国际强制干预的保留态度还将继续,但不应将其简单视作阻力,巴西提出"保护过程中的责任"等努力显示,金砖国家有可能在"保护的责任"的演进中扮演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2008年4月1日起,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开始施行。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主要针对"申诉难"和"执行难"两大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了规定,使相关制度更具可操作性,加强了对诉讼主体权利的保护。此举标志着中国的民事诉讼模式由"国家本位"向"以人为本"的当事人主义过渡,具有重大意义。但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对立案程序、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程序选择权等诸多司法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却未作规定,在保护诉讼主体的诉权方面有一定的缺憾。  相似文献   

8.
"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保护"这一命题,是对领导干部权力进行制约、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依据.从机制上讲,监督的确起着对被监督对象的保护作用,它具有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机能.  相似文献   

9.
地方保护主义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保护手段也由"硬"转"软",由"明"转"暗"。对于地方保护主义的效应分析,从短时期和局部来看有一定益处,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它造成了效率的降低,分配的不公平,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衰败和没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一个统一大市场,统一竞争秩序和规则,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由于现行经济立法的不足,经济法在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上还存在着缺陷,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经济立法在"扬弃"的基础上,从市场主体、市场规制、宏观调控等方面加以完善,最终实现经济法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强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乐山电业局积极加强保护电力设施宣传和专项治理力度,建立完善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企业实施、群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模式,全面落实了"乡包片、村包段、户包杆"三包管理责任制,建立起三级综合治理网络和三方预警联动机制,形成了群防群治、全民参与的保护机制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确保了企业安全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保护私有财产"纳入了宪法体系.从"私产入宪"的现实要求和积极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用法律来保护私有财产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为切入点,立足于"花儿"保护重视公法,缺乏私法的现状,主张完善以权利为核心的"花儿"私法保护制度,形成公法强制保护和私法利益保障的综合保护体系,从而保障"文化中国"建设的本土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权利"是一项崇高而古老的观念,人们的权利要想得到实现,在现实社会中就必须寻求法律的保护,而要想提供对公民基本权利完整的法律保护,没有或者缺乏宪法保护是无法完成的。追溯宪法产生之历史,"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政治、经济等基本权利",是宪法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4宪法修正案中,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增加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并将"人权"和"私产保护"写入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更加详实,体系更加完整。但是如何保护宪法相对稳定、司法如何真正独立、怎样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遗址类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五千年辉煌文明,是中华文明曾经高度发达并对世界文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历史见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遗址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威胁,在数量和范围上不断缩小。只有通过明确概念、完善专业立法、加强地方立法、制定配套措施的综合模式,才能够防止"遗址"的独特价值受到进一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海南人大》2013,(9):49-50
近日,《深圳经济特区救助人权益保护规定》获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市人大通过立法来保护救人义举。如何保障助人者的合法权益,让"雷锋"们不再害怕因救人而被诬陷?是救人还是撞人?是好心还是坏事?是什么让助人为乐走上了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道路?备受争议的彭宇案南京彭宇案,是2006年末发生于中国江苏南京市的一起引起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06年11月20日,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被毁损之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规定,侵害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而造成其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的,受害人可以诉请赔偿精神损害。不过,上述"司法解释"的最大弊端是"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的范围不明确,导致法院在处理以上问题时,相同的案件,判决结果却不尽相同。为此,文章收集到相关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分类研究表明:逝者的骨灰、遗骨、棺材、坟墓,具有纪念价值的照片或视频(结婚、生日)、学位(历)证书、荣誉证书等,都属于"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法院在宠物、新房、人事档案等物是否具有人格属性上,还存在分歧,需要有新的司法解释或指导案例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19.
驰名商标能为其标示的商品和服务带来更大价值,也更容易遭到侵害.各国立法及国际公约因此对驰名商标给予特殊保护,我国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之中.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认定标准、保护范围等方面与国际接轨,趋于合理.应加强完善驰名商标和域名或其他商业标志冲突的解决机制;在认定保护的效力上严格贯彻"个案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20.
结合南京"饿死女童案"等案例,对我国的儿童保护立法进行了分析。就此提出了立法建议,完善现有立法、加快立法步伐,改进立法技术、提高法律实效,以促进儿童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