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非正义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提出了建立在劳动基础之上和对资本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分配正义思想.马克思不以构筑正义的一般理论为目的,而且关于正义本身的争论也不在问题意识之内,但正义的问题关系到马克思理论架构的核心.因为,他的经济学不只限于说明经济现象,而是通过说明现象来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不单说明资本主义的本质,还要揭露其否定性.因此,马克思的正义问题的焦点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非正义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观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对以往思想家永恒公平观、完全平等观、公平分配观的批判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消灭阶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平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解读,提炼出所蕴涵公平思想的基本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由主义正义传统受制于历史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立场,始终秉承维护特权阶级利益、服务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一终极价值指向,终难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具有抽象性和虚假性的"形式正义"的桎梏。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和无产阶级立场寻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之路径,以政治经济学为批判工具,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传统的资本主义实现方式及其历史局限性,致力于从更高级的"异质社会"层面思考人类自由、平等、财产权等基本权利的实现问题。秉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旨归,马克思将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作为正义社会的实现路径,将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作为正义社会的根本分配方式,其正义观具有"实质正义"的性质,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传统的批判性重构及超越。马克思正义观作为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公平正义理论,对我国现阶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生态正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诉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正义并不正义,是造成生态不义的制度根源;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能体现正义要求,应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生态正义议题中;针对不平等现实,应从批判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高度实现生态正义;只有实现权力变革,以基于共同体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为理想选择,才能实现生态正义.尽管这一诉求具有局限性,但毕竟具有红色色彩,因此,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6.
分配正义问题构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社会主义探索的主要线索,但是马克思的批判又并非局限于分配正义。在其早期,马克思没有将批判的视野局限于抽象的哲学思考,而是转向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从政治经济学领域入手去探索问题发生的历史轨迹。在其晚期,马克思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局限性,今天我们需要理清马克思以正义问题为核心批判资本主义思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凯·尼尔森认为马克思葆有一种正义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被理论渗透的经验论述和道德评价.马克思的正义现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判断社会现象的正义性.共产主义两个阶段有着与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正义原则,无产阶级的正义诉求绝不是追求所谓的"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而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8.
"人民的虚幻幸福"是马克思幸福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宗教观、国家观、劳动观和商品、货币、资本观的颠倒导致人民在现实的宗教生活、政治生活、劳动和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得的都是虚幻幸福。人民的虚幻幸福是资本主义幸福观的代名词,它的最终根源在其私有制度,只有推翻私有制,人民的现实幸福才能获得。马克思对"人民的虚幻幸福"的批判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保障人民的现实幸福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列宁对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在批判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主张。具体包括:批判民粹主义的“非资本主义道路”,强调俄国要通过发挥资本主义进步作用和清除封建残余走向社会主义;批判宣扬资本主义“永恒论”的“合法马克思主义”,强调俄国资本主义具有历史暂时性;批判普列汉诺夫等人否定十月革命的“历史灾难论”“早产论”“经济决定论”,强调落后的俄国可以先夺权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批判新经济政策问题上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义”,强调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并保证新经济政策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正义观始终都处于以启蒙主义为分际的政治思想史论辩焦点之中。马克思的正义观由于其显著的由哲学走向实践、由观念走向现实的特点,或是与古典政治传统相冲突,或是受到了启蒙以降的政治理念的诘难。但是,马克思的正义观的科学性正是在于对政治伦理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古今政治伦理的客观基础,通过扬弃启蒙主义话语所构成的划分古今的符号界限,将物质生产和阶级斗争呈现为理解正义与权利的哲学视角。马克思的正义观的革命性在于超越了古今之辩的历史观。马克思的正义观不再是对永恒的正义理念的追求,而是对真实的政治程序所再现的价值诉求的研判,其主体是创造历史的人民,其方向是人与生产力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正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题,是马恩在批判各种非(反)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接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制度正义和德性正义是正义的实现路向,分配正义、参与正义、承认正义和环境正义是正义的四维内涵,和谐世界则是国内正义的拓展与国际正义的呈现,并由此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的立体型内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正义公平思想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 《理论视野》2006,(4):49-51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蒲鲁东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留下丰富的公平正义思想。他们指出:正义的产生和实现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探讨正义及其实现不能诉诸抽象权利,而必须着眼于现实经济状况;永恒公平的交换是小资产阶级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3.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时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从多方面进行了批判.首先,柯亨从转让正义和获取正义角度对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进行批判,认为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所维护的资本主义既是不正义的,又是不自由的;其次,柯亨从自由价值角度对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进行批判,揭露了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所维护的资本主义自由的本质;再次,柯亨从基本道德依据角度时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进行批判,彻底驳斥了诺齐克持有正义理论所维护的资本主义的不正当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运用唯物史观对资本主义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社会制度层面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社会协同发展的规律性,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提出了以"物质变换"为特征、以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为原则的劳动实践观,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物质财富观,注重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生态观,倡导节约消费的适度消费观,超越资本逻辑、解决社会各种利益矛盾的社会正义观.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发掘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资源,可以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态视域,为推进绿色发展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道德论者大都认为马克思从正义的道德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正义性,但他们对马克思持有何种规范性正义的解读却存在差异与分歧。分析比较他们见解的异同,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在理解马克思正义观乃至马克思的整体道德观时,将马克思对于包括正义在内的道德解释与马克思自己的道德价值立场区分开来是有必要的;从自然权利出发建构马克思的规范性正义不仅存在许多理论未决的问题,而且与马克思对抽象的"自然正义"的拒斥也是相违背的;正义观念不能脱离生产方式得到解释,并不是说正义就不能作为规范性道德对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制度进行道德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社会正义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维.社会正义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的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能采用西方社会的正义观,也不能因袭中国传统的正义观,而是需要有和谐的正义观作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和谐正义观既不同于形式正义观,亦有别于实质正义观,它旨在寻求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和谐,发挥二者在推动社会进步上的积极作用,因而可以视为一种新的类型的正义观.和谐正义观与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的实践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提到了有关正义的观点,在国内外的学者中也存在着对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诸多争议,马克思是否赞同正义、马克思是否在正义的维度下批判资本主义为非正义、共产主义是否是一个正义的社会、马克思缘何批判资本主义,这些都成为了争论的焦点,也由此形成了几种主要观点,试图在对各种观点的简单阐述与评析下,重点阐发马克思的正义观,在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深入剖析中,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批判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刘玲  陈娟 《学理论》2010,(19):68-70
马克思是在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批判的基础上,阐释了其公平观的内容和实质。马克思的公平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其实质内容是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可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公平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关于如何构建一个公正的分配体系,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基础上,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基础上着眼废除私有制的实践运动中做出了深刻分析。当下,我国分配问题和矛盾凸显,"分配不正义"还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以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的分配正义理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刘怀玉 《理论探讨》2002,2(1):15-19
马克思历史观的实质并非所谓经济永恒决定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经济决定论” ,而是关于现代性的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或不平衡性发展问题的社会历史辩证法。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基本成就是 ,它们先后从两个角度来揭示马克思关于经济与社会不平衡发展现象。一是“纯粹资本主义”的先验逻辑批判 ,另一个是“历史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科学分析。它们都认为经济必然王国的支配性发展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暂时现象 ,而非永恒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