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创造性提出的大历史观为研究中国问题提供了新的思维、视野和方法。运用习近平大历史观审视和研究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四史"等中国问题,有利于我们明晰中国问题的历史路标,洞察中国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当前状态和未来走向,把握中国问题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寻找解答中国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围绕关于历史科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贯通学史、治史、用史的方方面面,涵盖党史国史、中华民族史、世界史各个领域,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深刻把握,彰显了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意识、宽广的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强烈的文化自信和历史担当,为党员干部学习"四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3.
《奋斗》2021,(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学好"四史"、做好"四史"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更加充满信心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准确把握"四史"的内涵及历史逻辑,深刻领悟学习"四史"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思践悟"是学习"四史"的方法路径和基本要求。其中,学思结合,要从弄懂基本史实和把握历史规律着手,避免历史学习的简单化与纯粹概念化倾向,扎扎实实弄通基本史实、明晰"四个选择",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参与实践,就要在实践中运用和体会"四史"学习的成果,在实践中发扬党的革命精神,彰显党的优良作风,传承党的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创造性地运用党的工作方法。"四史"学习的目的和方向是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人民立场与党的领导,深刻认识"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学思践悟,不是四个孤立的环节,而是学习过程的不同方面,要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把"四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题中之义。"四史"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发展规律。把"四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掌握历史发展规律,进而实现培养大学生历史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习"四史"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与研究现实问题紧密结合,不断创新学习制度、形式和方法。学史明志,坚定理想,忠诚信仰——学习党的创建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知史明道,增强自信,守正创新——学习新中国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信心;品史明智,感悟情怀,涵养智慧——品读"四史",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21,(8)
"四史"中涵养着丰富的资政育人、治国理政的智慧。从价值考量、现实意蕴、实践理路三个维度剖析"四史"培育是澄明"四史"价值,助推其落地生根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所处历史方位、理解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自信是其价值考量;纠治现实历史虚无主义、涵养孕育科学历史思维、凝聚历史价值和共识合力是其现实意蕴;协同常态保障,推进其常抓常新、抓住节点重点,助力其走深走实、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融入日常是其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义桅  江洋 《前线》2022,(2):9-13
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五大思维之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石,是"四个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历史思维包括历史观、历史教育、历史智慧、历史传统等方面,着眼于历史的历史、活着的历史、未来的历史三个维度,体现人民史观、唯物史观、系统史观,折射历史定律、历史自信、历史自觉,凸显历史大势、历史规律、历史使命,牢记"国之大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观、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时代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未来观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9.
大历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升华和拓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和系统学习大历史观,对于切实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提高党性认识和加强公众教育等实践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历史观的引领下,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和公众教育,既要强化党员干部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发挥历史对干部的教育功能;又要...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检监察干部必须自觉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争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创新发展的拓荒牛、艰苦奋斗的老黄牛"。固本培元提升政治判断力,争做新时代孺子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学习"四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向历史问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冯军伟  高菁 《世纪桥》2023,(9):11-13
“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在逻辑、时代价值、实践路径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在内在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性质相同、内容交叉、目标一致。在价值逻辑上,“四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爱国情怀、提升理论育人功能方面相融相通。在实践路径上,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为任务,树立大历史观的科学理念;以挖掘“四史”育人价值为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以搭建数字共享平台为抓手,“四史”资源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政育人发挥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2.
《奋斗》2021,(12)
正2021年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重要文章。习近平总书记从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大背景下,以建党百年的大历史观视角,结合各方面的工作着重阐释了学好"四史",尤其是学好"党史"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的重要意义及内在联系,为进一步破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大历史观的主张者和践行者,他的大历史观蕴含了“古与今”“中与外”“形与势”等辩证逻辑。“古与今”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通古今之变”,实现了总结历史和面向未来的统一,形成了自觉的时间意识、自省意识和使命意识,从而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中与外”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自觉以更宽广的视野研究党内、国内和国际历史,具有立体存在的空间意义。“形与势”的辩证逻辑,即毛泽东大历史观善于从历史之“形”中把握历史之“势”,明晰了历史的实质和趋势。由此,毛泽东大历史观实现了对其他大历史观理论观点的价值超越。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历史思维的运用,围绕"什么是正确的历史观""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怎样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的历史观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史观、求真求实的科学史观、辩证统一的整体史观、面向未来的世界史观,是我们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引、强化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学习研究历史的科学方法以及推动世界文明的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15.
王伟光 《求是》2013,(3):17-19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落实人民主体地位,切实把它贯彻到经济社会的各项工作中。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内容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和高度自觉。早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际,马克思、恩格斯就在《神圣家族》中明确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  相似文献   

16.
李君如 《前线》2017,(11):78-8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当前所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体现了大国大党的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们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科学论断的科学内涵、科学依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完成我们肩负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许迪 《前线》2022,(3):17-20
大历史观是一种观察历史和社会的思维方式、理论视野和科学方法,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运用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科学解释历史现象、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准确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思维武器。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就是要在整体视域中锚定历史方位,在辩证思维中把握历史规律,在问题导向中洞察历史大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迈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应对新挑战,迫切需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在以史鉴今中把握现实、开拓未来、赢得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18.
本书以独特的大历史观审视中国兴起的世界历史意义,以精辟的学理分析和生动的事实展望了中国崛起将如何撼动当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话语权,中国的发展模式将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进而激发非西方世界的"文化自觉"。作为台湾最具国际声望的政治学者之一,作者从中西贯通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探析了中国道  相似文献   

19.
李烨 《世纪桥》2023,(9):74-76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的延续,是中国近代以来历经沧桑从低谷走向复兴的真实记录。红色文化资源产生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进程当中,其具有历史传承和政治文化外显的双重功能。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四史”教育,本质在于教育主体通过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回应高校全面育人的实效诉求。从内在逻辑关系、现实意义和实践探索三个维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学理性研究进行补充,为“四史”教育的开展和相关研究提供建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的大历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守正创新所获得的理论成果,其中凝结着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提高历史思维能力”“把握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等命题。在对两个大局的统筹兼顾中,习近平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唯物史观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人民为主体开创了“大”逻辑的系统性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习近平的大历史观强调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以积极的历史担当、坚定的历史自信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把握历史大势共创历史伟业。通过对习近平的大历史观的唯物史观溯源,有助于准确阐明其原创性贡献,进而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贡献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样本”提供根本遵循和方法论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