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3月,我们在西安市兽医院工作期间遇到了以呕吐、腹泻、发热、发病急、死亡率较高为特征的猫病。经实验室综合诊断为猫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对西安地区526例猫的病例调查表明:本病冬未至春季多发,12~4月份的发病率占全年的58.4%以上,其中尤以3月份的发病率最高,达11.9%;各种年龄、性别的猫都有发生,但以幼龄猫多发,发病率达73.2%,成年猫占26.8%。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2.
1984年春至1986年,在西安地区的犬中,流行着一种以发热,眼、鼻、呼吸道发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犬瘟热。 (一)流行情况 本病在西安地区过去未曾见到过。1984年春开始有零星发生,以后逐渐增多。1986年3~4月,突然呈地方流行性。该病主要见于黄狼犬、德国黑背犬和杂种犬。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每年的3~5月份发病较高,据统计,在1125例犬的病历中,3~5月份发病者占全年发病数的79.8%;本病多见于幼龄犬,6月龄以下的发病者占总发  相似文献   

3.
1986年冬季以来,连续3年我区家猫发生一种以呕吐泄泻为主要症状的疫病,传播快,流行面广,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高,初步诊断为猫瘟热。笔者用自拟的中药处方进行了试治,取得较好疗效。 (一)流行情况 据114倒流行病学调查,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季多见,冬季发病78只,占68.42%;次为夏季,发病24只,占21%。  相似文献   

4.
犊牛隐孢子虫病首次报道于美国(Panciera等,1971)。其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丹麦、比利时、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捷克、苏联和日本等国发现。我国黑龙江、兰州、北京和西安地区也有发生。为了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为进一步作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7年2月开始,在病原学诊断的同时,对西安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病在西安地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诸如传染来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影响传播的因素和条件,疫区的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县于1979年10月下旬开始发生猪弓形体病,至1980年1月底止,据统计,全县13个公社有12个公社、93个大队、874个生产队先后发生流行,分别占全县总大队数的6O%,总生产队数的43.6%;发病猪只达13371头,占存栏生猪的35.6%;死亡6671头,占发病猪只的49.9%。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流行情况 1.传染快,呈爆发性流行:首先在县城镇发现部分已经过猪瘟、猪肺疫、猪丹毒防疫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以来,对猪普遍地进行了预防接种,猪丹毒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但有些地区仍有散发流行。为了摸索发病规律,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对猪丹毒疫情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流行病学特点 近些年来,猪丹毒病出现以下新的流行特点: 1.易感年龄;收集的1966~1980年期间发生的657头猪丹毒病例中,40~100斤重架子猪602头,占91.62%;100斤以上肥育猪28头,占4.22%;100斤以上的种母猪10头,占1.52%,120斤以上的种公猪3头,占0.45%;40斤以下的仔猪13头,占1.98%。说明猪丹毒主要发生在40~100斤的架子猪中。  相似文献   

7.
小灵猫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经济动物,亦可作观尝用。杭州动物园自1968年开始,在不满1岁的小灵猫中出现一种以肠炎血便的特征的传染病,以后逐年加剧,严重影响小灵猫饲养业的发展。1984年冬季开始,我们对该园小灵猫的肠炎进行了研究,初步诊断为小灵猫细小病毒性肠炎。 (一)发病情况 本病的发病季节为冬末春初,且均在当年出生不满一岁的幼猫中流行,当年下半年新进的幼灵猫也有发病。其发病情况:1980年发病率为67.16%,死亡猫占总繁殖数的47.37%,占发病数75%;1981年发病率为92.28%,死亡灵猫占总繁殖数的78.58%,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年来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于1989年4月在我县首次发生,随后呈广泛性流行并导致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我局兽医诊断室记载,从1989年4月至1991年12月,诊断的89群病鸡96781只中,IBD占67群74061只,分别占诊断群和发病鸡的73%和76.5%。鉴于IBD在我县流行严重,我们于1991年2月,开展对抗IBD高免蛋黄液进行研制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猫常出现呕吐症状,经分析,猫患瘟热、或有蠕虫寄生或鼠药中毒,均发生呕吐,但三者在临床上是有区别的。笔者曾诊治猫病501例,其中猫瘟热250例,杀鼠药中毒123例,蠕虫病79例,其他48例。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温带更为多见。我国自从1955年在福建的家兔、猫、猪等动物体内首次发现弓形虫体以来,许多地区陆续报道了家畜弓形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从而明确了历史上“猪无名高热”的病因。近几年我省许多乡村和牧场也常有散发或流行该病。为查清该病在浙江省猪群中流行现状,特于1988年进行了本调查。  相似文献   

11.
猫华支睾吸虫是由后睾科(Opisthochiidae)支睾属(Clonorchis)的中华分支睾吸虫(C.S-inensis)寄生于猫的胆管与胆囊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消化不良、贫血、呕吐、黄疸、下痢等为特征,对猫的危害较大。 (一)流行病学 1.发病情况:根据1987年5月至1992年5月的统计,我院共诊治猫华支睾吸虫223例,其中公猫139例,占总发病数的62.3%,母猫84例,占总发病数的37.7%;该病以12个月以上的成年猫发病较多,共153例,占总发病数的68.6%,12个月以内的猫发病70例,只占总发病数的31.4%;从发病季节看,以10~12月份发病率最高,共97例,占总发病数的43.5%,1~3月份发病率最低,共36例,仅占总发病数的16.1%,4~6月份和7~9月份分别为43例和47例,占总发病数的19.3%和21.0%。  相似文献   

12.
灌县养鹿场的梅花鹿中常发生以内脏器官和淋巴结出血、腔肠器官粘膜炎性出血、外部可视粘膜出血或充血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在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协助下,初步诊断为出血性败血症(巴氏杆菌病)。 (一)流行情况 该场在1971~1976年中因出败死亡梅花鹿44头,占总死亡鹿数的14.67%,其中1971~1972年因此病死亡28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奉节县自1992年以来,连年发生畜禽猝死症,经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料进行细菌学、毒物学等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李氏杆菌病。1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症状1992年2月至1998年4月,重庆市奉节县寂静乡的东岳村一、二和六社连续发生畜禽猝死症,七...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笔者1985年对河南省唐河县源潭镇40个村庄的鸡群调查结果,全年养鸡280000只,发生白痢病89000只(占31.8%),死亡37000只(占41.6%)。为了探讨一种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1985年8月~1986年7月,我们使用了蜂胶酊各种制剂和治疗鸡白痢病常用药,进行治疗对比试验;1986年8月~1988年12月,又以20%蜂胶酊临床治疗鸡白痢19300只,效果比较理想,治愈数为17100只(占88.6%),死亡2200只(占11.4%)。取得了明显的效益。(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摸清我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以及人畜间的传染关系,我所与上高县血防站在华支睾吸虫流行区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家猫感染本病较为严重。 (一)临床资料 先将猫吊死,剖腹后取肝、胆、脾、肾、肠管、胃、心、肺部组织及脑组织压片镜检,另抽胆汁进行虫卵计数。在每只猫体内发现的成虫全部收集并加以鉴别。 共剖检3只家猫,均发现华支睾吸虫的成虫与虫卵,其中1只有绦虫寄生。其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肿大,肠粘膜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1只猫病  相似文献   

16.
1976年初,我省部分肉联厂和少数农村发生一种临床症状和猪水泡病十分相似的猪水泡性疾病,但病情比猪水泡病严重,尤其是鼻端较多出现水泡,约占30%左右。发病率一般在2~3天内可达90~100%。流行疫区、疫点有部分水牛发病,但同舍黄牛未见有发病。猪水泡病康复猪和注射猪水泡病免疫血清猪仍对本病有易感性。为了鉴定疾病的性质,谋图迅速控制和扑灭此病,现将我们配合省食品公司,省商品检验局以及部分肉联厂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情况 近年来,西安地区某些奶牛场的牛群中有牛皮癣病流行。病损近似圆形,呈灰白色或白色,无毛,与周围健康部位界线分明。主要侵害犊牛头颈部。同场的成年牛很少发病。本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每年秋冬季节发病最多,据当地记载有的牛群发病率可达18%~62%。笔者于1990年10月份调查两牛群,其发病率分别为6.1%(3/46)和6.0%(5/84)。(二)病原分离与鉴定1.直接镜检:自病损处取痂皮及断毛少许,置载玻片上,经20%氢氧化钾二甲基亚砜透明处理10分钟,在光镜下观察,可见痂皮及毛杆周围有大量圆形或椭圆形孢子,直径2~5μm。  相似文献   

18.
本校实习牧场自1974年以来,鸡马立克氏病流行严重。仅1976年有3000只中雏发生马立克氏病,最后只幸存700只,严重影响了养鸡业的发展。于1982年,笔者采取了检疫与免疫相结合的有效防制措施,仅用半年时间,控制了本病流行。(一)定期检疫及时淘汰病鸡1.对感染过马立克氏病的鸡群用MD沉淀抗原和阳性血清进行定期检疫,无临床症状鸡隐性感染率高达86.7%,对阳性鸡全部扑杀。  相似文献   

19.
1987年11月底,江苏一兔场从西德进口青年安哥拉长毛种兔80只,在隔离检疫期间,发现该批种兔流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这批种兔于1987年11月23日由西德运至北京机场时,发现一只公兔死亡。次日晨转机运往南京隔离检疫,经检查发现部分种兔患有呼吸道病。据不完全统计,11月24日外观有鼻炎症状的9只(占11.39%);12月4日检查,病兔达42只(占53.16%);在隔离检疫期间共死亡15只,死亡率为18.75%。  相似文献   

20.
仔猪白痢的发病诱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简阳某国营养猪场仔猪白痢病严重流行,常年发病率达60~80%,死亡率在20~50%之间。笔者选定该场的358窝2894头仔猪进行了观察,其中发生白痢病的有302窝1952头(发病率为67.45%)。现根据其发病情况,对仔猪白痢病的发病诱因和防治方法探讨如下: (一)发病诱因 1.气候因素:据三年的观察,日温差骤然下降5℃以上、相对湿度增加10~20%以上,又遇大风大雨,本病可增加1~8倍。据对2317头次病例统计,晚上发病的1744头次,占75.27%,较白天多50.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