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2011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采用蔗糖不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牛隐孢子虫卵囊,超声波加冻融裂解,制备可溶性和颗粒抗原,与参考阳性血清和免疫家兔血清呈阳性反应;与参考阴性血清和从非疫区采集的30份犊牛血清呈阴性反应;对牛焦虫病血清、球虫病血清、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对被检测的96份自然感染隐孢子虫犊牛血清阳性检出率为81.25%;对42份实验感染隐孢子虫雏鸡血清阳性检出率为78.57%。初步证明用免疫琼脂扩散试验诊断牛隐孢子虫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犊牛隐孢子虫病首次报道于美国(Panciera等,1971)。其后在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丹麦、比利时、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捷克、苏联和日本等国发现。我国黑龙江、兰州、北京和西安地区也有发生。为了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和发生规律,为进一步作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7年2月开始,在病原学诊断的同时,对西安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病在西安地区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诸如传染来源,易感动物,传播途径,影响传播的因素和条件,疫区的范围,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试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对畜禽硒中毒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多为无机硒—亚硒酸钠中毒,而对天然硒中毒研究尚少。自1966年和1980年我国先后发现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两个硒中毒区(土壤硒分别为12.8~45.5和15.74ppm)以来(程静毅等,1980),国内尚未见山羊天然富硒饲料中毒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的报道。本研究用陕西紫阳硒中毒区地块种植的富硒玉米及其秸秆对山羊进行了慢性中毒试验,测定了中毒过程中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SGPT)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旨在为生前诊断和探讨中毒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分组和饲喂 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当地白山羊10只,观察30天,临诊和生化指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只(公4,母2),  相似文献   
4.
以永生化山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作为体外模型,采用革兰氏染色法观察乳酸菌和致病菌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黏附特性;通过平板计数法观察乳酸菌对致病菌的黏附拮抗作用.结果显示,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盲肠肠球菌对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均表现出很强的黏附特性,黏附细菌数分别为每个细胞87、45、34个.黏附拮抗试验显示,3株乳酸菌均使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安地区流行的奶牛腹泻,进行了病原学调查。从死牛和病牛肠内容物分离卵囊,作光镜、电镜及不同染色标本镜检。用牛体分离的虫株接种雏鸡、雏鸽、小鼠、犊牛等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传递试验。对自然死亡牛和实验动物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在病牛粪便中查到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隐孢子虫,大小为2.5~6.0μm或3.5~6.0×2.5~4.5μm,其感染率:犊牛为75.40%,青年牛为6.25%,成年牛为29.36%;发病率分别为50.80%、0%和27.52%。球虫(E.bovis、E.brasiliensis、E.cylindrica)感染率:犊牛为7.34%、青年牛0%、成年牛2.13%。参与生物学试验的动物均发生感染,雏鸡和犊牛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小鼠和雏鸽呈隐性感染。病理学变化、实验动物与自然病例一致,均以肠道为主,其他脏器无异常。  相似文献   
6.
自1907年Tyzzer发现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nm)以来,近70年内没有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认为它没有病原性。近年来,有关隐孢子虫病的研究日趋增多,证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等近20种动物和人均可受侵袭,成为多种动物肠炎和腹泻的重要病原。 鸡隐孢子虫病,Tyzzer(1929)首次发现于美国。其后有日本(1975)、中国台湾(1984)、广东(1988)发生本病的疫情报道。本文就雏鸡在自条件下发生隐孢子虫病的诊断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一)流行情况 该猪场位于陕西关中地区,共有断奶猪363头。其中,有一群较集中饲养的37头50kg左右的肥育猪。从1987年11月14日开始发病,先零散发生,有明显的圈发性,到1988年1月为流行高峰,2月上旬本病经防治基本控制。在此期间,37头肥育猪发病36头,发病率97.30%,死亡2头,死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