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张书林 《前进》2005,(5):19-20
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反之亦然。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解决了要不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而正确的政绩观则要解决发展为什么、为谁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科学发展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践证明,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政绩是领导干部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在任期内履行岗位职责所取得的成绩,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重要目标,是群众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一个干部知识水平、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等素质的综合反映。领导干部想树政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等方面,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偏差,缺乏正确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政绩和多大的政绩。它直接影响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到一个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党执政,为官从政,都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缺少政绩,执政党就难以巩固其执政地位,领导班子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领导干部就难以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要政绩,就得树政绩。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怎样树政绩?这都涉及到一个政绩观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树政绩,是为公,还是为私;是为民,还是为己;是为大局,还是为局部,这是区分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正确的政绩观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灵魂,以求真务实为核心内容,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前提,以实践、群众和历史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4.
强化"四个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用历史责任感引领个人发展"的理念,用高含金量的政绩铺设进步之路 政绩观与发展观是紧密相连的,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具体来讲,个人的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也就是说一个人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会有什么样的动力,就会谋取什么样的政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也都在为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而努力.这是正常的,但有的同志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搞急功近利,不少工作开始热热闹闹,只要经验被上级转发,或被媒体宣传,就寿终正寝,留下不少"半截子工程".甚至出现"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现象.这其中不排除有上级的原因,但主要是自身的责任,必须坚决克服.  相似文献   

5.
树立正确政绩观,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也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也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就当前来讲,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注意克服不重视政绩成本、不重视政绩道德和不重视科学看待GDP三种偏向.  相似文献   

6.
政绩观是一个人对政绩的看法。一名干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则是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因素。笔者以为,建立政绩评价体系应注意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在基本内容上应包含“六个反映”:一要反映干部创造政绩的价值取向,看创造政绩的动机是什么,是为谁在创造政绩。二要反映领导干部是否出色完成了本职工作,看其目标责任落实情况。三要反映政绩是否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四要反映班子建设情况,看班子是否团结有力。五要反映执…  相似文献   

7.
胡小国 《政策》2004,(8):44-45
科学的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是密切相连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如果领导干部对“发展”的认识产生误区,就会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增长”。如果用这种片面的发展观指导工作,必然导致片面的政绩观。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  相似文献   

8.
《政策》2004,(6):59-60
袁占亭撰文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必须用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地衡量政绩,准确地判别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郑文静 《前进》2004,(7):42-43
绩观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对于政绩的内容、目的及表现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的认识和态度。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因此,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主观意愿和价值取向,它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一个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历程,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和形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一、正确的政绩观与形式主义在核心内容上的对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相似文献   

10.
政绩论     
政绩是一道绕不过的坎。“举贤以图治,论功以举贤”,以政绩任官,自古已然。庸碌无为,不是好干部;执政为民,必须有政绩。问题是如何看政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强调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同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以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以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就是对干部的政绩要进行综合的、辩证的分析和评价。首先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看待政绩。以科学的发展观看待政绩,就是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校正和确立自己的政绩观,即是说,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既定框架内来运作和建树自…  相似文献   

11.
防止和克服干部政绩考核中的片面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正宁 《新东方》2004,(12):4-8
干部政绩考核是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般来说,用什么样的指标考核政绩,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政绩,干部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政绩。考核制度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对干部的政绩观起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核是'风向标',是'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考核。从2014年开始,丽水市对下辖县(市、区)的绩效考核进行全面改革,制定推行了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全新考核体系,考核导向由注重比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比发展质量、生态环境和民生改善,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性把握。一、在考核的背景上。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与政绩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要全面确立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改造和更新政绩观。在对传统政绩观进行扬弃和创新的基础上,把政绩观统一于科学发展观,并且在实践中创造条件,把科学发展观与求真务实政绩观在实践中的结合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中央强调正确的政绩观,首要前提是要发展、讲政绩。如果离开了要发展、讲政绩这个问题来说正确的政绩观就没有实际意义了。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是要求大家要有政绩,要讲政绩;不做事,不谈政绩,就不可能有政绩,更谈不上有正确的政绩观。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创造政绩?怎样检验政绩?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中央强调的政绩是全面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人民群众拥护的政绩。所谓全面,就是既看经济指标,又看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变化;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可持续的发展;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既看改革开放,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性政绩”,又看“潜在政绩”。所谓经得起实践检验,就是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而不是摆花架子、做表  相似文献   

15.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4,20(5):32-34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必须先行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它是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制度要求。建立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必须遵循“五大关系”综合考量、考评主体群众至上、考评内容德绩并重、考评办法科学合理等基本原则,构建政绩评估、政绩奖惩、政绩量化、政绩导向、政绩监督“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发展成为人们的共识和时代的强音,不少县域和地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力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然而也有一些地区及少数领导干部,囿于片面的发展观,一味追求G D P的增长,一味热衷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影响了经济、社会长远和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发展观决定着政绩观,政绩观也制约着发展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做到以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以正确的政绩观践行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发展观与政绩观的良性互动。形成共识,在理念创新上促互动。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有…  相似文献   

17.
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科学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能不能自觉追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社会、人三方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能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对领导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严峻考验。一、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求真务实是正确政绩观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看待政绩。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政绩,用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良好作风创造政绩…  相似文献   

18.
钟健能 《今日浙江》2004,(18):17-18
政绩观是对政绩问题的总看法,包括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郑培民,他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高级干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也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郑培民同志坚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唯经济是举”、“唯发展是瞻”的政绩观在实践中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政绩观已经成为中央对各级政府的要求。但是科学政绩观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政绩考核机制事实上直接影响着地方官员的政绩观。最近,中组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成为今明两年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政府领导班子换届的基本依据。无疑,这一综合考核评价办法的实施,将会督促地方官员更好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决定和实施政绩工程,进而影响广大领导干部新的政绩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干部考核工作是机关后勤部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科学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干部考核,对于后勤事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后勤干部考核,有利于推动后勤事业全面发展。机关后勤部门用什么样的标准考核评价干部,特别是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领导干部政绩,领导干部就会相应地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只有用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才能由此引导各级后勤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正确的政绩观,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确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