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八城市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沈阳8个城市25岁以下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流动青少年违法犯罪与当前我困整个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总体状况基本一致,与本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流动青少年中侵犯财物类犯罪的比例更高。这与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就业、权益保护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流动青少年犯罪预防方面,应在综合治理方针的指导下,加强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改善他们的生存发展环境,增强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2.
最近,全国命名了一批“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厅与团中央权益部作为检察系统开展这次活动的具体工作部门,认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对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未成年犯罪检察工作,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首批被评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单位,既是对他们以往工作业绩的肯定和表彰,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他们新的重任,提出了更高的工作目标;对于其它检察机关,则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积极探索,为青少年法律保护作出贡献。检察机关在创建有利于青…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深切地关注。任何违法犯罪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就是他们的社会化失败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是爱的养成的过程,青少年的爱的缺失促使他们违法犯罪的形成。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阶段,诸多因素会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爱的缺失,探究这些因素对于我们培养青少年的爱,预防他们的违法犯罪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回归青少年现状,关心他们成长,上海少年管教所对近两年刑满释放的青少年进行了回访调查。1996-1997年,上海少管所共释放青少年346人,其中属上海市区(县的)181人。回访中,通过与回归青少年谈话、同家属见面询问情况、听取邻居意见等方式,对上海的125名回归青少年的现状、表现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调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绝大多数人回归后趋于稳定,不少人表现较好,但也受到众多问题的困扰。问题之一:就业。这是回归青少年面临的首要问题。没有就业,就不能自食其力,他们多数人就会发生生活困难。从…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祖国的未来。在寒假即将来临之际,河南省淅川县人民法院针对近年来青少年犯罪迅猛的发展态势,通过与淅川县教体局协商,决定在县域学校范围内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法学互动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活动,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6):54-59,53
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分析了社区闲散青少年产生的原因及他们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对预防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越轨理论出发,本文从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期待,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的断裂以及这种断裂与犯罪行为的关联程度等几个维度,描述并分析了城市外来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的断裂问题,同时因为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关联的存在,我们据此推论,制度化手段的断裂对他们走上犯罪道路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合理、多元化的社会目标的同时,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目标实现手段,使城市外来青少年的社会目标与其实现社会目标的制度化手段得到平衡,这些对预防城市外来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是青少年最为时尚的天使总的说来,青少年适度上网,对其成长是有诸多好处的。首先,能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教育中,往往是学校、家长、社会把青少年当成有待灌输的“容器”,压抑了他们求知上进的积极性。青少年上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尽情地在网络知识海洋中遨游,网上无限丰富的知识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社会压制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没有对青少年的权益给予必要的尊重与合理的安排时,就存在因社会压制而产生青少年对抗社会的危险,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又使他们易于冲动而导致犯罪,社会环境失序则阻滞了青少年社会化,强化了社会压制的负面效应。犯罪的发生是犯罪行为的冲动与阻止它的社会压制之间不平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亟为关注的问题,而对聋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仍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足够重视,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构成聋哑青少年失足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与健全青少年犯罪的共同方面,又有聋哑人的特殊因素。从共性来看,他们也和健全失足青少年一样,道德品质差,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损人利已等不良思想日积月累,这是构成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原因,而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则是构成聋哑青少年犯罪的外部诱发因素。从特殊性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聋哑青少年心理和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是…  相似文献   

11.
归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有犯罪经历而易遭到社会排斥,从而造成其再社会化的障碍,并为重新犯罪埋下伏笔,因此接纳与帮助归正青少年对于犯罪预防有着特殊意义。我国既存在有利于归正青少年再社会化的历史传统,又存在阻碍其再社会化的现实情势,未来应积极转变社会观念和革新政策模式,从强化家庭与社区的接纳引导、推行归正青少年就业援助、对归正青少年自立互助组织进行公共支持等着手,积极为归正青少年的再社会化提供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与人类文明其生的成瘾现象,如今已发展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灾难。青少年是国冢的未采与希望,然而由成瘾行为引发的青少年成长危机问题形势已经相当严峻,这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从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出发,深入分析青少年成瘾行为发生的原因,在借鉴国外和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防范我国青少年成瘾行为发生的对策。以期能够借此消除青少年成长危机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保护。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经不住网络的诱惑,上网成瘾。迷恋网络游戏不仅能使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紊乱,而且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正常的人际交往。网络成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因素以及管理层面的因素。防治的要旨是提高防范意识,改善教育方法,加强网络立法,抑制网络糟粕。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受访青少年犯罪情境的分析后,发现青少年以同伴圈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当一个具体情境出现的时候,他们长期以来在街头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角色分工等立即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和发生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犯罪事件及犯罪青少年的产生。即时的具体情境,反映出的是一群青少年在长期街头社会生活的缩影,犯罪是他们的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新南威尔士少年司法部基于建立一个年轻人参与而没有犯罪的社区目标,从而提供减少青少年再犯罪机会的各种法律和社会服务,帮助青少年解决促成犯罪的潜在问题和行为而成立的部门。其成立前提是立足于历史,也照顾到未成年人成长背景,考虑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二元主义目的的需要,即对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的同时,承认他们的年龄状况并照顾到他们的福利需要。基于此,包括新南威尔士儿童保护与少年司法部等在内的一系列机构对未成年人保护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尽管美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八十年代对违法青少年矫正的效果进行了争论,但到九十年代,无论是对矫正的怀疑者还是支持者都一致同意:对违法青少年的矫正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在大多数矫正活动中必须增加与当事人的接触,必须高度注意当事人的需要和特点以及增强矫正治疗工作的针对性;下面我们主要看一下他们对违法青少年的分类以及主要的矫治方法 : 一、对违法青少年的分类在整个二十世纪,分类被认为是对青少年矫正治疗的第一步。在二十年代,青少年指导诊所开始对违法青少年进行精神病的评价和心理的检查。在三十至四十年代,美国建立了一…  相似文献   

17.
农村闲散青少年的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问题的提出:农村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份,了解农村闲散青少年现状及他们的成长环境,研究如何更好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保护他们健康地成长,是法律所赋予我们的职责,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对农村闲散青少年的研究,不仅有可靠的法律依据,更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年,农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技下乡,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上述背景下,农村富余劳动力激增,一大批从农…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农村青少年犯罪由于地域和经济等因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现阶段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新的趋势。农村青少年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和代表农村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未来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如何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优秀的主流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西方文化糟粕、封建文化以及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化,容易使青少年偏离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犯罪。要根据青少年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层次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律能力和对违法犯罪的抵抗能力;要加强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网民有将近1.6亿人,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将近一半,甜艮告》显示,未成年人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未成年人网瘾患者中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人数比例in,1超过40%。互联网为青少年展现出了“天使”和“魔鬼”两副面孔。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索之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网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不思上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在继毒品之后,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