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海外学者通过“猫论”来定位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提出了历史背景视角下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实用主义和民族复兴视角下的共产主义者。海外学者对“猫论”的研究,提供了“世界看中国”的研究视角,而对这种视角的关照,需要建立在中国背景和中国问题的基点上,“猫论”所蕴含的思想体现并实践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猫论"是邓小平在1962年针对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时所借用的一个民间俗语,旨在说明包产到户等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合理性,体现了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勇于解放思想的品格。然而,"猫论"自提出后,就遭到了政治上的恶意曲解和社会上的普遍误读,乃至沦为"唯生产力论"和实用主义的代名词,"猫论"的精神实质遭受严重扭曲。实际上,"猫论"并非"唯生产力论",与实用主义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正确解读"猫论"应该从"猫论"的本来含义"、猫论"的精神实质"、猫论"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三个维度进行。  相似文献   

3.
“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中国恐怕无人不知,它早已成为“中国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务实精神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1、真理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这个问题在我们所有的哲学教科书中都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在本体论上主张物质一无论,相应地,在认识上就要主张真理一无论.一元真理观是正确的,多元真理观是错误的,这就是教科书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原则上可以成立.但是,在哲学上,简单的结论往往在消除了问题的同时,也封杀了人们对复杂性的深索,钝化人们思维的敏感.2、何谓“一元”,何谓“多元”?这本身是一个问题.“元”者,本源乎?本质乎?其实,世界的“本源”问题是我们不可能给予解答的.而世界的“本质“问题,我们也只能从认  相似文献   

5.
“务实”与“落实”,在领导工作中,既是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又是一对容易混淆的重要概念。它们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元素。就工作而言,“务实”是指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落实”就是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干一件事、成一件事。“务实”,体现的是工作态度和作风;“落实”,彰显的是工作水平和能力。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务实”是前提、是基础、是过程,“落实”是关键、是目的、是结果。  相似文献   

6.
曹庆国 《学习月刊》2014,(21):48-49
理论理论,所谓“理”,就是说明事物本质及其联系的道理,“论”,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清楚。真理是朴实无华的,好的理论一定是精辟独到、深入浅出的,一定是管事顶用、大众爱听的。“百炼工纯始自然”,朴实之中寓含着深刻的事理。把理论搞成鸿篇巨制是功夫,把理论打磨成老百姓的心里话、口头语,更是大功夫、真功夫。我体会,要做好这点就要做到“五个善于”。  相似文献   

7.
学风与信念     
张全新 《发展论坛》2000,(10):21-22
一、学风是“讲学习”的头等重要问题 1.从“学习”的内在含义上看。“学习”中的“学”和“习”,本身就带有“知”与“行”的含义。“知”与“行”的问题,一直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可见知和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毛泽东同志紧紧抓住这个命题,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总之,学与习,本身就是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的问题。这恰恰成为解决学风问题要处理好的关系。   2.从学习的目的来看。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  相似文献   

8.
从“猫论”误释出发,揭示了“猫论”实质是邓小平发展观的发端,进而论述“两手抓”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得出科学发展观与“两手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王蒲 《党史纵横》2008,(2):33-34
“文革”结束后,已是晚年的罗瑞卿疾病缠身。此时,“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正禁锢着人们的头脑,造成党的指导思想难以拨乱反正,也严重妨碍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健康运行。在“文革”中惨遭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残酷迫害的罗瑞卿刚一出来工作,便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以其对真理的坚定信仰,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旗帜鲜明地支持了不久后发生的那场具有深远意义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相似文献   

10.
做人如水——“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老子的“上善若水”的现代诠释,分别从价值观、心境论、心态论、立身说、交往论、待人说和为人做事七个方面,详细地揭示了“上善若水”的现代价值,对于构建现代健全人格和建设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猫论”,指的是邓小平引用刘伯承同志经常讲的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后来引申为“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论点,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一个真理:干革命、办事情,不要拘泥于现成的方法和既定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07,(10):18-20
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大幕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并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大幕。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结束后,党面临着全面拨乱反正和“两个凡是”的严重干扰。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最早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毛泽东晚年错误和毛泽东思想,世世代代用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等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实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的勃兴、网络交往的盛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全球主义的流行,赋予了全球化以新的内涵。全球化的新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以强烈的前沿“问题”意识和宏大的全球视野来审视全球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挑战,不仅可以使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哲学,而且可以从中探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14,(6):33-33
“为民、务实、清廉”要求的是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清正廉洁、“为民”,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回答“为了谁”的首要问题,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既讲从实际出发制定方针政策,又要求以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去落实,抓出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6.
现在社会上对“猫论”,即“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几乎家喻户晓。许多报刊杂志也经常提到“猫论”。有人在一本《白猫黑猫——中国改革现状透视》的书中以“五千年,一句话”来形容这句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过也有人对它有误解甚至偏见,认为那是实用主义,是不管姓“社”还是姓“资”。因此,为了澄清思想混乱,有必要对它的来源,出处和涵义作一考辨,  相似文献   

17.
在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存在着“真理说”与“中性论”两种观点的争鸣。两种观点各有其理论依据和观察问题的视角。争鸣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偏离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宋洁峰 《奋斗》2001,(9):12-12,35
中央提出: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国农村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这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县委认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能只坐而论道,更不能片面追求轰轰烈烈的形式,而应求真务实,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习。县委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梳理出的问题,提出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突出“四个结合”,推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断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赋予了群众路线新的时代内涵——“为民务实清廉”。面对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对党的群众路线所形成的现实挑战,只有始终坚持执政为民、践行宗旨意识,坚持求真务实、密切党群关系,坚持清正廉洁、重塑党的形象,群众路线才能与时俱进,真正发挥其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不时见到有论者把“猫论”当作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甚至精髓来援引发挥。笔者认为这似乎不够严肃,故作为学术或认识问题提出来加以讨论。   “猫论”一说,源于四川老百姓中的一句俗话:“不管黄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刘伯承同志在战争年代曾引用它来要求打仗不能墨守成规,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怎么有利就怎么打。 1962年 7月 7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代表时指出:“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