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8 毫秒
1.
CT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空气-碘水双对比造影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例患者在CT介入引导行右肩前侧穿刺,分别注入稀释的Omnipaque和过滤空气适量,在全身CT机上行肩关节连续扫描,所获数据行轴位和准冠状位重建。结果患者无明显不适,CT气-碘双对比造影示右肩关节前囊III度损伤。结论CT气-碘双对比造影有助于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并为肩关节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Zhang W  Wang JW  Hu YL  Zhu JH 《法医学杂志》2011,27(1):39-42
目的 评价X线、CT、MRI及CT气-碘双对比造影4种方法在肩关节损伤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肩关节损伤患者行X线摄片、CT扫描、MRI成像与CT气-碘双对比造影检查,观察、分析4种方法所得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摄片对骨折的诊断率为52.8%,对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为0%;CT对骨折的诊断率为72.0%.对软...  相似文献   

3.
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立DNA数据库、指纹数据库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经验,结合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检验、鉴定工作的实践,为提高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有效杜绝错误鉴定结论的出现,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为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管理提供可操作性依据,本文提出了在我国建立法医学损伤鉴定数据库的新设想,阐述了建立该数据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其建立规划和使用原则等提出了构想。数据库将收录各鉴定机构已受理的人体损伤程度检验、鉴定信息,并规定鉴定人在接受新的损伤程度检验、鉴定委托时,应将被鉴定人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对比。法医学损伤鉴定数据库的建立,切合司法鉴定工作实际需要,可用于司法实践,并有必要逐渐推广到其他各类人身损害案件的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4.
骨盆损伤鉴定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Dai LY  Hong X  Bao CS 《法医学杂志》2006,22(4):311-312,314
目的通过研究骨盆结构和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盆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出建议。方法研究数例法医学鉴定中骨盆损伤的案例,结合骨盆环的生物力学和骨盆损伤分型,并对X线透视、X线摄片检查、CT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四个骨盆损伤案例都是多发损伤,通过X线和CT检查均能满意地确认。结论结合骨盆致伤方式和生物力学,注意被鉴定人是否存在多发伤,来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正确评价骨盆损伤。  相似文献   

5.
朱俊艳  陈腾  孔晗  朱杰 《法医学杂志》2007,23(3):231-232
对于眼部损伤,法医学鉴定的焦点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视功能的检查上,以明确被鉴定人损伤后是否存在夸大视力障碍程度或者伪盲现象,针对盲人眼部受损后,如何进行损伤程度鉴定的案例以往文献报道较少[1,2],是临床法医学鉴定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遇到一例,法医鉴定时争议颇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损伤程度鉴定中,有时被鉴定人本身患有某种疾病,但同时又受到了外伤的作用,怎么去判断外伤与本身疾病的关系是法医学鉴定中的难点。本文报道一例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外伤后出现双下肢瘫痪的案件,并从法医学角度进行伤病关系分析,以期为同行鉴定此类案件时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2017年4月7日被鉴定人鲁某在其工作工厂内与他人发生纠纷,被人推倒背部撞击地面铁质模具受伤。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例被鉴定人眼部钝挫伤后出现视力下降,同时发现其患有脑星形细胞瘤的案例,讨论了如何准确地判定上述伤病关系,如何对该眼部钝挫伤的损伤程度作出公正、科学的法医学鉴定,并分析了伤病关系理论在法医学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法医学鉴定涉及活体或尸体的检验并做出科学判断,为刑事案件侦破、民事纠纷调解提供法医学证据和审判依据,这个过程中会牵涉到鉴定人、当事人、社会、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并涉及大量的伦理学问题。对法医学鉴定所涉及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法医学鉴定中相关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法医鉴定人和被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法医学鉴定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学实践中,被鉴定人出于某种特定的动机和目的伪装伤病、夸大伤情的案例时有发生。本文报道1例诈称外伤性流产的法医学鉴定案例,以供同行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界限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法医学鉴定中,有不少损伤的鉴定结论存在异议,追溯其原因,不全是鉴定体制或者鉴定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这些损伤的特殊性造成的。这一类损伤,就是界限性损伤。一、界限性损伤的概念界限性损伤是指在法医学鉴定中处于一种不确定的临界状态,其损伤程度界于轻微伤与轻伤、轻伤与重伤之间,不同的鉴定人可能倾向不同的损伤程度,出具不同的鉴定结论。这种不确定性是损伤本身或者说是法律规定的不确定性决定的,它不受鉴定者主观意志的影响,但不排除由于鉴定人的认知条件和方式的限制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二、界…  相似文献   

11.
Li SY  Huang SX  Zhao XB  Zheng XH  Zhu Y 《法医学杂志》2006,22(5):355-358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y,FSI)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月受理的FSI法医鉴定案件15例,其中肩胛颈骨折15例(首次X线漏诊7例),合并同侧锁骨干骨折13例,锁骨远端骨折2例。均于受伤后至少6个月进行法医学检查,全部进行X线拍片,必要时行CT三维重建及MRI检查,结合伤者的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的检查情况,从肩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局部肌力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价其功能。结果参照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良2例(13%)、可4例(27%)、差9例(60%)。依据GA35-92,GB18667-2002标准,评定为6级2例,7级9例,8级2例,9级1例,10级1例。结论FSI是一种高能量的特殊损伤,合并伤及多发伤发生率高,早期易被掩盖,导致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法医鉴定时应充分认识FSI的特殊性,全面客观分析,综合评价肩部功能,防止误鉴及漏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11例15耳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1例迷路震荡伤者,均有头部受伤史,伤后短时间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其中4例伴前庭症状;常规耳科检查和头颅及颞骨CT扫描无异常;各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选择ABR和/或40Hz AERP检测客观听阂,11例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其中双耳4例,单耳7例;鉴定时间在伤后2-8个月;鉴定为轻伤6例,重伤5例。结论 头部外伤后短时间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可伴前庭症状,常规耳科检查和头颅及颞骨CT扫描无异常,以及各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聋或混合性聋,可诊断迷路震荡,损伤程度鉴定至少在伤后2-3个月进行。  相似文献   

13.
肩袖位于肩峰、肩锁关节和肱骨头骨性结构之间,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及小圆肌包绕在肱骨头周围并与肩关节囊相混合围绕肩关节形成袖套状结构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在肩关节活动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损伤原因包括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血管异常相关因素、关节功能退行变和外伤暴力因素等,是一类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对肩袖的...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topical problems of forensic medical diagnostics of acute radiation injury. The general and specific problems pertaining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forensic medical expertise of the corpses of persons deceased by reason of acute radiation sickness are considered. The special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selection of autopsy materials and their referring to specialized laboratories for the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 The methods of anti-radiation protection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肩袖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肩关节病,成因复杂且症状有时不甚明显,缺乏特征性表现,容易被漏诊及误诊。在法医学鉴定中,时常遇到肩袖损伤的案例,判定该类案例是创伤所致、自身疾病抑或属于伤病共同作用导致是目前摆在法医鉴定人面前的难点问题。但因找不到客观的鉴别指标,容易使鉴定工作进入盲区,也时常引起当事人对鉴定意见的质疑,甚至长期的上访缠诉,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基于此,从肩袖解剖结构、损伤机制、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法医学鉴定等方面展开论述,有助于为此类案件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与司法鉴定有关的人身安全保护问题、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以及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问题予以了规定。这不仅对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据此,就新《刑事诉讼法》对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有专门知识的人"有别于鉴定人,其诉讼职责是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律对"有专门知识的人"制度规定得过于原则和粗疏,缺乏具体程序,必然会给实施带来诸多困难。应当明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诉讼地位,建立健全"有专门知识的人"的选任、出庭质证等具体程序和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