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史划分为社会主义革命史(含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与之对应,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应包括社会主义革命论(含过渡时期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论两大部分。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论的行之有效,实践同样证明了自十月革命到本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不系统和不成功。现实摆在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面前的是同一个问题: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本文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般性指导意义,它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世界性的问题,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划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理论战线上取得的最伟大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划时代意义就在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谷时期,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在实践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它的划时代意义还在于:在与其他理论思潮的较量中具有不可战胜的优势地位.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使中华民族大踏步地赶上时代发展的新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3.
回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应具有国际共产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人类社会发展现化代一般进程的理论高度、广度、深度。在此基础上,为研究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坚实基础。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十分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完善的新境界;二是它创造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三个新样式;三是它开辟了人类现代化的第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们执著追求的美好社会,但它以前一直未能成为现实;作为建立美好社会的理论——社会主义学说也就被人们称之为乌托邦式的幻想。社会主义学说真正成为科学的理论,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大历史功绩;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才从理想变成现实,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的学说。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之上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5.
方觉 《瞭望》1990,(48)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于是有人断言:社会主义失败了;也有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发生了怀疑。形势要求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一个突出点便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民族特点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把它作为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特征的理论概括,不能完全根据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100多年前的构想,只能从中国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原则,我认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初具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前提。社会主义要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制度就只能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正是以此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的。足以决定社会经济命脉的社会化大生产体系的形成,是社会  相似文献   

7.
科学社会主义是革命的发展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大飞跃。我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也有三次大飞跃:第一次大飞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变为现实;第二次大飞跃,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要有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第三次大飞跃,是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到够格的社会主义,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性质社会——过渡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运动实践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界大致可分为推翻资本主义、实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两个部分。由于二者不仅在时间上相对分开,而且各自的内容也相对独立,因此,作为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科学的理论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也可以相应地分为相对独立的两个部分。根据二者基本上分别处于资本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特点,因此,参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的作法,我们可以将这两个部分分别称之为科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部分和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部分。从整体上说,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它不仅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总结的基础,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需要为发展的动力,以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的  相似文献   

9.
阎志民马列主义及社会主义理论学者1937年生陕西庐县人北京大学副教授主要著作: 《社会义社会论纲》(统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统稿)《当代社会主义的极左派——托派第四国际》,主编《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在我国是什么时候首先提出的? 答:这一提法在党的文件中曾经出现过三次。最早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后来在十二大的政治报告里;去年关于精神文明的决议中又再次重申。问:它从一开始提出就比较完整,还是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答:不断发展与成熟。一开始主要从拨乱反正的角度回顾若干历史问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主要研究范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打造一个富有特色、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校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杨小冬教授担任基地首席专家兼基地主任,现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福建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福建省科学社会主义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副会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3)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立场、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和明晰的实践方向。而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情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及其实践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伴随80年代末东欧诸国政治局势的剧烈动荡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受到广为欣赏和青睐,民主社会主义更为人们普遍关注。面对这种状况,如果说民主社会主义问题本来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应当研究、分析的问题之一的话,那么,深入地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及其实践加以科学分析,揭示其形成、发展、主要思想与实践,以及在国际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造成的危害等问题,在目前科学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异常复杂局面的条件下,无论对我们坚定科学社会主义信念,批判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和反科学社会主义思潮而言,还是就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及其实质,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宋艳华 《理论导刊》2012,(11):59-62
科学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理论,还是指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纵观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想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对矛盾始终贯穿其中,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能正确地把握这对矛盾的时候,就能够成功地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理论创新,进而创造出适合中国社会现实即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上“左”的思想影响,作了认真的总结与清算,针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特点,把社会主义民主提高到新的理论高度和政治高度,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试图对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新发展,谈谈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5.
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解放条件的学说,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这里所涉及的仅仅是我所主张的一个核心问题的表述。”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胜利旗帜。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就是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柴宇平等三同志在《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见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本刊)一文中认为,恩格斯在他著作中所说的“现实基础”,仅仅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不是指社会现实或具体指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这种看法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即客观基础)与理论基础混同起来,笔者不敢苟同。恩格斯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是有深刻涵义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刻科学的发展》一文的结构和内容上都可以得到启示。从结构上看,全文共分三章,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然后阐明  相似文献   

17.
焦坤 《理论探讨》2004,4(2):5-8
实践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实践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践形态和现实———实践形态。前者侧重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贡献;后者侧重于现实社会主义是怎样在实践社会主义过程中、创新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两次世界大战对社会革命、社会主义产生的决定性影响;国家资本主义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及其指导的运动和制度,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使国际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在纪念伟大的列宁诞辰120周年的时候,重温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党国际的民主社会主义这两者的特定含义,内容及其根本区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现状如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70年,是一部将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这70年历史,必然得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中国共产党70年来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传播、实践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和奋斗。中国共产党与她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之间这种密切而不可分离的牢固联系,正是我们力图加以研究和阐明的基本内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国际上政治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些国家的共产党已经和正在抛弃科学社会主义,并由此而蜕变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同科学社会主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总结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20.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意义,大体说来,有以下六点。第一,学好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才能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获得较高的理论修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是,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有助于对哲学和经济理论的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掌握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哲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才有了用武之地,才会变成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成果。第二,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科学社会主义这门课程,它有专门的一章讲无产阶级政党,系统地阐述党的产生、党的性质、特点、指导思想、组织原则、作风和策略以及领导作用。学习了这一内容,就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