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群体,青年有着区别于其他年龄群体的基本心理特征和文化特征,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的演变在总体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倾向,如:从集体本位向个体本位的偏移、对成人权威的摆脱与反抗、世俗化倾向和享乐主义、心理的不稳定和价值的不确定性,等等。但是,如果把青年期看作是一个心理逐渐成熟、稳定的过程和文化适应的过程的话,那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青年的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青年,作为一个具体地、历史地、存在着的社会实体和社会政治生活领域里的一种独立力量,表现出了愈来愈明显的普遍性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令人兴奋与不安的现实,促进了单学科青年研究的形成和发展。这类研究,首先在心理学领域内得以显现。尔后,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及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一种仪式。自我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体验、行为意向、个人特点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知、感受、评价和调控。初进入大学校园,从学习到生活很多问题等待去解决。如果没有健康稳定的自我意识系统为基础,他们的大学生活将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更甚者学生个体自身会出现心理的问题,导致无法完成大学的学业。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追求个性的倾向。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枯燥无味的集体活动的无声的抵制以及某些学生组织自动解散速度的加快。典型的例子就是基层团支部的活动搞不起来。团支部似乎成了俱乐部,除了旅游、聚餐、舞会几项單调的活动外,很少有教育与娱乐结合得很好的活动。但在这同时,个人对文学艺术、新思想、社交的需求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强。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也正处于高涨时期,谁也不愿意被动地听从别人硬性的组织安排,而乐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自在地去学习、思想、活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通过自编的《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 ,对浙江大学在读的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当代大学生们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倾向 ,择业意向表现出追求自我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重视经济利益 ,认为自身素质是影响择业的首要因素 ,社会责任感淡漠。择业中男女差异不大 ,学科差异不明显 ,择业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成才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灵 《侨园》2011,(6):55-56
近日,留学生犯罪现象引发热议。旅日留学生汪某连刺母亲数刀,上海女留学生在瑞典被男同学刺十余刀后死亡……社会对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关注和反思。青少年教育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留学,除了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之外,心理方面的准备也必不可少。留学生心理健康堪忧一项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表明,留学生群体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政治心理的涵义社会政治心理,是指阶级社会中的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对社会政治关系或政治生活的一种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是对社会存在的比较直接的反映,是不够深刻的,处于浑沌状态、尚未上升为理论的社会意识。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等。社会意识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的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可区分为具有明显差别的两个基本层次:包括政治心理在内的社会心理相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李白的咏史诗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很多咏史诗都是以史咏"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认为自己具有用兵治国的雄才伟略,自比为姜尚、谢安等帝王之师;郭隗和诸葛亮等在他们各自的时代被君王以师友之礼相待,李白热切向往这种平等的政治关系;羡慕严子陵、谢安独立自由的生活,追求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9.
青年,这些既不再是儿童又不算成年的人们的动向,近些年来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成为社会问题。青年现象作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是以结成不良行为集团,抗议愤世,公开的反抗行为,以及颓废、文化虚主无义,倾向保守,对物质生活感到厌足等缓慢的社会倾向表现出来。把这些青年现象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把青年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定领域来把握,于是出现了关于青年的各种研究,包括青年心理学、青年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10.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当前,互联网平台发展迅猛,青少年是上网主力军,部分青少年由于沉迷网络而引发的悲剧事件屡见不鲜。分析表明,青少年沉迷网络和其所处的青春期生理阶段有关:一是青春期的心理反抗,最明显的变化是产生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与父母、老师、周边人产生反抗情绪,严重者甚至反抗社会,自暴自弃。  相似文献   

11.
对 1 6 2 4名高校学生应对几种特定压力事件的心态及行为表现进行调查分析发现 ,大多数青年学生在各类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显示出一定的心理行为倾向 ,这种倾向往往受性别、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师范对某学校300名学生的测查及对50名学生日记研究和与同学多次交谈,试图探讨子女在求父母理解过程中的特点,总结一下子女在被误解后的反应。理解对子女的重要性求理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是社会化的结果。一个民族的素质高低,从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可以体现。自我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个体发展的角度上看,它是个  相似文献   

13.
翁定军  范雅娜 《青年研究》2015,(2):20-29,94
本研究将个体的客观社会地位、生活感受、生活信心、个体行为倾向和集体行为参与意向视作一个关系链,探讨个体的生活信心和反映个体行为"偏向"的"行为倾向"在集体行为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表明:生活信心既受客观地位、生活感受等方面的影响,又对行为倾向和集体行为参与意向等产生着广泛的影响,这种集影响的"汇聚"和"扩散"于一体的特征,说明生活信心是影响集体行为的关键心理因素;侵犯倾向和沉默倾向并不提高集体行为的参与意向,说明行为倾向不是集体行为的心理基础。研究认为:为防范生活信心的降低成为集体行为的心理基础,应打破阶层之间机会结构的锁闭状态,使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实现向上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决定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压力,这就对辅导员的角色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一的政治引路人转变成指导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协调者和研究者等角色于一体。近几年国内高校学生自杀事件接二连三,一方面说明了学生确实在某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压力自己难以承受,甚至到了心理防线的边缘,另一方面说明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在某一层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和思路不正确、与学生谈心活动开展得不够具体或者方法不合适,针对以上问题特别是辅导员谈心活动的意义和技巧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刘兆鹏  刘兆玺 《学理论》2009,(15):195-196
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高校辅导员必须把握新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和科学方法,抓住时机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在政治、学习、安全、健康、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自我意识,努力营造培养优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方薇 《学理论》2014,(8):280-281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客观要求的认可和接受,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当代部分大学生在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上缺乏担当。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成熟、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正确等都造成学生责任意识缺乏的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方面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积极履责。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的违规行为,与越轨行为和反社会行为具有同一含义,指的是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违反该社会群体共同接受或约定的一般规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行为。而且,它不同于刑事犯罪。所谓社会责任,并非指对违规行为承担者的责任追究,而且作为一条思路,通过对青年社会责任的分析,探讨青年违规行为的发生和性质。因此,对违规行为的定义、类型、性质和社会功能的探讨,不属本文之列。青年反抗社会的违规行为是现代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在理论上,无论是国外的专家,还是海内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了当代青年的反社会心理、行为特征等,各种规定不一而足。例如,有人把青年文化视作一种“风格化的反抗”;有人认为,青年在价值体系方面,倾向于一种“反文化”的行为方式,等等。在现实中大家也耳闻目睹了一系列事实。尤其是近些年,不管是工厂、学校,还是城市、乡村,甚至在部队,自觉或不自觉  相似文献   

18.
农村籍大学生大学生活适应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9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人际关系、情感世界、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适应情况的电子邮件访谈,全面分析了他们进入大学后表现出的反差、苦恼、不解、焦灼、愤恨、不安情绪等种种不适应状况。  相似文献   

19.
纠正畸形消费的倾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城乡人民的生活大为改善。家长们让孩子穿得好一点、吃得好一点、住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都是理所当然的、无可厚非的。调查材料表明,当前有许多中小学生沾染了互相攀比、讲吃讲穿、不爱劳动、懒惰自私、贪占便宜、大手大脚地花钱的不良习气。据调查统计,非生活和学习必需品以外的年消费额,小学生人均800元以上,中学生人均1200元以上,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人均3000元以上,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城市普遍高于县城和农村。调查发现,学生手中的钱大部分用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自我意识"部分对主奴关系的论述历来是不同倾向和背景的解读者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论证,《现象学》"自我意识"章的论证所展示的不是一个最终导致所谓阶级斗争的图景,主人和奴隶关系的产生是个别的自我意识相冲突的结果。根据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阶级斗争是市民社会经济利益对立下私人性的集中表现,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尤其是特定的私有制上的。因此,即使阶级斗争与主奴关系的确存在相似性,但这种相似只是形式上。对人的社会性或普遍性存在的关注是黑格尔主奴辩证法和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交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