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的信用失范与信用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信用,就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因信守规则、遵守诺言而取得的信任.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现象严重,如一些地方政府存在"寻租"现象,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严重,还有些地方政府决策随意性大.因此,应该通过提升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健全信用监督和约束机制、完善政府决策机制等途径,改变这一现状,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2.
徐妍 《学理论》2010,(16):31-31,65
地方政府诚信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中,具有着示范和带动效应,是社会诚信的核心。然而,由于各个地方政府诚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导致有些地方政府诚信缺失现象还比较严重,使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诚信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邱剑 《学理论》2010,(21):57-58
不良的信用导致不正常的经济和金融运作,使得社会资金供给总量萎缩,制约社会再生产规模的扩大。不良信用正腐蚀着我们的国民经济。对形成不良信用问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中国信用秩序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我国目前的信用问题却非常严峻,企业、个人、社会中介组织和政府都存在着信用问题。究其原因,与传统"自然道德"的衰微与不足有关,也与转轨期政治经济体制不完善与法制不健全有关。因此,要构建新的社会信用制度,必须从道德机制、制度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信任危机是最深刻的危机,如何提升政府信用水平,重塑政府公信力是政府和学术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对信用与信任两个概念进行严格区分,并对政府信用内涵进行清晰界定之后,根据以往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公务员素质、政府能力、制度环境及信用文化对地方政府信用影响的四个假设,进而构建了地方政府信用影响机理的概念模型。在对我国116个县级行政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等方法首次定量考察了公务员素质、政府能力、制度环境及信用文化四个变量对作为公共主体的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的影响强度、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对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最强,影响路径最为复杂。信用文化、政府能力、公务员素质对政府信用的影响依次减弱,且公务员素质只能通过政府能力间接影响政府信用。因此,在信用政府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优化地方制度环境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同时也要积极提高政府能力和公务员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6.
在对杭州市15名地方政府干部的非结构式和半结构式访谈基础上,设计了一份“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的问卷调查表,对浙江省185名地方政府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有效调查问题的隶属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社会信用的法制化管理、加快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机制、健全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政务公开和阳光行政等治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六项对策,并对各项治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成因—治理对策的结构模型,最后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银行不良资产;证券期货市场和股份制改造不规范;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国际资本流动;一些地方的违法经营活动。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壮大企业实力;加强金融监管;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金融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启动,地方政府也蓄势待发。在过去一轮的地方政府改革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不科学等。深刻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如准确定位职能,加强立法,推行聘任制等,以期为新一轮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深入推进地方大部门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不完善的财政金融体制和地方官员激励扭曲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没有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市场是一个政府自身作为需求方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高达7万亿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特征;地方政府债务市场缺乏透明度;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着公平性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大量非公益性债务的存在意味着地方政府过多地参与到私人市场,或者是挤占了更有效率的市场行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难点是我国金融市场治理缺陷和财政“预算软约束”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越位”,形成债务风险.控制风险,需要建立合适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针对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均衡扭曲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其中债务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是在管理框架构建上控制债务总量、调整结构和建立科学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兵役 《侨园》2002,(3):36-37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有一个话题正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越来越热烈的讨论,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就是诚信问题,或称为信用问题。我们面对一个“信用世界”今日之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虚伪现象,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个基本性的信用秩序、信用规范。没有这种秩序和规范,这个世界就要解体,就要陷入极大的混乱之中,就要发生真正的“天下大乱”。现在之所以能在乱中有不乱的基本局面,重要的原因在于在人际关系、社际关系、国际关系中还有基本的信用可言。凡是不讲信用的人或事,总能遭到国际社会大多数人的谴责或拒绝。特别是在国际社会的经济生活中,诚信是主流,是基础,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机制。据统计,在欧美国家中,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占到80%以上,纯粹的  相似文献   

11.
文衣 《瞭望》2004,(33)
出于对贵刊的信任,想通过贵刊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国医疗信用存在着非法行医、草率误诊、行骗欺诈、高额收费等四大危机,而信用建设必须依靠医疗机构自身实践打造出来。当前非法行医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在城市的小街小巷和广大的农村,甚至连一些正规医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大医  相似文献   

12.
经济改革的深入,把税收工作摆到了重要位置上。因此,提高对税收工作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增强纳税观念,便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如何对待税收工作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多错误观念和问题。有人说,“经济要发展,税收要减免”,把纳税和发展经济对立起来;还有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应该收税,减免税是应该的,纳税是不合理的。一些地方为藏富于地方,藏富于企业,越权减免税;一些企业为集体和职工利益偷税漏税;一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收  相似文献   

13.
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已发债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认为现阶段投融资平台自身负债规模远超出自身偿债能力,且在未来信用风险将呈上升趋势。而由投融资平台本身属性和业务特征决定,地方政府信用构成了投融资平台信用的最终保障。但目前由于难以对地方政府信用状况进行系统性评估,加之受中国竞争模式之下的评级体制约束,信用评级很难真实揭示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提出如何化解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打造城信社会,重建社会信用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各地纷纷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信用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个人基本信用制度,使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信用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瓜熟蒂落。综观一年来的各地“信用工程”的实施,我们认为,要不断推进诚信社会建设,首要任务是深化完善政府信用建设。实践证明,政府信用的建立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石,建设社会信用的前提是政府守信。然而,在我们的经济改革和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发达的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社会信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影响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为此,需要加快建立完整、系统的信用法律体系,强化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明确政府信用管理机构,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信用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6.
刘保忠使搜登站镇由乱到治发生“底朝天”变化,让人叫绝。但细细琢磨,他并没有什么“绝招”,他只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应尽的职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率先进行改革的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部分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不少地方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不容否认,当前“农业、农民、农村”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一个时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一些地方农民负担却愈来愈重;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但缺乏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发家致富的能力,而…  相似文献   

17.
荆棘 《瞭望》1999,(4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不止三令五申。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摊派几乎年年都讲,送会必讲。然而,这类事件还在一些地方确凿无疑地发生着。少数干部的胡作非为及简单粗暴,已经引发了一些干群冲突,酿成一些不应发生的恶性案件,严重伤害了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这种加重农民负担、漠视农民尊严、侵犯农民利益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社会大局的稳定。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做好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严肃指出,“党的农村政策在一些地方不落实,是当前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四川电力“改制”:流失国资近十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资委成立后,国资改革分成了两个主战场,中央企业国资改革和地方国资改革。两年来,央企国资改革取得了坚实的基础,规范化的监管体系初步到位,央企的改制、重组基本走上了正确的轨道。但与此同时,由于各地社会条件和基础差异巨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革思路的混乱,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稳定影响更为直接的地方国资改革一度步履维艰。尤其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在改制中特别是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损害国资改革的问题,类似四川地方电力、河南“包公祠”改制导致国资流失严重的现象,在近年来的地方国资改革中频频出现。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为本刊撰文指出,当前国资流失的根源归结有三:一是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不到位,保值增值的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比较普遍;三是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的法规规章不健全不完善。实践证明,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入手,加强对国资监管的针对性,并使之制度化,以破解地方国资改革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科技兴国、高校扩招、城市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大学城建设风起云涌,越建越多.越建越大。目前,全国共有大学城50多个。在这股建设热潮中,确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涉及公共政策的问题:地方政府建设大学城决策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盲目性、土地政策的不明晰性、政策执行失真等。 本文拟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对大学城建设的政策决策、建设中土地等政策执行失真的问题进行探析。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使大学城建设走向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就应该:提高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依法行政;建立地方政府官员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迟一步增强政策的明晰性、协调性;进行必要的政策整合;制定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强土地监管体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不可容忍的信用缺失迷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宏观经济数据显示,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而来自我国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则表明,诚信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大毒瘤,此瘤不除,后患无穷。 有经济学者评论说,诚信问题已有演化成一场危机之势,不讲诚信的现象,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尤以经济生活最为显著。广大百姓则从商业欺诈、造假猖獗、虚假广告等发生在身边的一件件具体而细微的事件,体会到信用缺失对自己生活的伤害。 信用发生问题,甚至转而成为危机,是世界各国在转型期极易产生的一种现象。正处在转型期,同时又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期的我国,在现阶段出现一些信用问题是必然的。而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打造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诚信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信用经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这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现在我们应当做的,是理清头绪,找出根源,探索具体的解决途径。 在信用体系的建设中,政府的牵头和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加快各项信用立法的步伐、依法公开信用信息、建立征信体系、严惩失信行为,等等,都需要政府的主导和协调。只有政府的带头守信,才能立信于天下,才能号令天下人诚实守信。企业在信用建设中也责无旁贷。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是企业不可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