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百余年来,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种种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服装式样的变化,便是时代递嬗、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一清代以前,国人着装崇尚宽袍大袖,与农耕社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随着清兵入关,江山易主,清廷强令汉人剃发易服,以作为臣服之标志。强权之下,中原大地衣冠尽改。满族服饰不仅在本民族中盛行,且成为有清一代的“国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韩国民族服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韩国民族服装吸取了古代中国和蒙古服装的式样 ,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男装主要由宽袖短褂、长袍和肥大的裤子组成。长袍在前右侧交叉 ,由长带结成蝴蝶结系住 ,裤褪口有带子束在脚踝处。女装由宽松短衫和高腰长裙组成。宽松短衫在前面交叉 ,由长带结成蝴蝶结系住 ,高腰长裙则系在胸部 ,脚上穿白色袜子和船形鞋。传统的韩国服装不用纽扣、拉链或领钩、裤钩 ,而用带子系住。考古发现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韩国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韩国人已经穿着与现代民族服装款式大致相同的衣服 ,只是裤子瘦些 ,…  相似文献   

3.
2019年中东局势呈现内外危机加剧、地区格局失衡两大特征。从大国看,美国针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空前严厉,伊朗设法反制,双方游走冲突边缘。美伊对峙的松与紧影响着波斯湾与西亚的安与危。从地区看,苏丹、阿尔及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四个阿拉伯国家爆发持续性民众抗议,冲击旧政治体制,上演新版"阿拉伯之春"。四国动荡加剧阿拉伯阵营弱化,引发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三强竞夺,地区格局进一步失衡。美伊关系紧张、阿拉伯世界弱化、地区格局失衡既是老问题,又有新表现,持续搅乱中东局势。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建设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总体要求下,绿色"一带一路"应运而生。绿色"一带一路"在环境国际合作、绿色发展理念传播、国际公共产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不断夯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也面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态承载力低、环境保护与治理基础薄弱、软硬基础设施配套缺位等挑战。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应在做实做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发展与管理能力建设,完善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布局,夯实民心相通的基础,不断巩固绿色发展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娘前脚刚出门,孬蛋刺溜钻了进来。"司——令,今天还打……仗不?"孬蛋吸溜着鼻子,还结巴磕。"娘让俺看妹妹呢,不……"我想起爹蒲扇大的巴掌,感觉屁股隐隐在疼。"报——告!"狗剩穿了件她姐穿小又用毛蓝颜色染黑的花上衣,腰里扎了一根他娘绑腿的布条,一把小木枪很神气地斜斜地插着。在村里,他是本司令的警卫员,而孬蛋则是机枪连连长。  相似文献   

6.
我的袜子     
万伯翱 《海内与海外》2014,(6):51+50-50
正我上小学前是战争年代,已记不清穿什么样的袜子了,也许是祖母用针线缝制的粗布袜子吧!我有一张我儿时的照片,我们一群"二野"子弟或排坐或被母亲抱着,好像都不穿什么袜子。妈妈说过抗日时我们军队几乎没发过袜子,解放战争军队开始发袜子,都是支前妇女昼夜赶制出来的带厚厚袜底的布袜子,据说可结实了,行军打仗几个月都穿不烂呢!在1953年春节前,全家随父从大西南重庆调入首都北京安家了。经过考试,我进  相似文献   

7.
颜色禁忌 日本人忌绿色,以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欧美许多国家平时禁忌黑色,以黑色作为丧服的颜色。土耳其人在布置房间、客厅时,绝对禁用花色,民间一向认为花色是凶兆。 巴西人认为人死了如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埃塞俄比亚人对死者表示深切哀悼时穿淡黄色服装,因此,出门做客时是绝对不能穿淡黄色衣服的。比利时人最  相似文献   

8.
每到夏天,那件在“优衣库”买下的绿色T恤都会被我洗了又洗,穿了又穿,虽然他说离远看,我好像一个移动的邮筒那么扎眼,可我不在乎,照穿不误,只因T恤上印有我最喜欢的一行数字:1970.  相似文献   

9.
仕凭  阿友 《新青年》2015,(3):18-19
2013年底,第六届"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湖南日报》社岳阳记者站站长、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荣膺"2012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生态人物奖",这是徐亚平获评"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后,再次获得全国环保大奖。面对接踵而至的殊荣,作为一名从业20年获奖逾百的正处级干部,还享受全国劳模待遇和湖南省政府一等功荣誉,却常自诩"江豚徐亚平"。如今48岁的徐亚平牵头成立中国首个民间江豚保护协会,几年间运作投入举债170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只是阿拉伯文化流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阿拉伯地区政治生态先后经历了民族国家构建、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最近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在此期间诸多政治思潮、宗教主义与文化观念融入到阿拉伯国家,深入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阿拉伯国家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由于阿拉伯世界特殊的宗教地域特色,导致其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阿拉伯民族性与伊斯兰宗教性,二者的此消彼长则是阿拉伯政治文化最鲜明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窝窝 《新青年》2016,(4):60-61
网购,潮方式,新选择。合金磁鞋扣:小时候就觉得系鞋带真是很费劲的事。长大后,还是觉得挺麻烦的。"特8外"的合金磁鞋扣一秒搞定系鞋带,"穿"——左右两只磁鞋扣轻轻一碰,听到"啪"一声即可把鞋子系紧,"脱"——一只脚踩住另外一只的脚后跟,用力一挣即可脱开。这款合金磁鞋扣不仅方便穿脱,还很简洁,它可以安装在运动鞋  相似文献   

12.
田志馥  于亚娟 《亚非纵横》2007,(6):32-35,52
埃及是最早与以色列实现和平的阿拉伯国家,和解后的埃以关系却陷入不冷不热、若即若离的状态。事实上,埃以之间形成了一种"冷和平"。本文从"冷和平"角度对埃以及中东和平进程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阿拉伯国家变局的深度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尼斯政局动荡能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引发连锁效应,并使不少国家陷入政权危机,主要源于这些国家多年来治国理政失误带来的重重积弊。其中主要有三大根源:一是政权阶级基础转向导致当权者逐渐脱离民众;二是发展模式弊端使阿拉伯国家日趋陷入"全球化陷阱";三是亲西方外交恶化了阿拉伯国家的国内外生存环境。长远看,阿拉伯世界现行模式难以维系,深度变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邓迎雪 《新青年》2013,(8):40-41
一"飘飘,他过来了。"大二女生于诗曼一边急促地悄声招呼叶飘飘,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窗外。透过初春毛白杨一树饱满的芽蕾,叶飘飘看到校草梁如枫正从小路一端走来。他穿一身卡其色运动装,双手插在裤袋里,步子悠闲,虽然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整个人仍散发出潇洒俊逸的气质。直到他消失在小路尽头,于诗曼才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那  相似文献   

15.
年俗拾趣     
正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开始忙"年"啦,除了忙于准备年货外,还有许多饶有风趣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内容,这就是除灾防病,欢度新春。祭灶·挂袍·关东糖腊月二十三日俗称"小年",祭灶。祭灶之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祭灶是非常隆重的,先在院子里立一长杆,悬挂天灯。未祭前,先将墙上旧灶王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齐焚之,表示灶神升天了。然后贴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之春"的到来重新凸显了西方因反恐需要而一度有所弱化的人道主义干预.但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此次大规模人道主义干预由于蕴涵了浓厚的功利主义动机,从一开始就受到广泛质疑.更为重要的是,新一轮的人道主义干预不仅无助于有关国家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导致国际体系走向碎片化,国际秩序呈现出更加不稳定的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17.
中东是当今世界君主制政权最集中的地区,伊斯兰教与部落和家族传统是阿拉伯君主制和王权存续的两大基本元素.后冷战时代,阿拉伯君主国的王位继承和君主制受到内外挑战.各君主国在不变更君主制和王权统治的前提下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与改良,其主要内容包括:完善王位继承制;强化君主制构架及其治理机制;实施"亲民政策",营造宽松的政治局面等.这些变革和改良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并为君主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但由于诸多局限,阿拉伯君主国向民主化政治的演变将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肖凌 《西亚非洲》2012,(5):118-131
"知"与"行"或者说"认识"与"实践"问题是阿拉伯当代文化与思想界十分受关注的问题,哈桑.哈乃斐作为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就该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行先于知"的思想主张,并充分挖掘了该思想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深层渊源,力图在当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推崇重实践、绝空谈的务实精神,并推动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在整体上实现从"神学"向"人学"的转变,促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底起于突尼斯、2011年以来迅速扩散的北非、中东动荡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其发生的根源、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对中国的启示及中国的应对也是目前我国政界、学界集中探讨的热点问题。当前中东变局的深层根源是什么?骨牌效应会扩散到哪里?会不会改变中东政治力量对比甚至重塑中东战略格局?会不会影响全球战略态势?中东变局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与战略影响如何?中国从中东变局的发生根源及其影响中可得到些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于2011年3月10日举办了题为"当前北非、中东变局及其影响"的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他们从不同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穿衣的勇气     
师范同学颖,是位安静的女子,喜欢阅读,有时还写一点文章,发在当地的刊物上。过年,回故乡,我去看她。她和我聊到了穿衣,拉开衣柜,一个大柜子里,全是她的衣服,叠着的,挂着的。各式各样。我顿时来了兴致,让她穿那些衣服表演一番。她欣然应允。她先穿上了一件旗袍,那是一件红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