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卧姿笔迹鉴定提供识别和评断的参考依据。方法比较108个不同书写水平者的仰卧、左侧卧、右侧卧及俯卧笔迹与正常坐姿笔迹特征上的异同点,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卧姿笔迹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探讨可能的变化原因,并分析卧姿笔迹检验的要点。结果卧姿笔迹在字体、写法、错别字、笔顺、字间组合和单字的基本搭配比例等特征上较稳定。这些特征可作为本质特征使用。4种卧姿中,俯卧笔迹特征最稳定;书写水平高者笔迹特征也较稳定。结论卧姿笔迹鉴定应结合卧姿笔迹特征变化规律,准确判断笔迹的形成条件,去伪存真,做出科学的评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对具有一定笔迹鉴定专门知识与不具备笔迹鉴定专门知识的人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进行实验分析研究。方法对两类人在练习的不同阶段形成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特征的一般状态表现,以及对其笔迹特征的形成、变化原因、鉴定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总结出其变化规律。结果为不同种类的练习摹仿签名笔迹的鉴定提供一定的识别和特征分析、评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摹仿书写是学习写字、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摹仿笔迹是一种常见的笔迹类型。摹仿笔迹书写人的笔迹特征暴露少,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体现较多,鉴定难度较大,因此常常被用于仿造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笔者经过多年鉴定实践,认为在摹仿笔迹的鉴定中摹仿的确认是关键,在分析比对过程中,应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笔迹特征,正常书写字迹一般气脉贯通、气势相连,而摹仿书写的字迹呆板生硬,缺乏神韵。  相似文献   

4.
复写摹仿笔迹检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写动作系统的核心是书写动力定型,摹仿书写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改变原有的动力定型。在复写摹仿笔迹的鉴定实践中,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不能正确识别复写摹仿笔迹以及评断不同性质的笔迹特征。所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探讨在复写摹仿的不同笔迹中,如何甄别摹仿的特征和自身稳定的动作特征,同时总结出检验这类笔迹的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5.
浅谈左手书写者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及右手笔迹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左手书写者的左手正常笔迹和其右手笔迹,进行比对检验和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探讨左手书写者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将左手书写者的左、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与右手书写者的右、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比较。结果左手书写者的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在笔顺、写法、错别字等特征上保持稳定。结论左手书写者的笔迹检验应结合其左手笔迹和右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注意其与右手书写者的右手笔迹和左手笔迹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6.
正常笔迹鉴定标准是指:为规范正常笔迹鉴定活动,保障鉴定结论科学、可靠,以正常笔迹所反映的书写习惯为对象,针对鉴定活动中所涉及的检材、样本、字迹是否具备检验条件,笔迹特征的认定、分析、评断方法,鉴定结论的作出等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笔迹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分析,论述了疑难笔迹的成因,同时提出检验疑难笔迹的方法和对策。作者认为检验疑难笔迹的关键不仅在于提高鉴定人的自身修养和鉴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笔迹特征的变化规律,探索全面选取和运用笔迹特征的新经验、新方法,以此更好地发挥文检鉴定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双生子笔迹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双生子由于受共同生理因素影响,教育和环境影响对笔迹特征影响的差异.方法 收集了80对双生子的笔迹,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书写水平、字的大小、字形、字行间距、书写速度特征受生理因素的影响较大,环境因素对竖长、撇长、转折角度、页边、错别字、笔画变异、笔画形态、搭配比例、写法、笔顺特征的影响更大.结论 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笔迹的影响并不是彼此完全独立的,二者往往通过复杂的方式交互作用影响笔迹,一级亲属笔迹鉴定中应注意的选择特殊性强的笔迹特征全面比较.  相似文献   

9.
笔迹是通过书写运动形成的轨迹,由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所组成,承载着时间和空间信息。笔迹动态特征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书写人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的外在表现,主要包括速度特征、笔力特征、脉冲特征、节奏特征等。对笔迹动态特征进行研究,多视域地挖掘和认识笔迹特征,可为笔迹检验鉴定意见提供更全面、更深层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有的书写人书写习惯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样式和书写习惯多样性局部表现两种形式,这对笔迹鉴定的科学基础、逻辑关系等科学性问题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就书写习惯多样性的构成及特点、内在的逻辑联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的笔迹鉴定样本、特征差异的评断以及鉴定意见表述等的要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笔迹鉴定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则有利于避免因对书写习惯多样性认识存在缺陷而导致的鉴定意见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