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以《回国五十年——建国初期回国旅日华侨留学生文集》一书为中心,结合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20世纪后期从日本归国的华侨留学生在国内工作与生活的情况,希望能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历史与日本华侨华人历史的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正1964年春节,我下放到河南当知青一年了。我这个刚入团不久的共青团员,一到农场就和农工们一样埋头苦干。当时中央负责港澳台和华侨工作的廖承志伯伯向他常接触的周恩来总理报告了此事。正巧1963年总理受中央委托给首都大学生、出国留学生和高中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总理特别表扬了主持会议的我父亲万里送子下乡。因此不久《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5年7月1日创刊时,我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当时学校的留学生办公室陈列着海外版供大家阅读。它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是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留学生,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同时也是一份有着浓浓的中国情、家乡情的报纸——"家书"。我的这种理解,随着海外版的成长和我自身工作的变动而一步一步加深、升华。  相似文献   

4.
试论日本新老华侨融合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中国人在日本就职、定居 ,由于各种原因 ,与日本的华侨社会产生了隔阂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老华侨的文化差异。现在 ,新老华侨应当互相融合 ,在混合型文化的基础上 ,共同创造新的、发展的文化样式 ,组成团结一致的集团。  相似文献   

5.
《海内与海外》亲志社: 我是个泰国老华侨,现已年逾古稀,希望在世之年返回祖国家乡福建永吉县修复祖坟,不知是否允许。我老伴已病故,也希望安葬在祖国的家乡,不知  相似文献   

6.
缅甸首都仰光市拥有300多万人口,其中以缅族占大多数,其他有华人、印度人、少数民族等等.根据仰光唐人街的一些小商人所说,缅甸的华人为了子女在求学、置业以及各方面的方便,大多会申请缅籍.如果没有缅籍的身分,华人不能转卖物业,子女不能在大学里供读医科或工程.尽管有不少华侨定居缅甸已久,依然有人尚未获得加入缅籍,甚至连半句缅语也不会说.到神庙去读华文华人主要集中在Maha-bandoola Street西段一带.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样,这里的华人都是以做小买卖、开金店、开药材店、餐馆等等为生.唐人街的老华侨还可以讲华语和福建语,至于年轻一辈的华人却似乎被同化了.尽管仰光有华人讲华语,可是也不愿意公开去讲.整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1.研究课题随着1978年底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因务工和留学等出国前往世界各地的人增加了。侨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改革开放以前侨居海外的华侨被称为"老华侨",而改革开放后前往海外的华侨被称为"新华侨"。中国一般称新华侨为"中国新移民",但本文为了对老华侨和新华侨加以比较考察,拟使用"新华侨"这一  相似文献   

8.
正自我退休十余年来,每到岁末年初,总要与原中国戏曲研究院的一些老同事聚会。我是1964年分配到戏研院的11名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因此,这些年聚会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少。幸存者们见面,总难免想起渐次逝去的老同事们。这其中,最让人怀念的当是老院长张庚,其次就是早年有"神童"之称的吴祖光。今年聚会,恰好张庚的首任秘书在,他说如果张院长活到今天,该106岁了。我接着说,如果祖光还在,  相似文献   

9.
坐机关,听电话是一项分量很重的日常工作。在海外,电话更成为留学生们与使馆联系的重要渠道。住英国工作的日子里,我不知道接过多少留学生、留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有的是倾诉,有的是咨询,还有的是求助。他们把使馆当成家,把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当成亲人。  相似文献   

10.
应“烽火忆抗战”征文编委会之约,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张楚琨刚刚为其回忆文章《与叶挺将军一席谈》划上最后一个句号。当记者来到中国侨联张楚琨的办公室,请他谈谈华侨、归侨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特殊贡献时,这位三、四十年代在国内采访抗战新闻,且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同胡愈之、郁达夫等文化名人在苏门答腊丛林度过流亡生活的归侨老报人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我亲身经历过八年抗战这段峥嵘岁月,可以说是个见证人和记录者。广大华侨、归侨同国内外人民一道抗击侵略者的壮举,恍如昨日。他们救亡御侮,出钱出力,为抗战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11.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2,(7)
公鸡一个农夫觉得自己家的公鸡太老了,决定买一只年轻的公鸡来,这样可以让母鸡们都满意。小公鸡买回来后,老公鸡对小公鸡说:“这样吧,咱们围着院子跑10圈,谁跑赢了,就证明谁身强力壮,母鸡们就归谁。”小公鸡同意了。一开始,老公鸡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小公鸡在后面紧紧追赶。母鸡们则都在呐喊助威。三四圈之后,老公鸡气力不支,小公鸡逐渐赶上,眼看它就要超过老公鸡了,忽听得“砰”地一声枪响,小公鸡一头栽倒在地上。农夫手里拿着一杆枪,气愤地说:“他们又卖给我一只同性恋的鸡!”  相似文献   

12.
又见尼罗河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亚里士多德飞机从华盛顿道拉斯国际机场起飞后,我便进入了梦乡。醒来时飞机已经飞抵埃及上空。凭窗鸟瞰,绮丽的尼罗河宛如长长的白色丝带,蜿蜒在黄褐色沙漠上。有句非常著名的阿拉伯谚语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往事一幕幕浮显在眼前:读大学时,是一位埃及教师为我们讲授阿拉伯语,大学毕业进入研究所后,我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是关于埃及经济的,第一部与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接待了一位自称是华侨的金小姐。她开口就说:“你们是中国大使馆吗?我们要到国际法庭控告,问一下怎么办手续。” 我吓了一跳,该国与我国尚无邦交,而我这里是中国驻该国  相似文献   

14.
到老挝万象搞华文教育,接触到当地不少华人、华侨,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最令我敬佩的是廖鹤川医生.话还得从头说起.那是1998年春节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约8点多钟,我在学校电视房里看电视,隐约听到学校门口有人喊开门,我走出去一看,当时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冒雨站在校门口.我开了校门,请他进来.经介绍,才知他姓廖,是当地的一位老华侨.我带他到宿舍,老人步履蹒跚,上楼梯要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地往上走,到了宿舍,老人坐下,满脸慈祥地说:“春节快到了,我想请你们几位中国来的公派教师到我家吃顿年夜饭.”我和几个同事商量并欣然答应了.我心想,我们与老人素不相识,但他那么大年纪了,还冒雨来学校请我们去他家过年,是什么把我们连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吧.  相似文献   

15.
一、华侨人口变动华侨人口和外籍华人究竟有多少?很难有个准确数字。有估计2100万,2250万的,也有估计2500—3000或3500万的。国外发表的统计数字也不一定准确。也有估计最少5000万人的,或说比过去三十年起码增长三倍。中国解放时是四亿,中间还搞了计划生育了,现在一变为十亿,增加了一倍半。三十年前华侨号称1300万,以一倍半来计算,那最少也3000万了。华侨生孩子论“打”的,半打、一打,是多子多福的老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14,(12):59-61
胡志明市是越南华侨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也是华侨华人文化的中心。该市的华侨华人文化历史悠久,带有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华侨华人活跃在该市的文艺舞台上,在商业文化、企业文化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华侨华人教育事业也比较发达,华侨华人文化还与当地的越南本土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影响。这些都是胡志明市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也可以说是整个越南华侨华人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40年5月下旬,正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的我和几个华侨女生,被组织上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说著名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要来延安访问,我们华侨女生要参加接待工作,热情欢迎陈先生来访。陈嘉庚先生是我们侨胞所熟悉和敬仰的华侨领袖。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念书。那时新加坡是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人民群众没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自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在海外的日本人也到处横行霸道,欺侮中国人。英帝国主义对于华侨的反日斗争、爱国运动,不仅不予以支持,相反百般刁难限制。那时,陈嘉…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检证大屠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2年2月15日,日本侵略军攻破了被英同人称为“东方直布罗陀”的新加坡。为了镇压这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活动中心的炎黄子孙,从上岛开始,日本侵略军继南京大屠杀之后,又一次对中国人进行血腥大屠杀和抢掠、强奸。他们采用分区集中检证办法,不分男女老幼,随心所欲地进行拘捕,然后一车又一车押至秘密地点集体屠杀。当时,新加坡市郊及海滨,积尸成山,血流成河。战后,光挖出来的残缺不全的骨骸,就装满了六百多个坛子!一共屠杀了多少人?有人说是五六万,有人说是十万之多,至今仍是个谜。本文用纪实笔法,再现了这一幕野蛮残酷的华侨…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有几位旅居美国芝加哥的华人、华侨。托人捎来口信。表示对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些老艺术家的关注。其中自然包括于是之先生,对此。我作为人艺的人由衷地感谢,并想借《海内与海外》的宝贵版面作答。以表示我们深切的问候和敬意。  相似文献   

20.
正作家汪曾祺先生是在二十年前远行的,那天是1997年5月16日……汪老的作品,学者们推崇,百姓们喜欢,他的书是"常销书"。常销书比畅销书,更让读者欣赏。一位朋友对我说:"汪老的集子,随意一翻,就能入滋入味地读下去。"这也是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