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在我国,已有十余个省(区)发生该病,波及马、驴、猪、羊及鸡等多种畜禽。硒和维生素E缺乏,不仅能引起畜禽发病,还可造成死亡,即使发病不死的畜禽,治疗起来也很费时间,往往疗效不佳,就是临床治愈,其生产性能也大大降低或完全失去经济价值。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畜禽处于亚临床发病状态,其肉、蛋、乳、皮毛的生产力下降,幼畜的生长发育和公母畜的配种繁殖受影响。因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必然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亚硒酸钠目前已作为防治各种畜禽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的药物而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但亚硒酸钠作为针剂使用,一般在体内维持时间较短。为了延长亚硒酸钠的药效,明确消涨趋势,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我们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硒缺乏病分布广泛,世界很多国家均有报道,我国亦有大面积缺硒地区。缺硒病危害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为防治缺硒病,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了多种补硒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澳大利亚学者发明的硒弹丸剂<硒弹>对放牧反刍家畜效果良好。为了较好的解决我国广大牧区放牧绵羊补硒问题,我们引进了此方法。此实验的目的就是观察自制硒弹和澳大利亚硒弹在我国条件下对提高血硒水平防治缺硒病,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以期能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畜禽旺饲料添加剂系由多种药物经科学配方而成,含有丰富的营养和抗病物质,可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防治畜禽多种常量及微量元素失调或缺乏引起的疾病,并可用于改善人畜饮水质量。付登海等(1993,1996)、姬山宝等(1996)在放牧骆驼、羊及舍饲牛、猪应用畜禽...  相似文献   

5.
中药对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前后外周血白细胞及ANAE阳性淋巴细胞值的影响张登荣,王世英,张建荣,傅明,赵力强(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分校永年057150)近年来,一些学者筛选有效中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促进畜禽生长、提高生产性能、防治疾病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西北五省(因)字音内科学第三届*术讨论会论丈选辑· 陕西省畜禽饲料有毒真菌的调查…………………………………………………………汪昭贤等(5—3)f 高产奶牛隐性酮病发病特点及其早期诊断的研究…………………………………………姚树展等(5一7) 乳牛硒和维生素E缺乏症诊断与防治…··、……………………………,…………………··张一贤等(5—11) 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对奶山羊全血谷肌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崔中林等(5—14) ·全国兽医外科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 同种山羊全骨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将 2 34头杜×长×大断奶仔猪分为 13组 ,分别以纳米硒和亚硒酸钠 2种硒源 ,0 .1、0 .2、0 .3、0 .4、0 .5、1.0m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 ,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仔猪生长、肝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 :亚硒酸钠硒水平 0 .1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趋于平台 ,0 .3~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 0 .2~ 0 .4mg/kg组仔猪。纳米硒水平 1.0mg/kg组仔猪的生长性能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3mg/kg时 ,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4~ 1.0mg/kg时 ,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硒添加浓度为 0 .1~ 0 .2mg/kg时 ,两种硒源对脱碘酶Ⅰ活性、血清T3、T4 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硒添加浓度为 0 .3~ 1.0mg/kg时 ,纳米硒组脱碘酶Ⅰ活性和血清T3水平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 ,血清T4 水平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P <0 .0 5 )。纳米硒的Weinberg剂量 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对畜禽硒中毒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多为无机硒—亚硒酸钠中毒,而对天然硒中毒研究尚少。自1966年和1980年我国先后发现湖北恩施和陕西紫阳两个硒中毒区(土壤硒分别为12.8~45.5和15.74ppm)以来(程静毅等,1980),国内尚未见山羊天然富硒饲料中毒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的报道。本研究用陕西紫阳硒中毒区地块种植的富硒玉米及其秸秆对山羊进行了慢性中毒试验,测定了中毒过程中全血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血清谷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SGPT)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变化,旨在为生前诊断和探讨中毒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一)动物分组和饲喂 选择体重20Kg左右的当地白山羊10只,观察30天,临诊和生化指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只(公4,母2),  相似文献   

9.
了解畜禽在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生产性能状态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对于有效地防治疾病,提高畜禽生产性能,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本刊一年来收到的这方面稿件,摘录发表,以供参考。 本期汇集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程耀华同志整理。  相似文献   

10.
镰刀菌毒素主要包括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雌性发情毒素)和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Trichothecenes)两大类。有关这两类毒素对畜禽免疫性能的影响,国外已有不少研究报告。但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发现,在他们的试验中饲料的毒素含量都远远超过自然污染的量,并且试验期短。换言之,这些试验的条件与实际生产情况有很大距离。为了探讨在实际生产情况下镰刀菌毒素对畜禽免疫性能的影响,我们选用F-2和T-2(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两种毒素,研究雏鸡长期低剂量摄入条件下对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的影响,为提高鸡群的抗病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证实,硒—VE缺乏不仅与畜禽的白肌病及许多重要缺乏病有关,而且也是人克山病的重要原因。硒—VE缺乏病的病因是复合性的,不是单一的营养物缺乏,不仅包括硒、VE和含硫氨基酸等的缺乏,而且还包括一些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及其他一些元素的过多。在这些因素中,硒是首位的,且它的缺乏是由土壤和植物中硒含量过低引起。硒在体内是一种强氧化剂,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与VE相互协同,对细胞膜性结  相似文献   

12.
幼鹿的“大骨节病”是俗称,病名未定,病因不清。本病特在仔鹿、育成阶段,呈季节性发生。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地影响幼鹿的生长发育,造成鹿群质量不齐,生产性能不高。本病在我场已延续多年。过去曾查阅过有关文献,并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但终未达到根治目的。现就本病在我场30多年来的发病情况及结合病理组织学的检验报告,对本病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十八世纪以前人们就了解硒对动物是有毒物质,到1957年Eggere等人才证实硒是动物有机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微量元素。 目前对硒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 我们通过六年的试验,初步认为:硒对Se-V_E缺乏症幼猪LD_(50)是个变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畜禽微量元素代谢疾病给人、畜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重视。为普及微量元素知识,推广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学习畜禽微量元素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受农牧渔业部畜牧局的委托,于1983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本所举办了首届畜禽微量元素分析方法训练班。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9名兽医师、畜牧师、助理研究员参加了学习。  相似文献   

15.
动物硒-维生素E缺乏病又称白肌病。在国外发现较早,据B.A.(1955)报告,该病于1886年已在瑞典、挪威等国广泛流行。关于病因问题长期未获解决,许多学者认为白肌病是一种营养性疾病,特别是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包括维生素E)能引起发病,也曾有人认为有生物因素的影响,如(1964)仍认为饲喂霉败饲料是主要病因。1957年Petterson,E.L.和Schwarz,K.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实验病理学原则和分组对比方法,用1日龄雏鸡30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喂低硒(0.0289mg/kg)日粮、不同水平加硒(0.07、0.10、0.15mg/kg) 日粮以及以植株叶面喷硒玉米(含硒0.07与0.15mg/kg)为主的基础日粮,研究了8周龄内雏鸡对不同日粮硒的反应。结果表明:低硒日粮组雏鸡临床及病理学上呈典型的硒缺乏症病变,而加硒与喷硒各组均未见有明显变化,说明均有一定预防效果。但从血硒、组织硒(心、肝、胰、骨骼肌、肌胃)水平和血液与组织(同前)Se—GSH—Px活力及增重效果来看,以0.15mg/kg水平硒,特别是其喷硒日粮组的效果最好。检测、统计结果:各组血硒与血液Se-GSH-Px、组织硒与组织Se-GSH-Px活力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为硒与Se—GSH-Px的抗氧化学说及其在该病的病因、发病和预防机理提供了理论佐证。 喷硒与加硒日粮组比较结果:喷硒玉米日粮中的硒在雏鸡体内的吸收、蓄积以及有效地转变为Se-GSH—Px的量比加硒日粮为多;且对肉鸡的增重效果也好于加硒组。组织硒含量测定结果证实,喷硒日粮饲喂肉鸡8周间,其可食性组织硒含量符合人的食品卫生要求。进一步说明植株叶面喷硒的可行性。检测、统计结果还说明:不仅血硒、血液Se—GSH—Px活力可做为该病的病原和亚临床诊断指标,血清LDH活力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广,是饲喂各类畜禽的主要饲料。据资料记载本省为缺硒地带,玉米的硒含量为3.3μg/kg,因而提高玉米的硒含量对仔猪硒缺乏症具有良好的防制作用。1 玉米植株叶面喷硒试验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本校农学试验站进行。玉米种子为本校农学院遗传系培养的东农46号,以有机肥料作底肥和追肥,人工播种植株密度为43200株/hm2,田间管理与一般农田相同。1.2 叶面喷硒方法 在玉米吐丝期,试验区玉米用亚硒酸钠(北京化工试剂厂生产)施行叶面喷洒。按每1hm252.5g称取亚硒酸钠溶于45kg…  相似文献   

18.
(一)硒与生物膜的关系 硒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它通过与线粒体内还原性三磷酸吡啶核苷酸电子传递系统中的饱溶血性铁相结合而维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硒对维持转运膜阳离子梯度可能有作用,因此低硒可能直接干扰膜阳离子运转,从而影响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二)硒与酶的关系 Rotruck(1973)首先证明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必需成分。每分子的GSH-PX含有4个硒原子并成为活性中心元素。该酶具有除去过氧化氢的功能,因而就减少了自由基的形成,并清除一旦形成的类脂过氧化物。Combs报道硒在体内的蛋氨酸转变为半胱氨酸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硒可能是使蛋氨酸转变为半胱氨酸的酶的关键成分。GSH-PX还可以促进机体三羧循环,影响非特异性磷酸化酶的活性和ATP的合成速度,强化α-酮戊二酸氧化酶系统的总活性,促进丙酮酸的脱羧基作用,降低SGOT和SGPT的活性,并能纯化琥珀酸脱氢酶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兽医科学的发展,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亦日益深入广泛。特别在疫病控制的宏观管理中,疫病的流行情况,发生规律等等,都直接影响到疫病防治措施的制定。目前,我国兽医科学对畜禽流行病学的分析,一般均局限于文字性的叙述;对疫病流行的严重程度,与其他因素(如气候、温度等)的密切程度等,缺乏定量的指标。这不能不影响疫病防制工作的有效进行。世界上先进的国家,运用高等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畜禽疫病的流行病学进行定量的研究,取得  相似文献   

20.
磷酸左旋咪唑Levamisole phosphate系广谱驱线虫药物,为左旋咪唑的磷酸盐。据文献报道,该药的驱虫效果与盐酸左旋咪唑相似,对畜禽的消化道线虫、肺线虫等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在国外,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已开始广泛应用,对控制畜禽的线虫病,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