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政党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政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是否能够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阐明了作为执政的共产党与作为参政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逻辑必然性,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社会目标和价值诉求。《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物质生产实践是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从社会分工出发论证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阐明了共产主义制度建立的前提,描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的坚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的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它是我们党执政之基础,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和维护社会稳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源自它的科学性,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的正确反映.要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指出了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不同层次的动力。邓小平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史经验 ,科学地区分和正确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着的生产力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改革是推动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第一次把党的本质同生产力、文化、人民利益相联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基础、灵魂和本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内在联系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巩固和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群众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法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袁秀和 《理论前沿》2002,(13):36-3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意义深远。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必须深刻理解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个阶级、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经济发展又同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紧密相联.只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单纯地把自然界作为征服和索取的对象而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遭到了自然界的报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