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情感活动本质地体现出其超越性特征。审美实现是建立在对价值功利性和有限、在场的超越之上,进而实现审美自由的。艺术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本质地体现出创美的超越性特征。美、审美、创美的超越性特征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2.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上说,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美的本质、根源来于实践,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经过与自然的不懈斗争,慢慢掌控自然的结果.美学是认识学和伦理学的最高层次,近代美学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的结合.而哲学美学是从哲学角度来对美和艺术的探讨,对各种美所应有的共性和理想的研究;哲学美学表达的不只是情感,而且也是高度自觉性的思辨,是人意识其自己存在的最高方式;它不光是涉及让艺术为生活服务,满足人的基本审美需求,更有心灵塑造和人性培育的问题;哲学美学对高校尤其是艺术美术院校起到的积极精神方面的美育作用,应该被收进专业馆藏,引起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谐中有庄,诞中有庄,美藏于丑,都是在审丑及其奇突的喜剧效果中展示真、善、美的本质.而审丑引起的笑与快感,又反映了喜剧艺术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所谓寓教于乐,是以艺术的娱乐价值为前提的.喜剧艺术化丑为美,提供了现代艺术创造与探索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田汉悲剧美学观的诗性特点,探究其渊源形成:首先,剧作家独特的悲剧诗人气质是接收和形成诗性悲剧观念的首要原因;其次,田汉独特的艺术美学是重要原因;最后,悲剧哲学是田汉早期悲剧达到深广意义和永恒价值的主要原因。他的悲剧抓住人类固有本质的内在运动,呈现出生命的感性诗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悲剧在审美对象中有其重要的地位。苗族爱情悲剧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是作为反映形态的悲剧艺术,才经常成为审美对象而引起人们审美愉快的。在苗族的爱情悲剧中,美的东西总是与丑的东西在比较中存在,于斗争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林黛玉这一悲剧形象,以前的论者大多探讨其不俗之处,但黛玉在其悲剧人生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的魅力也是令后人为之倾倒的。其悲剧精神之雅美、性格之挚美、爱情之凄美在她为人做事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长篇小说《情系荒原》,是冯传家同志调来胜利油田后的第一部力作。它以滨海油田的勘探开发为背景,展开了悲壮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黄浦莲、欧阳宇鹏、兰蔚蔚、强强、王五奶奶、刘征、宋国富等一批具有个性美、心灵美、才智美、人情美的艺术形象,热情讴歌了石油战线火热的斗争生活。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矿藏,值得探讨和研究。这里仅就悲剧美、形象美、人情美、自然美等方面略加评析,名之曰“审美扫描”。 一、时代逆波的悲剧,动荡岁月的画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的美的方程式是非常复杂的,但其早期创作是以日本传统和东方传统的美为根基,运用日本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和表现这种美的传统技法,从精神和技法两方面来体现日本文学传统特质的。他的早期作品继承了美的物哀色彩,其笔下的女主人公集外表的古典美与心灵的纯真美于一身。川端康成崇尚"雪月花"的自然美,更注重自然美的心灵美。  相似文献   

9.
刑法之美是指刑法的外在呈现与内在蕴含所给予人们的一种感受。除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区分,刑法之美还有优美与崇高美的区分。刑法的优美指向的是刑法的外在与形式,而刑法的崇高美则是刑法内在美的最高表达。刑法之美不仅有着使人们知法、爱法、尚法的法治意义和"丰满人格"的主体意义,而且有着对刑法本身形象的正面直接的塑造作用。刑法之美是一种制度之美,构成了刑法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刑事审判作为一种正义的实现过程,蕴涵丰富多姿的美,其中的戏剧美最为显著,戏剧艺术表现的综合性与刑事审判蕴涵的多种美的表现形态相通,戏剧集中反映矛盾冲突与刑事审判的对抗性暗合,戏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刑事裁判类型的多元化对照。发掘刑事审判的戏剧美旨在通过直观的认识来发现刑事审判美的秩序,探求这种秩序形成的审美动因,并为刑事审判构建提供某种可以参照的美学标准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高校美育教学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美育是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人生教育方式,德、智、体、美各方面相互渗透相辅相成。高校应运用不同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教育和培养,使其了解美、懂得美,从而奠定感受美、创造美的良好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女性的魅力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这样的赞叹:“女人真有魅力”.魅力是人成于中而形于外的一种气质,是美的升华和精粹.英国美学家博克说过:“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或类似感情的某些性质”.凡是美的事物必定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享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灵魂上的净化.所谓“秀色可餐”则是美给人类从精神到物质的一种享受.而魅力则比“秀色之美”更增加了其内涵的丰厚.有许多富有魁力的人,并不只是影星、歌星等外表光彩夺目的人.在我们的周围,有些相貌平平、身份普通的人,同样具有慑服人的魅力.那种认为魅力就是外形美的观点不仅是陈旧的,也是肤浅的.现代的美,现代的魁力,不仅具有姣好  相似文献   

13.
"美"是衡量文章好坏的标尺.要使文章"美",作者必须捕捉"美点".研究文章美点,主要是研究文章美的构成因素,而安设兴会点和捕捉意境点正是我们构思美文时特别要注意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公共行政被认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艺术角度看,公共行政的确是美的.公共组织及其程序拥有美丽而匹配的形式、设计、经验和语言,正是这种美或潜在的美,吸引了无数的人来从事公共工作.此外,在公共行政高尚而宏伟的目标中、在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建立的组织和程序中也包含了巨大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工会论坛》2005,11(3):89-90
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艺术作为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以多重美的品格给人以无限的愉悦、慰藉和鼓舞,使其活泼的生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伸展,发展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升华,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从而实现价值取向内化,开启心智之门.  相似文献   

16.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集中体现了汉语文学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译英只能舍其形式译其意义.文中以《红楼梦》及Hawkers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探讨汉译英过程中叠音词的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缺损.  相似文献   

17.
3月18日下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帅松林教授来院作了题为《从美的形态的演变探索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学术报告。报告中,帅教授通过阐述原始礼会审美意识的萌芽状态——图腾、奴隶时代的强力美、封建社会的德行美、资本丰义时代的自由美、社会主义时代的联合美这几个历史阶段美的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白先勇自登上文坛至今,其作品取得了极其宏大的传播效应。究其成因,可以发现白先勇作品中饱含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历史沧桑的悲剧之美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的悲悯之美。  相似文献   

19.
每一个爱美的女性都希望自己更加美丽,更具吸引人的魅力.魁力不同于美貌,它不是天生的,它是人们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对美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文明的熏陶和修养,通过对美容、美衣、美食、美肤的健康手段,从而达到的不能一言概之,成于中而形于外的美的极致,是后天的培养使然.美的组成有多种因素,魅力亦如此.而如何能从不美变为美,从没有魅力变为具有魅力,大致需要个  相似文献   

20.
体育运动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强身健体,一方面以运动美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给人以美的陶醉和享受.研究体育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