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也出效益     
一个合格的干部应是德才兼备的。我们选拔任用干部必须正确把握德才兼备的原则,既不能重德轻才,也不能重才轻德,特别是选拔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更不能忽视对德的要求。“才”能出效益,但有才还须有德,光有才而无德不是合格的领导干部,更谈不上优秀了。一个人即使才能出众,但如果品德败坏,那么他不可能按党的方针政策办事,也不可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更不可能发往其才能为民办事,为国争光,甚至他还会干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事情。当然.有德无才或德高能低,也不能担任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选拔任用干…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按照党的政策选拔任用好干部,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环节。”“各级党委要正确执行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正确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严格按照党的干部政策选拔任用干部。首先,必须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我们党的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德才兼备的“德”,指的是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道德修养;“才”指的是干部的才智和能力;“兼备”,讲的是二者缺一不可。同时,德与才的关系,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德是前…  相似文献   

3.
陈晓红 《党政论坛》2012,(21):55-56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现实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4.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用人原则,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现实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5.
选拔干部还是要坚持德才兼备西北建筑工程学院王公盈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培养和选择干部的标准,也是使用干部的基本原则。但是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和单位在选择干部上只注重“才”,放松了“德”的方面的要求,致使有的干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犯了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损失...  相似文献   

6.
德才兼备,历来是党对干部要求的总原则,也是考核干部的标准。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德才标准,必须正确地认识两者的内涵及关系。德的内涵指政治素质,它包括政治立场、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等。才的内涵指业务能力和领导才干,包括专业知识、业务水平、理论政策水平、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本领及处理复杂矛盾等。德与才,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既不可偏废,也不能割裂,在这个关系上,宋代的司马光就有“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之说,德是第一位的,它起着支配和主导的地位,但也需要才的依托。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对干…  相似文献   

7.
谈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杨世荣政绩是一个干部德和才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德才兼备的干部不仅懂经济、会管理,而且更懂政治,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这样的干部在工作中一定会有良好的政绩,而那些“有德无才”、“有才无德”的干部,只...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了德在干部选用、评价、教育和修养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以德为先既是一种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上,“任人唯贤”的用人思想源远流长。《尚书·咸有一德》曰:“任官惟贤才。”指选拔官员要方德兼备。那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下,怎样正确认识和掌握党的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和标准,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辨别优劣,不拘一格选拔干部呢?笔者销作归纳,提举出选拔干部中应防止的十种倾向。一成五箱轻才,以根代才。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屯”。这种才德论辩证观是值得借鉴的。我们所论的德,主要指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为把握好干部德才兼备的标准,在选拔干部时要消…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制度,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其核心就是坚持和发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与"才"的内涵,因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势任务而不断丰富深化,新时代赋予了选贤任能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修德十法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3.
何川 《学理论》2013,(12):28-2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注重道德品行的国家,古人云:"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才无德,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人。"同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也是我党一贯坚持的用人标准。但如何考量干部的德行一直是一个模糊的问题,只有了解干部德行考核的历史渊源和研究实践成果,借鉴国外经验,才能构建合理规范的干部德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并强调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这对干部德的考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的考察工作,已成为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曹征平 《党政论坛》2012,(19):53-55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对干部德的考核工作,已经成为干部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近年来,唐山市牢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切实加大对于部德的考核力度,注重干部德的评价识别和结果运用,有力提升了选人用人质量。坚持与时俱进,在德的考核标准上充分体现时代性。科学的考德标准是准确衡量干部德的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干部德的考核实践中,唐山市牢牢把握时代要求,紧扣科学发展这一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选人用人标准,与时俱进地提出干部德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尺度,通过认真研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反复总结提炼,  相似文献   

16.
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称职,按照党的原则来要求,就是德才兼备。德是指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政治品质和思想作风;才主要是指领导干部的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科学地把握德才兼备的标准,我认为,关键要看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是否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是否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市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是否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出了广大群众公认的政绩。即政绩、社会公论和社会实践是新时期领导干部标准的具体体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干部管理权限高度集中,领导干部的选用,大都由上级领导…  相似文献   

17.
党的干部工作应根据新形势的需要,大胆选拔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而解放思想,转变选人用人观念,是其中的关建环节. 破除德才割裂、忽视政绩的思想,树立看实绩用干部的观念.要正确理解和掌握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必须正确认识和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德"和"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小平同志提出"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并有政绩的人".江泽民同志指出:"衡量干部的德和才,主要看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选拔干部总的原则,还是德才兼备.……第一条是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要听党的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  相似文献   

18.
徐锋 《党政论坛》2012,(17):57-58
德者,才之帅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党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9.
德先才后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一一一年上记载,赵、韩、魏一一一个诸侯国在晋阳大败晋国智伯的军队,并瓜分了智家的领地田土。在谈及智伯灭、工的原因时,司马光评论说,*智伯的灭亡,在于他多才少德。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为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颖、明察、坚强、果我.!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诗人。才是德的辅助资本,德是才的中心统帅。德才兼备,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之为小入。挑选人才的标准,如果得不到圣火、君子而委任,…  相似文献   

20.
贪官两面人特征形成原因是:面对价值取向多样化接受错误思想而学会革命辞藻;不能正确认识转型期社会消极面;内心思想意识、贪腐行为与担任社会角色的冲突,使其加以伪装;贪婪和侥幸心理驱使其沿着贪腐和伪装的道路越陷越深。防治两面人特征要求改进干部教育和选拔工作:教育要达到"知""信""行"的统一,防止理论脱离实际;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考察、教育干部重视道德品质;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扬民主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干部的"德",防止失实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