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只有做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适应时代之变、回答时代之问,教学形式不断丰富,学段教学相互贯通,才能让思想活跃的青少年学有所获,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基于此,本文从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学段教学三个维度探讨高中思政课堂的生长点,从而让思政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教育普及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以校为单位的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让学校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呢?一、现代教师从教难的原因分析:1、教育的不断改革、要求越来越高。今天学杜郎口,明天学洋思;今天翻转课堂,明天先学后教;今天学走班制,明天学小组合作。实际上学校的办学方向不清晰,让老师不知所措。2、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越来越复杂。教材不断地更新改版,教材内容、课标要求也不断变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包班制变为班级学科制,现在又出现学科走班制。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政策学院这学期为江苏海外研修班学员开设了一门领导学课程,老师叫哈维教授。美国课堂教学与中国有很大差别:老师不喜欢知识的灌输,而是注重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与实际紧密结合及启发思考的教  相似文献   

4.
《世纪行》2017,(11)
今日之儿童,明日之栋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幼有所育"的目标,如何更好实现?"好入园""入好园"是家长们的急切期盼,如何落实?省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上,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幼教工作者围绕协商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呼唤全社会共同肩负起新时代新的幼教使命。  相似文献   

5.
“学有所教”在江苏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健 《群众》2009,(9):10-12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学有所教”的重要命题。“学有所教”要求实现普及教育,满足人民基本学习的需要;要求提升教育资源品质,满足人民优质学习的需要;要求推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公平学习的需要;要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终身学习的需要,这一理念鲜明体现了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和宗旨。建国60年来,江苏教育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可以说是对“学有所教”作出的最好印证和注解。  相似文献   

6.
王春玺 《人民论坛》2012,(Z2):34-35
公众推举的第三难题:如何让底层公众买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总得票率:86.75%紧迫程度4.05复杂程度3.73尖锐程度3.23关注程度3.95(最高值为5,最低值为1)入选理由:新中国在各项事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买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已成为让底层公众难以承受的新"三座大山"。十八大报告: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幸福读书郎     
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建立资助贫困生新体系,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让老百姓"学有所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残疾人》2006,(12):30-31
3年前,哈尔滨市道里区在黑龙江省率先配备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全区98个社区全部选聘优秀残疾人任社区残协专职委员。上岗3年,残协专职委员充分发挥社区残疾人工作主力军作用,基本做到社区残疾人难有所帮、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业有所就、为有所展,基层残疾人工作呈良好发展态势。他们的经验之道就在于:  相似文献   

9.
这个题目是从《孟子》上抄来的.孟老先生说,善于教射箭的人,引满了弓,不射出去,却摆着跃跃欲试的架势,让学者自己去体会.他讲的是教射之道,我以为教学之道也是如此.此之谓"事异而理相同".教射的人如果满弓疾射,弓响箭飞,看起来颇热闹,但学起来是不得要领的.我们教员在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一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小男孩,被一次不幸的事故无情地夺去了听、说的权利,成了一名聋哑儿。几年来,他的老师们为了教好这个聋哑儿,自己拜师学哑语、学手语,忍耐着病痛的折磨,对他进行“马拉松式的训练”。在老师们的悉心关爱下,他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茁壮健康地成长,演绎了一段感人肺腑的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全国高考文综政治试题让考生们有点懵:"学的几乎没用上,考的全是没学的。"教师们也感到命题超乎预料,费了心,尽了力,题目好像在与自己的教捉"迷藏",有教师发出  相似文献   

12.
为您支招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爱上你的课,进而爱学你教的学科。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呢?一、要用最短的时间记住你所教班级学生的名字。教师能熟练地叫出每一位同学的名字,使学生感到老师离他们很近,老师在关心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目前,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发展,民营企业的参与方式更加多样、领域更加宽广,重要作用也愈加凸显。那么,  相似文献   

14.
正民生为本,枝叶关情。上学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住房养老……这些关系到人民福祉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今年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委员们紧紧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幼有所学、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围绕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纷纷"发声"建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1月23日召开的"推进以‘七有’为重点的民生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相似文献   

15.
<正> 古今中外,民生乃天下之第一要义。《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出现"民生"一词:"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这样定义民生:"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来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赋予了民生崭新的意义,民生问题已然是经济发展的信心之  相似文献   

16.
并非幽默     
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们热与冷对物体起什么作用。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物体热胀冷缩。” 老师夸奖该学生一番后,让他举一个例子。“夏季热时,天就变长;冬季冷时,天就变短”。这个聪明的孩子举例说。  相似文献   

17.
张道航 《人权》2009,(1):33-34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列为必须着力解决的五大民生问题之首,从而显示出教育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不仅是教育发展的目标,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它要求赋予社会中每个人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不仅要让所有儿童都能接受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百色市田阳县头塘镇头塘村绿谷屯,村民黄运聪在党员中心户黄克举办的“农家课堂”里聚精会神地学习。这是他第二次来这里跟黄克学习养兔技术了。第一次来学习了5天后,他买了25对兔子饲养,但在饲养过程中对一些技术环节还有疑惑,便又来上门求教。“‘农家课堂’上教的都是实用的东西,跟着老师一边做一边学,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看得真切,学得实在。这次学习回去后,我还要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黄运聪信心十足地对笔者说。  相似文献   

19.
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从湖南长沙市来到岳阳县采访,在山区,在库区,在湖区,我们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两年来,岳阳县积极探索农村小学办学的新模式,实行“学校联管,教师送教”的新办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称赞。“我们喜欢大学校的老师,他们教我们好多新知识。”孩子们欢天喜地。“点上的教育让我们放心了,我们再也不担心孩子上不了学,学不到东西了。”家长们欢欣鼓舞。岳阳县的经验传到了北京。国务委员陈至立做出重要批示:“对这种好做法要总结推广”。135所片联校牵手185个教学点上…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滨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地调研时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说:"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有所养"一直是"天下大同"和"王道之治"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