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观点搜索     
未来15年分段奔小康据6月5目的《羊城晚报》报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近推出的研究报告提出,未来15年可分阶段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小康社会。第一步2006年至2010年(“十一五”期间),努力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民生活由初步小康过渡到水平较高、比较宽裕的小康,人均GDP明显高于目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新的进展。第二步2011年至2020年,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力争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人均GDP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城市化水平明显提…  相似文献   

2.
鄂璠 《党课》2013,(12):117-120
公共服务水平既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吸引劳动力流人的重要因素。2013年1月,《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调查。总体来说,今年监测到的15个城市公共服务总体水平较去年同期有了明显进步,过半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较去年同期“有一定提高”或“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论实施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战略张治安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要求,我省根据自身的实际,提出了提前三年到1997年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实现小康的重点是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也就很难有全省人民的小康。而农村实现小康的核心是农民人均...  相似文献   

4.
要对浙江农村实现小康进程作出较为客观的判断,首先必须对“小康”的内涵有比较明确的认识。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对小康作了阐述;“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进一步规定了农村实现小康目标应包括的内容,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因此,我们认  相似文献   

5.
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小康,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指:经济比较宽裕,可以安稳度日。这是大多数人对小康的理解,其语意一般限定在生活水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使用了“小康之家”一词。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党的十二大确定“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党的十三大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  相似文献   

6.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最初20年的阶段性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在巩固和提高目前已达到的小康水平基础上,从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800美元,到2020年时,争取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城镇人口有较大幅度提高、各种差别扩大趋势逐步得到扭转的小康,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又可预期的美好蓝图。要实现这个美好预期,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各方面都还存在着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它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提出来的 ,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由低向高发展1 .“全面小康”是实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之后 ,经济总量进一步提升的小康。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经济上的总体指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到 2 0 2 0年力争比 2 0 0 0年翻两番。显然 ,经济指标有一个由低向高的跃升。首先 ,…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式提出2000年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来,小康及小康社会的涵义,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评价方法等,成为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也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现将理论界对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介绍如下: 一、小康社会及其指标体系的涵义理论界比较一致地认为:“小康”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时代的不同,小康的内涵和标准也有所不同。我国的小康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它不局限于我国历史上曾提出过的“衣食温饱,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也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单纯的物质消费水平的高标准。从国内比较,一般指收入达到当前的中等偏上水平,与国际比较,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偏下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直辖以来,重庆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然而从总体上看,库区目前尚处于由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型的起始期。2005年,库区15个区县人均GDP为8593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61.6%,全市人均水平的77.6%。  相似文献   

11.
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鼓舞人心的奋斗目标。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努力奋斗,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小康。这种全面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  相似文献   

12.
实现小康要树立小康意识,强化小康意识,立小康志、念小康经、奔小康路。 要强化小康意识,进行小康建设,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小康的概念及实现小康的重要性。小康,就其原始含义而言,是指家庭物质生活比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而安然度日,我们当今提出的小康目标指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比1980年翻两番为基本标志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开展小康建设,实质上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仅事关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3.
信息之窗     
小康社会发端于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的现实思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事。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08,(12):67-67
创新型国家:202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提高到60%左右,探月工程圆满成功。 小康中国: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消灭绝对贫穷,全面实现小康。 健康中国: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完善,全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5.
党群互助奔小康保德县开展「党群互助达小康」活动取得明显效果□段泽民张少平党群互助奔小康保德县开展「党群互助达小康」活动取得明显效果□段泽民张少平当前农村不少党员尽管具备政治优势,但由于本身比较贫困,致富能力不强,联系群众、带领群众致富就显得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6.
2001年,通辽市开鲁县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为主线,以小康建设统揽全局,以强化乡村两级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五年规划纲要》的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市委要求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已创建党员小康示范户1035户,18个苏木乡镇党委已有16个实现了“六个好”,其中有13个已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327个嘎查村党支部累计已有297个实现了“五个好”,其中有162个已跨入了小康行列。一、抓住关键,强化措施,大力加强嘎查村“两委…  相似文献   

17.
中央提出,本世纪末全国达小康,屈指算来离“达小康”之日尚剩一载,岁月无情,形势逼人。综观全国“奔小康”之势,确也各地有异,快者已奔向现代化,中者则是小康过后尽开颜,慢者仍急急于途中。尽管达小康有远近快慢之别,然不可否认达小康者亦有真假之分。据笔者数十年农村工作之远闻近历,达小康确有“捷径”可走,手法五花八门。一曰“无中生有”法。即对照小康各项指标,上报数字恰好达到和适当超过标准数字,综合起来得分刚好超过小康标准分,“实现”小康。然后,及时总结,广为宣传,迅速做到“报纸上有字、广播中有声、电视里有…  相似文献   

18.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一、小康的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我国《诗经》,《诗·大雅》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礼运》一书中,则把小康作为与大同社会相对的一种社会模式。邓小平最早提出“小康”这一概念是在1979年12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相似文献   

19.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全面小康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均衡的小康,它不仅仅是经济小康,而且还是政治小康、生态小康、文化小康。实  相似文献   

20.
有关部门最新的调查分析显示,2007年贵州城镇居民基本达到总体小康生活水平,但城乡发展不平衡依然制约着贵州的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