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沈桂萍一种民族文化,在其发展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心理,深深地溶进了民族的血管里,陶铸着民族的心灵,对民族的凝聚起着永恒的作用。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就是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机制作用下形...  相似文献   

2.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6,(5):5-5
“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前进.包括文化上要前进,一定要吸收别的民族的文化.我叫‘异质文化’,二者融合.吸收了营养。民族的文化才能发展壮大,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安阳县统战、民族宗教工作通过开展“五送四进”活动,既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送法律、送信息,进少数民族企业、进宗教堂点、进民族宗教重点村庄、进重点社区学校,  相似文献   

4.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几种模式——略谈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基础工程黄泽一进入20世纪以来,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第三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日益面临严峻的冲击。于是,文化变迁成为描述中国各民族现代化进...  相似文献   

5.
<正>非遗文化进课堂,代代相传谱华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校园、进课堂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浙江台州地区历史文脉炽盛,非遗底蕴深厚,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我们要因地制宜,积极挖掘和利用好非遗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义。1.深耕教材:挖掘非遗文化的教学价值。思政课教材坚持以文化人,育人立意精准鲜明,通过系统完整的科学布局,  相似文献   

6.
探讨     
《政协天地》2013,(2):76-76
双百图书进俄罗斯校园 今年1月,俄罗斯文化部、教育部开始实施推荐100部电影和100本优秀图书进校园的计划,以丰富学生对俄罗斯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唤起俄罗斯青少年对祖国文化和精神财富的兴趣。该推荐活动是根据总统普京的提议而启动的。普京曾尖锐地指出,  相似文献   

7.
石茹 《创造》2002,(4):29-30
民族文化资源是各民族的宝贵财富,从思想、道德、观念到舞蹈、音乐、戏曲包含了各个民族的发展史,倾注了各民族千百年来的心血和智慧。在云南新世纪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大省”的理念和既定战略,使民族文化资源陡然从过去比较单纯的文化概念升级到了涵盖文化、经济的开阔层面,也具了战略价值。但是,在“民族文化热”中,还有没有某种值得忧虑的近视呢?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文物之众,历史书籍之多、历史传统之厚、民族风情之浓,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云南是具有26个民族的多民族省份,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廖悦 《当代广西》2010,(12):53-5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文化跨国交流日趋兴盛: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多元化倾向,在为各国民族文化发展提供良好机遇的同时,也对各国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策略选择是“正视、坚守、创新”。我们既要看到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影响是历史必然,又要看到在全球化面前坚守民族文化的个性是民族义化的生命所系,还要看到不断创新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所在和走向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银兵 《前沿》2010,(15):155-158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民族文化资本化的相关问题也相应地成了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进而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目标性等问题也理应引起众人关注。基于此,本文认为民族主体经济上的自觉、国家参与以及民族文化的社会劳动积累是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基础;作为资本的民族文化应该是来自生活世界,又高于生活世界,并具有高度民族特色的文化;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三大目标是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就是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前设性、实体性和目标性条件分析中,文章完成了对民族文化资本化条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论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精神属于意识形态中的文化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  相似文献   

11.
民语新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她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她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她的文化。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甚至就是民族文化本身。推动各民族用本民族语言创制新词术语,有利于吸收优秀文明成果,增强民族文化的适应力和创造性。展示这些新词术语,有利于弘扬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推动民族文化传播,实现民族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工人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促进包括了民族地区在内的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会工作必须着眼于全面。同时,工人阶级这支队伍里包括了少数民族职工,尽管他们数量少,但都关系到整个民族地区工作的发展,工会应该大力加强民族职工的工作,为发展整个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各项改革正在深化,认真分析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工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加强民族地区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但是西部的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却丰富多彩。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在当前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中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价值,有利于发展民族文化,繁荣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确立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重要经验的总结。这个纲领,有机统一,不可分割,三者之间,很难论孰大孰小孰强孰弱。党中央之所以把文化建设作为党的基本纲领来抓,就是因为文化具有它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形势,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努力培植民族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州,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就从民族文化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几点理性思考。一、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包容性文化一词包括民族文化,它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民族文化又具有它丰富的包容性,这就是它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这就是它的包容性。大理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自治州,历史文化悠久,是南诏文化的发源地,在这块神奇古老的土地上,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了白、汉、彝、回、苗、傈僳、纳西等多种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由中华文化、中华美德及民族精神三维构成。文化是民族的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个中国人,只有认同中华文化,具有中华美德,才有可能养育起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  相似文献   

16.
陈加琳 《长白学刊》2009,(3):153-155
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文化的潜在形式,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素质的具体形态,它们是以不同的形态对社会存在的反应。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和谐文化中所蕴含的和合思维是处理矛盾时的一种态度、方法,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处事之道,通过和谐文化这条纽带使民族心理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民族心理素质通过内在的意识形态领域发挥其影响,表现为预警、整合、调控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7.
纵观古今中外文明,历史冷静而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土壤,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持久和关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黄晓群 《云南人大》2006,(10):14-17
边疆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的源泉和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充分利用韦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增强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不仅重视对云南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莫光辉 《桂海论丛》2007,23(3):16-19
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是民族地区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的美好前景和理想追求,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特质外化,文化和谐构成了民族地区和谐的支点显现。文章以广西为例,试从历史的进程、发展的视角、和谐的维度等观照文化和谐是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潜质内核。并从文化和谐的视阈探讨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