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门敢 《前线》2014,(1):118-118
“行如平原走马,易放难追”,坏习惯易生难改。习惯了鞍前马后、前呼后拥,就不习惯轻车简从,以为受了“冷落”;习惯了推杯换盏、超常“待遇”,就不习惯勤俭为公,以为没了“权利”;习惯了天天开会、层层发文,就不习惯求真务实,以为破了“规矩”;习惯了一言九鼎、一呼百应,就不习惯问计于民,以为矮了“身份”……  相似文献   

2.
决策“自闭症”主要症状有三:一是“纸上决策”。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不习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仅以“纸上得来”作决策的基础材料,制定的政策脱离实际,窒碍难行。二是“内部决策”。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2,(9):11-11
一直以来,政府参事被称为政府“智囊”,从知名专家、社会名流和资深政要中选聘。武汉却在全国首开先河,日前公开选聘3名“布衣参事”,选聘的对象是所有对武汉经济、历史、文化有研究且热爱武汉的普通市民,没有身份学历职业等方面的限制。武汉市政府参事室表示,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很少深入到田间地头、街道社区、企业车间进行调研,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却时常与一帮“小兄弟”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外出度假旅游。领导干部交友不慎,与“小兄弟”打得火热,这是十分危险的,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9,(2):56-56
据2008年12月20日的《新京报》载文指出: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三问”的发出,指明了执政党对自身执政理念的升华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浙江省天台县自上而下广泛开展了旨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解除民忧的“问计于民”活动,不仅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也使我们从中获得了不少感悟。牢记宗旨,是“问计于民”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句成语,叫“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识较低的人请教为耻辱。其实,《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早就载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语,“下者”未必处处皆“下”,在某些方面、某些时候可能会高出“上者”许多。所以,不耻下问者是智者,是哲人;问计于下者,常得上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需要领导者作决策、拿主意。为了使决策作得更加  相似文献   

8.
肖扬 《当代贵州》2011,(33):51-51
通过记好“民情日记”,建好“民情台账”与“农村矛盾纠纷台账”,了解基层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会听到“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等话,意思是劝人凡事要“随大流”,不要“出头”、“冒尖”。信奉随大流思想的人。工作中往往不敢越雷池半步。习惯于照抄照转,满足于充当“传话筒”。“随大流”的习惯一旦养成,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便有了惰性,特别是喜欢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所谓“人云亦云”。由于对外来的思想行为缺乏分析思考而盲目跟从,在别人的干扰下,“随大流”者容易动摇信心,丧失主见,混淆是非,久而久之,“随大流”心理一点点地扼杀和泯灭着作为个体人的思想独立性和创造力,阻碍着我们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30):59-59
新闻背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今天我们的参事、馆员从事调查研究,同过去关在书斋里做学问有很大的不同,要有不畏艰辛、不怕牺牲、求实崇真的精神,同样值得提倡“干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我认为,深入实际而不浮躁,独立思考而不跟风,敢说真话而不入云亦云,这是参事、馆员人格魅力之所在,也是提高咨询国是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服务好群众,让群众满意,问计于民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问计于民"走过场",只问不答,不但会伤害群众感情,而且可能导致决策不接地气。只有真心诚意问计于民,才能更好地造福于民。群众对生活生产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最清楚、最明白,也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2.
郭乾 《当代贵州》2011,(8):28-28
“用真情深入基层、用真心贴近群众,让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这是贵州省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办公室开展“四帮四促”活动时对干部职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郭庆晨 《党课》2011,(9):125-126
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任玉岭先生不忘参事的职责,常年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汇集民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建言和良策,被誉为“敢把呼声变政声”的好参事。任玉岭所以能够“敢把呼声变政声”,重要的在于知真情和讲真话。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当官者一直被人们尊称为“大人”、“老爷”,言下之意,为官者的人品、德行、见识、地位均在常人之上。孔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诗经》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习惯于要求“治者”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对民众要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现实  相似文献   

15.
陈国琴 《学习导报》2011,(22):30-30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拜人民为师,是我们真诚的心愿……”中共湖南省委在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前的一份面向全省人民的公开寄语中,用亲切、平和的语言邀请民众参与“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以便在制定政策措施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民智,让决策能更好地集中民意,更好地体现民众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6.
许多的同志都成天地闭着眼睛在那里瞎说,这是共产党员的耻辱,岂有共产党员而可以闭着眼睛瞎说一顿的吗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一些地方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迈开双脚,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去,深入调查研究.虚心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4):53-53
近日,人民论坛组织发起了一场“国家级难题”的公众调查活动,令人感叹。在人们的普遍记忆中,与“国家级”相连的都是一些褒义的词汇,如国家级荣誉、国家级奖项、国家级项目,一旦“国家级”与负面词汇相连,一时间让人很不习惯。然而人民论坛发起的这个公众调查,确实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相似文献   

18.
袁兴权  符尚颖 《党课》2014,(17):68-68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积极开通问政、问计、问需“直通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问计求策。问政“直通车”拓宽渠道听意见。党员干部深入联系分包片区,广泛听取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领导班子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意见建议260多条。  相似文献   

19.
杜梅萍 《前线》2013,(10):75-77
目前,房山区河北镇正在打造“国际山地休闲示范区——中国美丽谷”,建设“传统产业转型示范镇”,城市化建设已经破冰、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经启动。然而转型必然带来阵痛与利益冲突,如何在转型发展中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得知,房山区河北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开展“三问三送”活动,带来作风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是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重要内容,更是组织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就应当躬身实践学“石头”,务实创新比“锤头”,倾心为民当“蜡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