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4年是中央苏区松毛岭保卫战8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发生在红军长征前夕的松毛岭保卫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这一保卫战,敌强我弱,凸显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严峻形势;温坊大捷,大大鼓舞了苏区军民的斗志和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顽强固守,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一保卫战,是一部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要永远铭记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和为支持这场战斗作出重大贡献和付出重大牺牲的老区人民,弘扬苏区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正>本文把1934年8月2日至9月底的温坊(今文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合称为松毛岭战役。因为这两次战斗是这一战役的两个阶段,而不是互不相干的两次独立的战斗。军事意义上的"战役",权威的解释是为实现一定战略目标,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战斗的总和"。温坊战斗和松毛岭战斗,是为执行中革军委第五次反"围剿""六路分兵"、"全线抵御"战略,在中央苏区东线这一路唯一的一次系列战斗,符合"战役"的意  相似文献   

3.
松毛岭战斗,是松毛岭战役继1934年9月1日至9月3日第一阶段温坊战斗以后的第二阶段战斗。在温坊战斗取得重大胜利以后,1934年9月26日至9月29日,在中央苏区东线战场松毛岭,朱德指挥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地方武装6000余人,抗击国民党东路军4个师4万余众的激烈战斗,也是红军出发长征之前在东线战场的最后一战。朱德摒弃了消极防御拼消耗的战略战术,指挥部队顽强战斗,在尽可能保存有生力量前提下,扼守中央苏区东线战场最后一道屏障,付出了重大牺牲,遏制了敌军西进与北路敌军合围长汀、瑞金的图谋,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的准备争得了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松毛岭阻击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东线战场上一次极为惨烈、极为重要的战斗,时间在1934年9月下旬。由于这次战斗发生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国共双方都处于混乱之际,留下来的史料很少,史书记载也不多,以致国共双方到底投入多少兵力参与这次攻防战,至今仍莫衷一是,在叙述上有的明显夸大,有的又说的很少,因此,有必要再作一番考证,还历史本来面目。一、关于我方参战部队及兵力  相似文献   

5.
1932年7月,毛泽东和朱德指挥中央红军对南雄县水口区的粤军发起总攻,击溃粤军15个团,连同在赣南其他战役,迫使粤军全部撤出赣南根据地,确保了中央苏区南翼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定。这次水口战役可以视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前哨战。红军在其后反"围剿"战斗中认真总结此次战役的经验教训,适时地调整了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四年九月一日与三日,红军在福建西部进行的温坊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斗。这次战斗的胜利是朱德摒弃了博古和李德的关于阵地战、堡垒战的错误指示,采用运动战而取得的。本文根据现有资料论述这次战斗,以纪念朱德同志逝世十周年。  相似文献   

7.
1933年10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1934年9月初.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红1军团、红9军团、红24师及福建苏区地方武装奉命在松毛岭一线构筑工事.抗击国民党东路军从连城向长汀推进。连城松毛岭郭公寨.是松毛岭阻击战的前线指挥部。  相似文献   

8.
广昌南部及石城地域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期的主战场。红军在这块区域进行了一系列的阻击战斗,这些战斗对中央红军实现大转移的战略目标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7000多名江西兴国子弟组成兴国模范师,在两年多时间里南征北伐、浴血奋战,同国民党"围剿"军进行了一次次殊死搏斗,并成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12个主力师中唯——支从地方武装上升为主力部队的整建制师,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书写了一段不朽的传奇。这支队伍虽然存续时间不长,但却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最年轻的开国中将之一谢有法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从一名放牛娃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率部参加山东反"扫荡"、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战争第二、第五次战役,长期在军队政治工作领域辛勤耕耘、建树颇丰,被誉为"优秀的政治工作者,艰苦奋斗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1 温坊,位于连城南部,越过松毛岭便是长汀的钟屋村,是中央苏区的重要门户。第五次“围剿”中,国民党在此周围驻下重兵:东路军第三师在朋口,其八旅驻温坊;第九师、八十三师、三十六师分别在莒溪、天马、新泉等地。朱德从1934年8月初就密切注视敌李延年纵队的行动,命令红一军团随时作好战斗准备,相机打击这部敌军。8月上旬,李纵队活动于永安、连城之间,构筑堡垒封锁线,以配合北线的汤恩伯、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主力在实行战略转移前夕,在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境内,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高虎脑战役历史意义不可低估.在第五次反"围剿"全局失利的情况下,高虎脑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嚣张气焰,阻击了敌人进占中央苏区腹地的进程,为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高虎脑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夕留下的一曲悲壮战歌.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1日,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副主席周恩来、项英,签署发布了关于将中央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实行战略转移的《中央军委命令》(第五号),命令红一方面军所属部队逐步撤退到指定地点集结,进行战略转移。9月28日,红九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撤出"松毛岭保卫战"的战斗,进行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中央红军长征前后,福建地方武装、游击队及广大人民群众,怀着保卫苏区、保卫胜利果实的强烈愿望,积极行动起来,为配合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展开了顽强阻击,为红军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浴血松毛岭长汀历来是中央苏区的“东边门户”,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国民党军队发动的第五次“围剿”,就把北路和东路作为作战重点,摆上重兵,企图“第一步先攻下宁都、长汀,然后再进取瑞金、兴  相似文献   

14.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在突破敌人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担任全军殿后的我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浴血奋战,出色地完成了掩护党中央、中革军委率领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抢渡湘江的任务。终因敌众我寡,孤军作战,弹尽粮绝,全师将士大部壮烈牺牲。  相似文献   

15.
在堂兄聂云虎的影响下,1932年1月,聂国春参加了红军游击队。这年夏天,聂国春在武平红军独立第二团团部任通讯员,参加了广东的南雄水口战役,第四次反“围剿”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几场战役。1933年1月,聂国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聂国春跟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军分区司令罗忠毅当特务员,在连城、龙岩、宁洋一带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6.
中央红军主力在实行战略转移前夕,在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境内,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高虎脑战役历史意义不可低估。在第五次反“围剿”全局失利的情况下,高虎脑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嚣张气焰,阻击了敌人进占中央苏区腹地的进程,为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高虎脑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夕留下的一曲悲壮战歌。  相似文献   

17.
<正>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央红军接连遭重大损失,彭德怀坚决抵制“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利用山区有利地形,指挥红军机动伏击作战,给敌人以痛击,南堡战役就是其中之一。鏖战南堡痛击顽敌南堡村地处资溪县西北隅,三面环山,村西一片宽阔的稻田,呈口袋形,是资溪通往金溪、南城的交通要道,也是敌我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地。1933年9月,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亲自在南昌设  相似文献   

18.
广昌高虎脑战役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胡叔敏由于王明等人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就在中央红军主力举行战略转移前夕,在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境内,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  相似文献   

19.
正邓萍,1908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与领导了平江起义,任中共红军第五军委员会书记和红五军参谋长。1930年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了长沙战役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打遵义城的战斗中,亲临前沿侦察敌情,不幸光荣牺牲。邓萍是中央红军长征中牺牲的职务最高  相似文献   

20.
正信丰新田百石村,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在这里,中央红军打响了长征第一仗,取得了第一个胜利;在这里,长眠着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在这里,矗立着长征路上第一座烈士墓碑。近日,笔者走访了长征第一仗旧地中央红军长征第一仗:信丰百石战斗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红军被迫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