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农村税费改革中债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一萍 《理论月刊》2003,(5):142-143
农村债务问题是正在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大难题,它既表现在税费改革中对现有债务问题难处理,也表现在对税费改革后可能出现的新债务的难防范。农村债务的形成既有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管理体制的制约。解决农村债务问题,必须从旧债和新债两个角度来寻找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习明 《湖湘论坛》2000,13(4):44-45
村级不良债务的大量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要从根本上制止新的不良债务的产生和切实处理好已形成的债务,就必须认真调查村级债务的构成情况,分析造成村级不良债务巨增的体制原因,以制度创新来化解村级不良债务。……  相似文献   

3.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乡镇债务较重是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虽然各地在清理化解乡镇债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乡镇债务涉及面广,形成原因复杂,解决的难度大,目前,不少乡镇债务负担沉重,长期不能化解,已成为困扰我区农村基层干部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4.
王刚 《政策》2003,(7):19-19
村级债务的影响和危害绝小可低估,它是当前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是乡村干部目前面临的一大难点,也是制约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点问题。乡村债务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高宏德 《中国发展》2009,9(4):30-33
中国乡镇债务规模巨大,覆盖范围广泛,不良债务比例较高,化解工作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化解乡镇债务并彻底消除其产生存在的基础带来了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6.
乡村负债面大,债务沉重,已成为我省困扰农村基层干部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不仅会削弱集体经济组织功能,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重要源头,而且会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稳定。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立即着手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经省委、省政府研究,现就切实化解乡村不  相似文献   

7.
今年初,安徽省庐江县沈圩村新当选的村支书、村主任因村里债务过重而拒绝上任。这一事件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深思:村级债务,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若不及早解决,势必造成基层组织瘫痪,干群关系恶化,影响农村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基于这种认识,该县将化解村级债务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的切入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对各村因农户拖欠、办企业、兴公益、达标升级、举债垫付、财务管理混乱等造成的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并积极引导和帮助村委会根据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近年来,一些地方的乡村两级(乡镇政府、村委会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顾农村经济实际状况,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盲目向单位、个人举债,主要用于非生产性支出,甚至挥霍浪费,使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债务包袱沉重。乡村两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乡镇政企不分,权责不清,盲目兴办企业举债,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有的地方搞"达标",讲"政绩",迫使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举债;还有的地方乡级机构庞杂,支出过大,被迫大量借债等等。这已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任其蔓延,不仅会拖垮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加重乡镇财政及农民负担,而且会扰乱农村经济秩  相似文献   

9.
沉重的村级债务已成为制约湖北省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湖北省的具体数据后可以发现,从债务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本金、银行贷款利息、信用社贷款利息等银行因子,合作基金会借款本金、单位借款本金、个人借款(包括高利贷)和其他应付未付款等非银行因子对债务的贡献度较大,且非银行因子是最主要的因素;从债务用途结构来看,兴办企业投资等生产性支出因子,教育支出和道路建设因素等公益性支出因子,村组干部报酬和招待费用等交易成本因子对债务的贡献度较大,且生产性支出因子和公益性支出因子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村级债务是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要发展农村经济,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债务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的阻碍。应从农村债务的现状、成因、影响入手,建立和完善清欠化债体制和责任制度,对逐步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乡村债务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研究如何化解乡村债务,对积极防范和治理乡村债务风险、维护农村稳定、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用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乡村债务化解用发展的手段化解乡村债务是最积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方债务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化解债务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解决乡村债务的办法;一些地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矛盾尖锐,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诱发农民负担反弹的严重隐患。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乡镇负债所暴露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因此,化解乡镇不良债务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要把化解乡镇不良债务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农村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一、化解乡镇不良债务的对策化解乡镇不良债务的焦点是资金来源问题。大英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6,(22):19-21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各地按照国务院关于“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乡村债务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化解工作进展缓慢,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一些地方债务底数不清,责任不明确;一些地方新债不断发生,屡禁不止;一些地方化解债务主动性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有效解决乡村债务的办法;一些地方债权人与债务人双方矛盾尖锐,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重的乡村债务影响了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诱发农民负担反弹的严重隐患。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减免农业税政策的落实,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系基础和“底座”的乡镇政府以及村级组织,其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并存在较大的隐患。如何卸掉包袱,排除隐患,已成为有关各方普遍关注的话题。近日,安阳市农调队对全市乡村债务情况进行了调查,探求解决这一难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根据《甘肃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扎实做好全省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的通知》、《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资金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市政府办公室批转市财政局、教育局、监察局、审计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的意见》,要求用2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少地方村集体由于种种原因,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努力减少村级负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化解乡村债务的前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解乡村债务,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各级政府要对乡村债务有清醒的认识,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二是彻底弄清乡村债务的成因和特点,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三是加强农村的制度建设,确保乡村债务的化解有一个良好的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农村债务尤其是村级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导致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占.1、收入递减,人不敷出。农村第一步改革,由于几次上调粮、棉等农产品价格,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高涨,农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但进入第二步改革以后,特别是农产品的价格主要受市场调节之后,由于粮、棉等产量的相对过剩和其品质的差异,导致种田的比较效益下降,使近几年农民收入呈递减的趋势。同时,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人如种子。化肥、农药、机耕、抗旱排涝等开支,并没有减少。汉川市刁东…  相似文献   

20.
村级负债是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级债务经历了"形成—锁定—反弹"三个阶段。农村旧债锁定而新债发生的现实情况表明,取消农业税费只能消除传统的农村负债问题,加大向农村的资源输入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债务问题。治理"村级新债"应当超越税费改革和农民减负思维,站在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构建防范村级债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