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仲平 《政策》2004,(8):51-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七一”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胡锦涛同志的讲话充分展  相似文献   

3.
李天太 《前进》2002,(1):29-3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和坚持“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按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建设,改进领导作风,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必须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以勤为本、廉洁自律、求真务实、爱民亲众为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相似文献   

4.
中央反复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这既是对我们党过去密切联系群众的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始终不渝地坚持好群众路线的迫切要求和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5.
秦红星 《前进》2000,(11):8-10
1.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问题,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实事求是,坚持对上负责即对党、对上级组织负责和对下负责即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是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领导干部实施正确领导的前提。   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把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看作自己的根本利益。党的每一言论、每项政策和每个行动,都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向人民群众负责为最高标准。为了群众的利益,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因此,领导干部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对上负责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民群…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新时期赋予领导干部的历史任务。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淡化,就会破坏党群关系,败坏社会风气,阻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各级领导干部要彻底打破“官本位”意识,加强廉洁自律。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促进领导干部带头坚持和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在维护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是开展工作的制胜法宝。应建立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和服务群众的相关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够认真践行党的宗旨,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岳丽娟 《创造》2003,(11):44-44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宗旨,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其最终落脚点还是发展问题,只有时时、处处、事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需,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德宏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实现发展的目的,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提高全州各级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的美誉度,就是领导干部政治道德和领导绩效等实际状况在人民群众头脑中的主观映像,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综合情况的满意程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领导干部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领导干部只有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9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1.
《思想工作》2004,(3):4-4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在行动上做到求真务实,首先要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坚持求真务实的极端重要性,打牢求真务实的思想基础。要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准则。只有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求真务实。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冯岩 《群众》2002,(12)
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县一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实践“三个代表”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勤政为民。坚持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党的领导干部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使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  相似文献   

13.
黄德康 《今日浙江》2006,(24):38-39
坚持执政为民,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他经常引用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教导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习《江泽民文选》,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就是要牢…  相似文献   

14.
蒋碧芳 《新东方》2006,(12):4-7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观念。执政为民观念科学地回答了领导干部为谁掌权执政这一根本问题,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的从政观念,其核心在权力观,基础在群众观,关键在利益观,根本在廉政观。领导干部要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利益观和廉政观。一、坚持执政为民,必须牢固树立权为民用的权力观江泽民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  相似文献   

1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躬身求知,问计于民,从人民群众身上吸取丰富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躬身求知、问计于民,要放下架子,走到人民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但近年来,受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下基层,人马未到,电话先行,大车小车,前呼后拥;到了基层不去访问群众,而满足于广播里有声,电视里留影,报纸上挂名。这种漂浮作风,严重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声誉,影响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领导干部只有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16.
侯超英 《湖湘论坛》2003,16(1):33-3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 ,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不但能够而且还要善于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展独具特色的领导工作 ,取得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  一、善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要坚持与时俱进 ,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最广大人民”及“根本利益”的深刻内涵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必须紧紧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 ,这是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博览文汇     
倡导八种良好风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以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中走在前列。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主线,反复告诫全党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反复强调必须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对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大力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这次“三讲”教育的着力点是解决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是贯穿其中的一根红线,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真正解决好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公仆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干部来自人民,人民供养着干部,干部是人民的公仆。1、从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上看,有了群众才有干部,党员干部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出来的。广大党员干部既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又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代表,甚至可以说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而不是油水关系,更不是水与火的关系。2、从目前各级领导干部产生的途径和渠道来讲,主要是两个方面:一种是选举产生,一种是由党组织委任,而不是天生就可以当领导干部。近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论是公示制的试行,还是“一推双考”的逐步推广,都要按干部“四化”方针,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办事。有人说:干部“四化”,关键是有人(特指领导)说话。我看不对,关键是群众首先说话。当然,领导职务的高低,并不代表个人身份的贵贱,而只是表明你...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社会性质和我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作风和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