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陈惠敏 《人民论坛》2014,(2):149-151
官员财产公示是国际上通行的反腐利器,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呼声很高的改革举措.目前我国的官员财产公示出现了“零投诉零异议”的情况,这是试点不成功的表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如何将这种制度由“阵地战”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持久战”,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新提拔任命的55名县(处)级干部填报的个人财产申报表,如期在网上公示接受监督。去年5月,阿勒泰地区纪委在勇气与压力的博弈中出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半年之中,官员财产申报和财产公示从坐而论道转向制度设计,从制度文本步入政治实践。尽管官员财产“阳光法案”及其实施仅限于西北边陲一隅.但其制度效应早已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3.
近日,所谓“公布财产”的话题在各种媒体上沸沸扬扬。事情起因是记者在采访时间:“某主席,你怎样看待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料这位具有官员身份的政协委员反问道:“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布财产?”此消息披露后,立即有网友积极“响应”此官员的反问,在论坛晒出自己的财产明细,以此“倒逼”官员公布财产。(据3月15日《现代快报》)。紧接着,一些媒体呼吁网友先行公布自己的财产,官员也应跟上,甚至引经据典说:“官员公示自身及直系亲属财产,已经形成全球政治文明中的一条重要常识。”这种把财产申报弄成财产公布的玩笑,是新闻记者缺少法律常识闹出的法律笑话。  相似文献   

4.
木易 《民主与法制》2013,(24):51-51
近期《民主与法制》的《仅有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管用吗?》一文,从官员财产申报立法问题、国际经验和理据与对策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剖析。官员财产申报作为一个破坚之题,一直引发争议。笔者认为,官员财产申报不能虎头蛇尾,雷声大,雨点小,而要把它作为反腐败利器,一旦亮剑就该让官员“摊上大事”。官员财产公开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情结,事实上,主在1994年《财产收入申报法》就立法,只是规定在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执行力的疲弱根源于规定中存在的“硬伤”:只要求申报官员自身的财产,同时不需要对外公开,财产被作为“官员隐私”得以内部消化,这种冬似于袖管内交易的监督必然导致监督虚置。因此,就算官员财产申报,也根本“摊不上大事”。  相似文献   

5.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王全杰代表提交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应该改为财产公示制度”的建议。几乎与此同时,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成瑞为首的一批老干部也上书中央,呼吁尽快制定《县处级以上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布法》。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再次引发了公众关注。  相似文献   

6.
官员财产公示是国际上通行的反腐利器,也成为近年来国内呼声很高的改革举措。目前我国的官员财产公示出现了"零投诉零异议"的情况,这是试点不成功的表现。推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意义,如何将这种制度由"阵地战"推广到全国范围内的"持久战",这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2012年34期《民主与法制》载《“房叔”,义揭了官员财产公开的伤疤》,读后发人深省。“房叔事件”再次凸显了推进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公示的必要性。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普遍平等的选举,民主政治就是空话;确保干部清正廉洁,财产申报第一,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缺位,反腐倡廉底气则不足。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作“阳光法案”和“终端反腐”,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实践证明,财产公示对防腐虽然不是“万能药”,但的确是一剂“良药”。此项制度不可能完全遏制腐败,但可以避免大面积的腐败一再发生。  相似文献   

8.
迷辉 《民主与法制》2013,(19):23-23
近年来,公众对官员财产公示的呼声日甚,虽然一些地方也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了“试水”,然而,因为公示的对象、范围、时间和途径有限,而且财产的真实性也还存在疑问,所以效果并不理想、《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8期发表《官员财产公示可以新老有别吗?》,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韶关始兴县、广州南沙新区在春节后启动财产公示试点。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试点地方的官员财产公示却简单地与“晒工资”划上等号。很显然,官员工资作为正当合法的收入,并不是公众所关心关注的,因为这样的信息很容易通过其他的正规渠道获得。如果官员财产公示仅仅停留在“晒工资”层面,不仅有违财产公示制度的初衷,更容易使公众由期望变为失望。  相似文献   

10.
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被全世界公认为“阳光法案”。有鉴于此.我国一些地方政府正在引入这个反腐利器。2009年以来,全国已有7个地方出台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重庆市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提到了省级层面。人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从局部地区发展到全国,从纪律层面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直至成为全国性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陈璇  文雅茜 《浙江人大》2012,(11):14-17
多个地方政府近年来陆续进行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实践,但由于"缺乏可持续性"和受制度设计不完善等局限,往往"昙花一现"。推进官员财产申报公开制度,该如何突围?近几个月,江苏省淮安市、徐州市贾汪区、安徽省庐江县等地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公示或在网络上公开"晾晒"官员家庭财产,引发公众关注。与此同时,一些曾经被认为是财产公示破冰或地方探索样本的试点地方,却因各种因素"人走政息"或"偃旗息鼓",让人神伤。从1987年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首次被提出,到现在各地政府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4,(3):42-43
汪全胜、张艽在《法学评论》2014年第1期撰文《论我国官员财产申报立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进彳亍官员财产申报立法不仅必要,还具有制度紧迫性,是遵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法的需要,又为严峻的反腐形势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上海支部生活》2013,(5):52-52
公务员财产公示制度最早起源于瑞典。早在18世纪,瑞典人就有权查看首相的纳税清单。而英国则是最早对官员财产公示进行立法的国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全球得到大范围推广,则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美国1978年通过的《政府伦理法案》,对立法、司法、行政机构的官员统一做出规定,所有官员必须填写统一的财产登记表格如实报告财产收入。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大》2012,(11):10
我国自1987年开始酝酿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至今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相关规定,进步有目共睹。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与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距离,仍未在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有学者认为,缺乏应有的公开环节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近年来,新疆阿勒泰、四川高县、宁夏银川等多个地区相继迈出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的探索之路,不过受制于各种原因,往往"昙花一现",并没有持续开展下去。改革如何打破"人走政息"的怪圈,如何在顶层设计的层面推动官员财产公开?不可否认,在人们对反腐的期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已是最能凝聚人心和形成共识的一个突破口。我们需勇于迈出这一步。  相似文献   

15.
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去年在新疆阿勒泰进行了实际的探索和试点。2月28日,温家宝总理做客中国政府网,对此给予积极评价。全国人大代表、中纪委副书记何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规定,阿勒泰试点经验将是重要的参考。国家监察部部长、预防腐败局局长马驶列席全国政协联组讨论会表示,新疆阿勒泰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值得肯定,要给予支持,推广还需要配套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继去年新疆阿勒泰试行官员财产申报以来,内地地方政府探索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纷纷“破冰”。近日,珠海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意见》。《意见》规定,珠海逐步实行党政一把手家庭财产在一定范围内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7.
官员财产公示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应当说,官员财产公示本身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执行这项制度,以及如何把握执行这项制度之后的连锁反应。一旦引入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公务员生活和升迁的态势和逻辑体系必然发生一次质的改变。如果要继续维持这种逻辑的合理性,需要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综观各国经验,无不将其与。“高薪养廉”相对应。  相似文献   

18.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及其制度建设成为学界和社会持续热议的话题。世界各国反腐败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是公认的“反腐利器”。从长远计,我国应该尽早出台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以此建立完善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成石 《中国人大》2012,(18):6-7
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被称为终端反腐的利器,由于其在反腐中的独特作用,许多国人对之心驰神往,不断有人建议在中国也建立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但从世界实施的情况看,官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作用未必有我们社会舆论赞扬的这样神奇。  相似文献   

20.
官员财产公示,这个在西方国家实施数+年甚至上百年的成熟反腐制度,却在中国踯躅数年不得建立。早在1988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王汉斌就曾提出过官员财产公示的立法建议。1994年全国人大更是将其明确列入了立法计划。而后每年的人代会几乎都有人大代表提出此类议案,十几年来得到的都是条件不成熟、技术不具备等搪塞之词。在实践层面上,虽然出现了地方政府“星星之火”式的试行,可不是不了了之、没有了下文,就是虎头蛇尾,最终未能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