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在民族贫困地区就更加牵动人心,这就是农民增收问题。据统计,全国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五年下降,从1996年的9.6%下降到2000年的2.1%。从文山州来看,200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长7.4%,“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2.9% 。从数字上可以看出,虽然农民收入在相对平均的情况下呈缓慢增长之势,但在这平均数的后面,不难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出现负增长的。  相似文献   

2.
《政策瞭望》2013,(1):36-36
天津计划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走在全国前列。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天津近年坚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实力。据介绍,天津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1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15.5%.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3.
李泉 《世纪行》2006,(2):28-29
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宜昌市为例,2005年,在多种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市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幅达6.7%,成为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但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未根本解决,农民增收的形势依然严峻。必须针对新问题,提出新办法,采取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李俊超 《群众》2013,(9):46-47
当前,江苏农民收入的增长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增速高位放缓。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幅为11%,比2012年同期低3.7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低7.3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收入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从2010年起,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收入比从2009年起逐年下降,已经从2009年的2.57下降到2012年的2.43。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左右,这本是一很可观的数字,但是,相比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农民的收入增长又是令人忧心的。城乡间收入差距持续在一个高水平上,从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与农民收入人均收入比率一直在3.2~3.4倍之间变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明确目标,即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相当于平均每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
郭跃华 《创造》2003,(1):27-28
农民收入下降的基本原因 1、农产品供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幅放慢。 过去农民的主要收入靠粮食和政府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和供大于求矛盾的出现,农民收入受到影响。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的难点问题,以云南为例,农民收入水平比1952年提高23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进步成就显著,但在总体上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有较大差距。至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488元,只相当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65%,居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县尚有43个,占全省县区市数的33.6%,最低的县只有4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减去人均生活费支出  相似文献   

7.
资讯     
《创造》2010,(1):12-12
5000元 200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实际增幅6%以上。这意味着全国农民收入已连续6年以超过6%的幅度增长,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我区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快速发展。2000年全区桑园面积仅30万亩,蚕茧产量2.95 万吨,全国排名第六位。2005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41.01万亩,年产蚕茧14.03万吨,均比2000年增加了3.7倍;蚕桑业总产值60.61亿元,其中农民卖茧收入27.72亿元、蚕茧收烘及加工产值31.36亿元,全区蚕种、桑种桑苗产值1.6亿元,蚕茧年产量跃升全国第一位,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25%左右。蚕桑产业已成为我区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9.
农民休养生息七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递减.1996到2000年分别为9%、4.59%、4.3%、3.73%和2%,收入增长率下降了2.45倍.  相似文献   

10.
张政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5,(23):22-23
农民增收难,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瓶颈,也是困扰许多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道难题。如今在梧州,破解这一难题有了好的思路—— 200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81.5亿元,同比增长9.1%;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第一产业实现46.68亿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纯收入2292元,比上年增加285元,增长14.2%,增量及增幅均居全区前列。这一年,成为梧州市自梧州地市区划调整以来农业发展最快,农民增收最大的一年。而今年上半年,梧州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50元,同比增加181元,增长近18.7%。这令人瞩目的发展源自于2004年梧州市实施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11.
促进农民增收历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随着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民就业创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据统计,2011年,福建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778.6元,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889.5元,增长25.7%,拉动农民收入增长10.7个百分点,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8.8%;占农民收入的比重44.3%。2011年,也是福建省1999年以来首次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一年。为此,近期记者围绕拓宽就业创业促增收的主题,专访了福建省人社厅就业与失业保险处处长魏香金,并联合深入南平建瓯、龙岩长汀等地调研了解基层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增幅逐步趋缓,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本文试就农民增收问题作些探讨。一、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随着农业增产问题的基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日益成为农村工作的基本矛盾。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且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呈一条波浪式的曲线,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4年,年均增长14.8%,高居波峰;第二阶段是1985-1991年,年均增长1.9%,滑落谷底;第三阶段是1992-1996年,年均增长9%,逐步回升;第…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政报》2002,(5):31-32
“九五”期间,全区机电产品出口1.55亿美元,比“八五”期间出口31.66亿美元下降6.63%,2000年出口2451万美元,占当年全区外贸出口总额的2.32%,这与全国机电产品出口“九五”比“八五”时期增长170%,2000年出口占当年出口总额42.26%的比重差距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  相似文献   

14.
一是人才总量增长迅速。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的发展情况看,“九五”末期,即2000年底全区三支队伍人才总量为10813人,“十一五”初期,全区人才总量达到25625人,人才增加了近1.26倍,每万人人才资源数达到1578人,高于全市每万人人才资源数841人的平均水平。其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五年中增加了近2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增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为农民服务的质量,做好农民增收减负工作,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2001年上半年,我们对福建省南平、泉州两市和建瓯、浦城等18个县(市、区)、108个村开展农民增收减负情况的调研,开了231次座谈会,核实了820户农户的收入和负担情况。这次调研,重点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各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情况,分析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增收途径和增幅减缓的原因,以及不同地域、农户个体、城乡之间的农民收入差异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17):21-21
——2005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以来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0.3%。 ——2006年,贵港市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2.3%。 ——2007年上半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5922万美元,同比增长136.8%,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  相似文献   

17.
农民收入增长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20年,是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8年的215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10.6%。其中1978-1984年增长速度为15.6%,1985-1988年增幅为5.6%,1989-1991年...  相似文献   

18.
邢中延 《人大建设》2004,(11):16-18
南阳市宛城区辖7乡5镇2个办事处,农业人口6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0%,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区。近年,虽然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不明,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3年3月,宛城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伊始,就明确了.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要做好农业强区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9.
陈传志  高安峰 《群众》2009,(4):75-76,80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闰经济的影响.作为农民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工资性收入出现波动,在这种形势下,找准农村经济发展新“起点”,对于防止农民收入徘徊,扩大内需,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村社会安定十分必要。为了便于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变化情况,笔者选取了徐州市作为分析样本,根据徐州市((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年报》,  相似文献   

20.
致研 《中国发展》2001,(1):58-60
一、浙江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经济总量和农民收入增加幅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1997年以来,全国农民收入增幅连续4年下降,浙江却持续4年上升,浙江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已跃居全国各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