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辖10年来,重庆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直辖牌”并不好打。虽然重庆直辖10年了,但是在城市知名度、城市竞争力以及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与京、津、沪相比,都不能同日而语。要找准差距、突破自己,我们首先要打好两张牌。  相似文献   

2.
加快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荣 《探索》2006,(6):158-163
重庆直辖以来,对外经济贸易取得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总量小、基础差、开放度低,与京、津、沪及沿海地区的差距巨大,比全国平均水平也低出许多。加快重庆对外经贸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发展机遇,打好重庆直辖牌,通过“引进来”、“走出去”,促进重庆直辖市对外经贸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建春 《当代党员》2006,(11):29-31
开放型经济是一个地区或城市对外开放度的重要坐标。精心打好“直辖牌”,需要我们客观冷静地评价重庆开放型经济的现状,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制定更切合实际的赶超计划和政策,促进重庆直辖市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相似文献   

4.
颜虹 《当代党员》2007,(1):22-23
今年是重庆直辖10周年,精心打好“直辖牌”是全年特别是上半年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打好“直辖牌”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既要靠市委、市政府的运筹和指挥,也要靠各个部门、区县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重庆人都置身于“牌局”之中,不能袖手旁观,而应积极参与。本刊从去年第8期开设“精心打好‘直辖牌'”专栏后,刊登的一系列文章在市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今年上半年,本刊将继续办好这一专栏,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都来为打好“直辖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5.
钱陵 《思考与运用》2007,(4):F0002-F0002
为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关于做好“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自去年11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观”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3月6日参加上海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温家宝总理3月14日答中外记者问前,向场外群众讲:“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改革方向,既是对过去20多年我国改革的经验总结,又是对我国今后改革的动员和号召。重庆直辖九年来不断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极大地促进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对今天的重庆来说,增强直辖意识,打好“直辖牌”;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直辖市行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陈悦 《当代党员》2007,(2):18-21
为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快速集聚生产要素,填平城乡鸿沟,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使“二元结构直辖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直辖市,市委书记汪洋在年前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打造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城市群作为打好“直辖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8.
黄廷义  邓正琦 《探索》2007,(2):164-166
重庆直辖以来,人力资本竞争力明显提高,但是与京津沪相比,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还存在较大差距。分析研究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的优势与不足,对如何打好直辖牌,进一步提高重庆人力资本竞争力水平,进而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党员》2006,(8):13-13
在6月召开的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市委书记汪洋提出了要精心谋划,打好“直辖牌”,拓展新兴直辖市建设和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汪洋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提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举措,这是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的战略载体。所谓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就是在以我市主城为核心、一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有条件形成一个具有明显聚集效应、规模经济和竞争优势的城市群。加快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市委、市政府从我市实际出发,立足于直辖市肩负的历史使命,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要打好“直辖牌”,重庆应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突破口,大力拓展新的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陶诗永 《思考与运用》2006,(12):34-35,5
准确把握“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打牌”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对各级干部来说,除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外,还必须准确把握“打好直辖牌,实现科学发展”对干部队伍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景式描绘,也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新农村到底是啥样?重庆离新农村还有多远?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重庆该如何建设新农村?……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重庆新农村的足音吧!直辖以来,重庆农业农村经济迈上了新的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重庆农村建设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2004年全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10.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10个百分点,而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目标要求,差距更大、欠账更多。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与运用》2006,(12):6-9
又是一年岁末到。这是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时机,我们尤其需要准确把握重庆经济发展的坐标。2006年是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起步之年;2007年,将迎来重庆直辖10周年。如何评价重庆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从中吸取经验?如何在进一步打好“直辖牌”中实现科学发展?这是摆在重庆人面前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更是承前启后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强大动力。本期主题阅读率先发表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供我市领导干部和广大读者学习和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今年6月18日,是设立重庆直辖市10周年纪念日。《党员文摘》在第6期“神州潮”栏目中刊登的《直辖长歌:重庆演绎10年之变》一文.是献给读者认识新重庆的一篇好文章。  相似文献   

16.
黄豁 《红岩春秋》2008,(5):10-15
重庆直辖后,中央对年轻直辖市托以重任,寄予厚望。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到重庆考察,对重庆各方面工作作出许多重要指示,希望重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今天的重庆已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领导对直辖重庆的关怀,将鼓舞重庆人民再接再厉,为落实中央“314”总体部署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7.
昨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豪; 今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醒; 明天,重庆直辖使我们自强。 九年前的三月,全国人大批准关于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使三干多万渝州儿女一夜之间成了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的公民,人人将自豪写在脸上,将欣喜溢于言表,将期盼藏在心中。  相似文献   

18.
《思考与运用》2006,(5):10-10
重庆直辖转眼九年了。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使命和责任,直辖市有直辖市特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每一位重庆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直辖意识。直辖首先是一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是一种抓住机遇和应对挑战意识,还是一种自强和创新意识。我们务必牢记使命,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开拓创新,以强烈的直辖意识开创工作新局面,以强烈的直辖意识推动改革发展,努力把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重庆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直辖市。本刊编发市委书记汪洋谈“增强直辖意识,争取更大作为”和市委党校两位教授的文章,作为本期主题阅读,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06,(10):4-5
最近,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在市级机关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通知》,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在市级机关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打好“库区牌”和“直辖牌”的思想基础工程,是增强党的先进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富民兴渝、建设和谐重庆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从本期开始推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专题,将对这次重要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陈红兵 《当代党员》2006,(10):24-25
直辖以来,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但与京津沪相比,其总量、占GDP比例和增长速度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