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尤其是伴随着大城市的区域与人口扩张,超大城市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类型。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增设了超大城市类型,把城市类型调整为五类(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划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五种类型)。其中,超大城市主要指  相似文献   

2.
杨浚 《前线》2022,(1):80-83
城市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治理的延伸和重要抓手,城市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治理维度。北京作为首都和超大城市,以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空间紧约束为标志,立足首都发展实际,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空间治理新路径,形成完整体系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城市大,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要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这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北京提出的要求。"(1)要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北京作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在人类脚步将进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未来是什么样子,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普通市民共同关注的问题.综观人类和城市发展历史,本世纪是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最辉煌的时期,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改善了生活面貌。同时,世界许多大城市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城市问题,这些矛盾非但没有因为人类进步而有所缓和,甚至对下个世纪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人们必须认真对待,最近,北京市委研究室等单位对国外大城市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
"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利益格局呈现多样化态势,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以满足群众需求。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将成为今后城市社会治理工作开展的必然趋势。北京市提出要建立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常态化机制,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与规律的基层党建有效路径,党建引领"两新"组织参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在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功能。探索北京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超大城市社会治理更好地结合,切实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及政治引领力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成为激发北京城市治理新活力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依托交通、通讯等现代化手段为联结的毗邻的城市群大都市带,不同层次的城市在功能与循环上于一个比较密集的范围内进行复合与叠加。现代交通使城市间距离缩短,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互动激增,城市经济活力成倍提高,竞争能力大大强化,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2000年,我国有大城市53座、特大城市27座、超大城市13座,这些大城市产业和人口高度集中,规模经济优势凸现,“集聚效应”十分明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随着大城市中心城市功能的不断完…  相似文献   

7.
邢华 《前线》2017,(9):79-82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全局性改革。其主要任务是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承载着人们最美好的希望。但是当前许多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正面临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困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也是城市治理面临的重要课题。北京是国家首都,也是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型城市。过去,由于北京人口急剧膨胀,城市治理较多从需求侧入手,采取限  相似文献   

8.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对人民负责、对城市负责的态度,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积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近年来,他们逐步在城市中实现了稳定居住和就业,但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与当地户籍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大城市内部形成了新二元社会结构。要有效破解大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着力点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持续增加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二是构建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提供体系;三是梯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6月15日发布的2009年城市蓝皮书指出,截至2008年末,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6.07亿城镇人口,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经跨进了21世纪的大门,许多领域的发展趋势已经比较清晰。到21世纪中期,世界人口将有70—80%集中居住在城市。为了能容纳更多的人口,满足更多人生活的需求,扩建旧城区,发展新城市已形成热潮。据美国《未来学家》杂志预测,全球21世纪将出现一批超级城市,这些城市不仅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居民的物质、精神和社会需求,而且拥有稳定充满活力的经济环境和安康的生活环境,能够创造、吸收和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的经济增长点。根据这一定义,并非所有的大城市都是超级城市,但所有的大城市都会力争成为超级城市。将来全世界出现的超级城市可能有100个之多。许多不住在大城市的人也将追求大城市的生活。他们希望在享受简朴的农村和小城市生活的同时,又随时可享受超级城市生活的种种便利和乐趣。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动公园城市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使命担当,是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建设新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冯驿驭 《当代党员》2023,(23):14-17
<正>高楼林立、路网纵横的重庆,已成为一座闻名遐迩的超大城市。在繁华璀璨的外表背后,超大城市有着自身的治理难题,其中既有治理手段与发展现状不匹配的存量问题,也有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增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成为城市治理者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2023年以来,重庆市江北区不断推动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开发特色应用场景,取得实战实效,其中一些典型做法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4.
解放初期的上海社会改造,是在国内外均有重要影响且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这不仅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是远东和中国的第一大城市,是国内的经济、文化中心,有着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而且还因为上海曾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种矛盾的汇集点,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一个重要基地。经过他们近百年的盘踞和经营,不仅细菌般地培植了其赖以生存的反革命社会基础,而且毒瘤般地滋生了吸毒、赌博、嫖娼等种种人类社会最丑恶的观象。以至当上海刚回到人民手中时,还有不少人扬言,共产党治理不了上海这座大城市。…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永恒主题。早在2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就提出,幸福号陕乐最大化是人类的终极价值目标。现代经济学认为,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对人本身最大的效用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幸福本身。马克思主义充分肯定幸福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崇高价值及意义,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幸福为根本目的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成都正加速构筑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新图景,提出要把“智慧蓉城”作为提升科学敏捷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状况如何?“智慧蓉城”建设会给成都带来什么?针对以上问题,本刊特邀专家,从不同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牙膏妙用     
人口13亿,地球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拥有20个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10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1700万。上海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巴西相仿。  相似文献   

18.
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区,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十分明显的城市。2002年,全市1028万人口,农村人口就占663万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人均耕地仅0.56亩。这已经成为成都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瓶颈”。因此必须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的高度,思考统筹城乡发展的办法和途径。去年初,成都市在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双流县、郫县、大邑县5个区(市)县进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途径。发挥中心城市作用成都是大城市带大郊…  相似文献   

19.
一、"特大城市"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数量统计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4》按城市市辖区人口规模将城市统计分组为"巨型城市"(1000万人口及以上)、"超大城市"(500-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200-500万人口)、"大城市"(100-2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六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曾出现两派:一派认为要控制大城市的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另一派则认为要积极发展大城市,尤其是要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组团。实践证明,星罗棋布的小城镇建设使土地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的聚集效应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发展大城市虽然难免带来种种“都市病”,但却更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贵州城镇化应体现三个梯度:一是大、中城市以做强为主,稳步提升接纳民工的能力,稳定和增加民工进城定居。其二,加大中心城市对县城的辐射,倾政策、资金、技术、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