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孟俭红 《党史博采》2023,(2):47-51+65
<正>作为新四军的首任和第二任军长,叶挺和陈毅发生交集始于南昌起义,叶挺是起义领导者,陈毅是追随者。南昌起义后,陈毅引兵上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缔造红军,共同革命;叶挺赴广州再谋起义,遭受错误处理后流浪海外十年并脱党。全面抗战爆发后,叶挺成为唯一被国共双方都能接受的新四军军长,工作中却处处不顺;陈毅为新四军第1支队支队长,支持叶挺,共谋新四军向东、向北发展。皖南事变后,叶挺遭国民党扣押,身陷囹圄五年多;陈毅出任新四军代军长,打开华中新局面。1946年叶挺出狱,不幸遇难;陈毅征战鲁苏,沉痛哀悼。  相似文献   

2.
《囚语》这篇长达18页、4000多字的文稿,是皖南事变后,叶挺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李村时断断续续写成的。1996年4月9日,才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叶挺111周年诞辰之际.我们重读《囚语》,缅怀叶挺将军,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淮》2010,(10)
<正>叶挺将军在皖南事变中被捕以后,被囚禁在军统的监狱。据沈醉后来回忆,受戴笠指使,沈醉一直企图使叶挺转变立场、投向国民党。沈看过叶挺三四次,每次问他生活  相似文献   

4.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于1928年来到莫斯科。但在这里,他却遭受到残酷的打击和无端的诬陷,一气之下,他离开了党组织,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欧洲流亡生活。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他在欧洲的流亡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呢?搏击羊城饮恨沙场南昌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政府悬赏2000大洋四处缉拿叶挺。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叶挺只好暂避澳门,等待时机准备再次向敌人发起攻击。不久,中共决定在广州再次举行武装起义,并拟定由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负责指挥这次起义。叶挺得知后,即刻起程来到香港,准备随时投入起义工作中。但由于他是被国民党政府通缉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5.
淮淮  王凡 《党史博览》2003,(3):17-22
几个特务强行抬着叶挺去见蒋介石 叶挺一生坎坎坷坷。他在率领“铁军”北伐取得汀泗桥、贺胜桥大捷后,又几度指挥大的军事行动,但都以失利告终。例如,“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后部队南下,最后兵败广东;广州起义,因叶挺率部赴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就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达成共识,决定由叶挺担任军长,在武汉组建新四军军部。于是,叶挺来到武汉,并全身心地投入新四军的筹建工作。  相似文献   

7.
孙亮与张晓华是一起在哈尔滨市打工时认识的,由于是同乡又同在一家酒店上班,一来二去就有了感情.2010年下半年,二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决定回老家生活.回到家乡后,孙亮每天都去张家帮忙做农活,十分勤快,赢得了张晓华父母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叶挺是一员战将,平时写诗并不多,但有一首写于狱中的《囚歌》却极有名。说起这首诗的面世,与郭沫若有直接的关系。叶挺与郭沫若结识很早。北伐时期,郭沫若担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行营秘书长等职;叶挺则是一战成名的"铁军"独立团团长。战争的紧张和残酷,使郭沫若与叶挺结下了深厚的战友友谊。1927年3月,郭沫若写出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后,不得不亡命日本。1937年返国后,国内局势已发生很大变化。郭沫若到武汉后,叶  相似文献   

9.
叶挺被"暂待"党外,原因复杂,一方面与叶挺探索第三条道路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当时中共、共产国际对叶挺的责难有关.而导致叶挺积极探索革命新路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它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共在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上的激进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激进政策的不同认识有关,也与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实行苏维埃运动、推进更加激进的土地政策以及叶挺对这个政策的认识有关,它们都是推动叶挺另外寻找第三条道路的诱因;此外,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对叶挺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叶挺任新四军军长期间,他曾先后五次来到国民政府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重庆。前三次是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到重庆办理军务,后两次则是作为蒋介石的囚徒被押往重庆。叶挺先后在重庆逗留了26个月,其中17个月是在蒋介石的监狱里度过的。叶挺在重庆的经历,可称为他传奇人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叶挺之间相知甚深,这份不解之缘是在艰苦危难的斗争岁月里,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中建立起来的,堪称患难之交。 相识于大革命的洪流中 周恩来与叶挺相识于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组建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渗透了周叶两人的共同心血。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后,叶挺担任孙中山大元  相似文献   

12.
参加新四军组建敌工部 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共识,将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元月,周子昆率中共中央派往新四军的干部30余人抵达江西南昌,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成立。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林植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前往江西南昌参加新四军,初任叶挺秘书,协助叶挺做了许多新四军组建等早期工作。  相似文献   

13.
抗战初期,蒋介石为解决南方红军游击队问题,未经共产党同意就抢先任命,已经脱离共产党十年的叶挺为新四军军长,想通过叶挺把它们收编,为其所用。未曾想在这之前,叶挺已经接受了周恩来的意见,把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抗日的军队。叶挺如何向蒋介石交涉?作为一个非共产党员如何指挥共产党的军队?《在微妙的岗位上》向您展示叶挺强烈的报国之志、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在处理他与国共两党关系上的内心苦闷。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博古于1937年7月离开延安前往上海,先后担任中共长江沿岸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代表团成员、中共中央长江局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部部长,后于1940年11月由重庆奉调回延安。在南方的3年多时间里,他为推动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46年4月8日,他与新四军军长叶挺不幸同机罹难。这一时期博古与新四军的关系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叶挺将军在南昌起义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了卓著的功勋。首先,他培养了一支忠实于党的、有很强战斗力的、经过战火考验的部队,并将部队主力带到南昌,发动起义;其次,叶挺的部队是南昌起义时的主力,有很强的战斗力,为起义军很快消灭南昌城内的敌军、控制南昌城创造了条件;再次,叶挺在起义胜利后军事决策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为起义胜利后的行动贡献了力量;第四,叶挺及所部在起义军南下的过程中专打硬仗、难仗,为起义军顺利到达广东提供了保障;最后,叶挺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建立提供了很多军事人才,其军队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彭彪 《学习导报》2008,(12):14-15
我的家乡坐落在两个小山脉之司,一块狭长平地,是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还很穷。听老人说,在那个年代,村子里人们上山做农活基本是穿草鞋。草鞋的原材料是稻草,不需要任何本钱,只要抽十来分钟时间编织,而且,草鞋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所以草鞋就成为上山做农活的专用鞋。  相似文献   

17.
彭彪 《新湘评论》2008,(12):14-15
我的家乡坐落在两个小山脉之司,一块狭长平地,是一个边远的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溪流从村子中间穿过,静静地流向远方。改革开放初期,村子里还很穷。听老人说,在那个年代,村子里人们上山做农活基本是穿草鞋。草鞋的原材料是稻草,不需要任何本钱,只要抽十来分钟时间编织,而且,草鞋家家户户都会编织,所以草鞋就成为上山做农活的专用鞋。  相似文献   

18.
接到顾祝同的两次命令后 话说项英见张云逸顺利过江,这才放了心,便于11月28日,去离军部50多里外的小河口检查工作,新四军的后方留守处设在这里。过去项英对这个部门过问不多,放手让叶挺去搞。现在叶挺辞职回香港,项英就要多过问一些了。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0,(1)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将军长期被国民党无理扣押,直到“重庆谈判”后,才获释放。当时,国民党的被囚将领获得释放后,一出监狱便急于与家人团聚,吃喝庆祝。军统特务沈醉对于叶挺这样一个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将军十分注重。临出狱前,他走到叶挺跟前,笑嘻嘻地问:“叶?..  相似文献   

20.
中共“六大”前夕,叶挺奉命赶到莫斯科述职,他本来想去把情况(注:指广州起义失败)说清楚,但是王明等人却根本不听他的申明,不看他的报告,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他。“共产国际代表还说他政治上动摇,共产国际没有人理他。东方大学请他作报告,共产国际也不允许他去。”叶挺受了委屈,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脱离了共产党。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被蒋介石扣留监禁。在五年多的因徒生活中,叶挺拒绝了敌人的种种威胁利诱,始终对中国革命抱着必胜的信念……经过中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