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法学会和国际诉讼法协会联合举办的“诉讼法发展趋势研讨会”于1988年8月31日在北京召开。司法部部长蔡诚、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思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江平、中国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朱剑明和副会长余叔通,以及比利时、丹麦和联邦德国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出席了开幕式。国际诉讼法协会在国际法学界中是一个具有较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评胜雅律与徐国建合著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私法与国际民事诉讼法》张明杰瑞士著名中国法专家胜雅律教授和我国国际私法学者徐国建博士用德文所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私法和国际民事诉讼法》是笔者所知的迄今...  相似文献   

3.
国际宪法学协会第四届世界大会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宪法学协会第四届世界大会述略徐秀义,韩大元国际宪法学协会第四届世界大会于1995年9月25日至28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现将有关大会的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国内学者对当代国际宪法学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一)国际宪法学协会简介国际宪法学协会(Interna...  相似文献   

4.
仲裁动态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于2004年6月5日至6日共同主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仲裁法修改与完善研讨会,共有来自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128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的修改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16日,最高法院立案庭邀请国内诉讼法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香港知名学者,法院系统试点单位的代表,共聚广东珠海,围绕民事审前准备程序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6.
<正> 在民事举证责任理论中,自从德国诉讼法学者优理务斯·格拉查倡导客观的举证责任学说,把举证责任区分为主观的举证责任与客观的举证责任以后,关于举证责任转换问题,在德日诉讼法学者当中,就成为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争论的焦  相似文献   

7.
国际诉讼法协会2008年年会的主题为"口头及书面程序:民事诉讼中的效率"。围绕该问题各国学者(主要是大陆法系学者)形成两派观点:一派强调书面程序能有效提高诉讼的效率;另一派则强调口头原则的重要性。两者背后的价值追求都是"如何提高程序效率"。此次会议主题反映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在基本程序保障实现后,提高诉讼效率成为十分突出和急迫的问题。此次年会上,学者就相关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如两种"诉讼目的观"的对立、有关书面和口头原则的"两个神话"的解构等。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中适用诉前保全之管见刘恒林(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律业大副校长、副教授)曹清山(河北省律师协会秘书长)诉前保全是1994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确定的一项诉讼制度。民...  相似文献   

9.
国际民事诉讼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民事诉讼法学是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谢石松一、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性质关于国际民事诉讼法的概念问题,在国际国内法学界都有着较为统一的认识:一般都主张国际民事诉讼法是指规定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都承认国际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民事...  相似文献   

10.
第34届大会情况国际海事委员第34届大会于1990年6月24日至29日在法国巴黎召开,来自41个国家的海商法协会的负责人、律师、仲裁员、法官、教授、学者等500余人参加了本届大会,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贸发会议、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及国际海事法律学会、波罗的海国际海运公会等国际组织派人列席了大会。作为国际海事委  相似文献   

11.
杜闻 《证据科学》2009,17(2):228-239
国际诉讼法协会2008年年会的主题为“口头及书面程序:民事诉讼中的效率”。围绕该问题各国学者(主要是大陆法系学者)形成两派观点:一派强调书面程序能有效提高诉讼的效率;另一派则强调口头原则的重要性。两者背后的价值追求都是“如何提高程序效率”。此次会议主题反映出大陆法系民事诉讼在基本程序保障实现后,提高诉讼效率成为十分突出和急迫的问题。此次年会上,学者就相关理论问题展开讨论,如两种“诉讼目的观”的对立、有关书面和口头原则的“两个神话”的解构等。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天达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颁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4月9日—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赵虹、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陈光中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赵相林同志,有主办单位负责人和曾参加过民事诉讼法起草工作的杨荣新、江伟、吴明童等民事诉讼法学科带头人,以及全国各地的民事诉讼法学专家、学者,实际工作部门的负责人等共约70余人。与会专家总结了《民…  相似文献   

13.
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郁林 《中国法学》2002,(5):188-189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江伟教授主持、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比较民事诉讼法国际研讨会"于2002年8月8日至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18 日-21日,第五届全国民事诉讼法理论研讨会在湖南省湘潭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诉讼法研究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举办,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省法官协会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我国民事证据立法的完善,与会者针对两份民事证据法的专家建议稿及以下主要内容进行了认真、深入的讨论:(一)民事证据法立法的指导思想;(二)民事证据法与周边法的关系,包括民事证据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民事证据法与民法典起草的关系;(三)书证制度,包括书证的地位、书证的概念、书证的申请、书证与视听资料的关系、公文书的证明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民事诉讼法是调整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基本法。随着目前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发展变化,国际民事诉讼法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全球化浪潮的汹涌袭来,使国际民事诉讼法的变革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在这机遇与挑战的背后,却是国际民事诉讼法的统一化趋势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把握现在开拓未来———评金彭年著《国际民商事程序法》章尚锦尽管我国的国际私法学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迄今为止,我国学者撰写的国际私法方面的著作也仅有40余种,而关于国际民事诉讼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方面的著作更是屈指可数。新近出版的《国际民商事程序法》一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田平安  李浩 《现代法学》2004,26(1):17-28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是近几年来法学界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 2 0 0 3年 9月 14日至 18日 ,中国诉讼法学会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民行检察厅 ,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民事诉讼法学术研讨会。会议对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特邀请了参会的几位著名学者 ,各陈已见 ,以期进一步推动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征求意见稿)"民事主体立法问题研讨会在西南政法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中国民法学研究会、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承办。来自部分高校的民法学者、商法学者、民事诉讼法学者、婚姻法学者,以及来自法院系统、律师界、期刊界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以中国法学会民法  相似文献   

19.
9月24日至26日,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在天津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年会。本次年会的总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诉讼法理论、现实与进路。目前,三大诉讼法都面临再修改,与会的刑事诉讼法学专家学者围绕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为基本方向,主张刑事诉讼法修改既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基本国情,又要吸收国外体现诉讼民主和公正的有益经验,积极稳妥地进行。一、完善相关诉讼措施,有效防止错案今年以来,佘祥林杀人案、李久明杀人案、滕兴善杀人案等几起错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学者提…  相似文献   

20.
论“管辖错误”不宜作为再审事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0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对《决定》的内容以及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些做法,学界有一些评论。其中,有些学者对"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作为再审事由的规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这些看法中,主要都是对这一规定提出批评意见,很有见地。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