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风是指语言文字及文章的作风,官场文风主要是指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各类公文的作风。公文中的文风问题是老问题,也是新问题。延安整风的三大任务之一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文风”,整顿后大有改观。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改进文风,也有成效。在政策宣传和理论研究,特别是在党政机关运行的各类公文中,好文章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基本方略的确立,是我国治国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与之相适应,作为国家行政机关重要管理工具和公务信息载体的行政公文必须依法制文,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对行政管理系统的调控作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必须依法制发,既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需要,也是行政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  相似文献   

3.
在人大机关倡导改进文风,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迫切。各级人大机关历来注重改进文风,也不无成效。然“长、空、假”之风依然盛行,实话不愿说、真话不敢说,热衷于说套话、虚话。这样的风气长期大行其道,损害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和形象。  相似文献   

4.
涞水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五项举措,全力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一是加强学习,全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建设。二是转变文风,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落到实处。在各项日常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减少和杜绝浪费。三是严格办会,力争召开会议务实、简短。会议严格把握会议时间,推行开“半天会”和“捆绑会”,精减参会人员,不开会议餐,注重会议实效。四是加强理论调研。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和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5.
文风代表作风,文风反映党风.这次全国公文学术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整治不良文风,倡导优良文风,这是紧跟时代发展需要,紧贴党和国家要求的务实之举,也是推动中国公文写作健康发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公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将其明确定义为“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种类。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在使用公告这一文种时一定要慎重。首先,公告属公文,有较强的严肃性、权威性、规范性,使用时不可随心所欲,自行其事。其次,公告属告知性公文,一般上行下达的事项不宜使用公告。第三,公告宣布的是“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是事关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的重大事项,一般事项不宜使用公告。第四,公告的使用范围窄,发布公告的一般是国家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司法机关,至于企事业基层单位、社会…  相似文献   

7.
2009年春节前后,张保忠和岳海翔两位同志分别与我联系,谈及正在编写一套《中国党政公文写作系列丛书》,并希望由我来作序。古人有“忌为人序”的说法,作为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新一任会长和在省市党政机关办公部门工作近二十年的一名“老兵”,我对机关公文写作的苦辣酸甜感触颇深,更为他们十多年来为我国公文写作研究孜孜不辍、艰辛求索的精神所感动。  相似文献   

8.
把握形势,牢记使命,自觉肩负起倡导优良文风、改进公文写作的时代重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正确引领中国公文写作研究的前进方向;拓宽视野,躬身实践,积极推动公文写作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有机结合;打造一支适应公文学科建设的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9.
报告与请示都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上行公文文体,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而错用.例如单位需要上级拨款,常写《关于请拨……款的请示报告》.就连干部要求调转,职工请求困难补助等事项,某些主管领导也常说:“你先打个报告吧,我们研究后再定.”总之,在很多人看来,只有“报告”才是一个文种,而“请示”不过是个动词.有的单位领导在审核、签发文书人员或承办部门起草的公文文稿时,还特意在“请示”之后加上“报告”二字,以求“完整、准确”.因此,将请示与报告混用或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的错误,至今还常见到.其实,报告与请示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国务院办公厅1981年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和1987年2月18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都明确规定,报告与请示是两种用途不同的公文.针对某些机关对此注意不够的问题,1993年11月21日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更明确地将报告与请示分为两个不同类别的公文.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及以前发布的暂行条例也都做了类似规定.强调“‘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相似文献   

10.
布告、公告、通告和公报都是公开发布的知照重要信息的公文,在写法上、文体上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因此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首先,从制发机关及公文性质看,“三告”过去都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其中,各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布告、公告,也属于司法公文.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未将布告列入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范畴.其具体区别是布告过去多由省、市、县政府机关发布;  相似文献   

11.
陈述性公文的写作规则报告属于陈请性公文.它是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及时汇报工作,反馈本机关的工作信息.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意见与建议,为领导机关制定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它是上下级机关纵向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甚至成为下级机关必须遵行的一项工作制度.所谓的“上级机关”既是指发文单位的直接上级领导机关,也包括直接的业务主管“上级机关”.  相似文献   

12.
机关公文行文规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关公文的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有关规定和机关公文撰制实际,分别对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和联合行文的行文规则作出探析。  相似文献   

13.
意见作为非正式公文,使用由来已久。随着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实施,“意见”作为上行文,取代了原报告中“提出意见或建议”的功能;作为下行文,正式取代了“指示”的功能。新的<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了新文种“意见”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公文是否有标注的主题词,决定其公文可否顺利进入网络,这是实现现代公文管理的需要。公文标注主题词是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和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朱琦 《政府法制》2008,(5):37-37
山西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活动开展以来,长治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干部队伍中集中开展“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机关干部队伍为目标,以“三农”工作为己任,全力打造“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文明型、和谐型”机关,  相似文献   

16.
有机关就必有公文。公文知识是机关干部的必备知识。不同机关的公文,有共同的规范和规律,也有体现本机关性质和特点的特殊性。人大机关公文工作在实践中逐步发展,但也有很多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函.是行政机关(包括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下略)的一种办公行文方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九条第十一款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其功能主要是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察》2009,(5):48-48
中央党校党史部主任柳建辉说,不断改进文风,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需要。首先,文风背后是一个学风、党风问题,更是一个党性问题。文风问题体现出的是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求真务实的党,在学风、党风、文风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好的传统。从现实来看,文风不正的问题已影响到了党的执政形象。改进文风首先要从自我做起,特别是领导干部、领导机关要带头。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焦健 《公民与法治》2013,(13):29-29
在机关工作31年,其间15年从事办刊编辑工作,深刻体会提高写作水平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课。机关写作包括公文写作和新闻写作,本文主谈借助《公民与法治》的人大新闻写作。人大新闻写作有与其他新闻写作的共性,即吸人眼球,可读性要强;亦有党报机关刊物特性,即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人大刊物就是以弘扬法治精神,为人大“三会”和人大代表服务为其宗旨的。在此基础上的人大新闻写作,必须坚持四性:一是提高思想性。《公民与法治》期刊是人大舆论宣传的“窗口”、阵地、喉舌,作为省人大的机关刊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及“请示”这一文种自身的特点 ,针对其写作实践中常犯的错误 ,强调要从标题、主送机关的选择、内容的表述等方面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