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多边外交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重新认识多边外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外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双边外交为主。自1971年恢复我国在联合国席位之后,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此后,我国多边外交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局部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二、多边外交政策大调整,全面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三、积极进取,开展多边外交,为构建和谐世界而努力。在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和谐世界”这一重要理念的指导下,多边外交作为构建和谐世界的平台,将为中国外交开创一个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陈开和 《外交评论》2007,80(6):68-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越来越全面地融入国际社会,多边外交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舞台。本文试图从国际公共关系的视角,探讨提升我国多边外交成效的应有策略。本文认为,在确立清晰的国际公关战略目标及相应的协调机构之余,我国还必须强化在多边外交活动中对国际事务和本国立场的论述能力,并恰当地运用国际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活动。同时,蓬勃发展的民间性的多边活动,与政府间多边外交活动相辅相成,是我国国际公共关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更多地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之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新局势,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运筹帷幄,高屋建瓴,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以长远和开阔的眼光纵观全局,围绕“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及“中国梦”,一方面保持中国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另一方面审时度势,创新思维,谋划新的外交政策和策略方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外交实践行动。在对外关系方面,新一届领导人继续贯彻“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重点、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的外交战略,灵活多变地开展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模式。新型大国关系,“真、实、亲、诚”的发展中国家外交,“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积极主动的多边外交,成为新一届中国政府妥善处理对外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美国政府行政当局重要的战略性文件,对美国政府的外交、军事、安全领域的政策措施有很大影响力。通过解读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我们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了解美国外交政策的战略走向。《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出台,为我们了解小布什政府未来的外交政策走向,提供了一个观测窗口。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工作积极转换思路,不断拓宽领域,政府与民间同时并举、政党与议会齐头并进、双边与多边多管齐下、政治与文化、经济等同样重视,是一种名符其实的总体外交,呈现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层次、全方位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多边外交研究起步虽晚,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果。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多边外交的概念的界定、对其特点和作用的讨论、对中国多边外交的层次与阶段的划分、对中国多边外交的指导思想的研究与对中国多边外交实践的解析上。同时,这些成果也暴露出中国多边外交研究存在着面广、量少、力度与深度不足等问题。从研究者的角度分析,这些成果的作者都不是专门从事或研究多边外交的人员,其研究结果大多是因"工作需要"的一时之作,或者是针对相关学术会议、专题研讨的"临时"之作。从研究内容看,对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研究还都停留在国家领导人多边外交思想解读与分析上,在案例研究中缺少更多实证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重新执政的国大党辛格政府在评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印度的周边外交政策作了调整,涉及到南亚、印美、中印关系和进一步发扬不结盟精神,展示了21世纪印度外交的特点与动向。调整后的外交政策更加灵活务实,充分反映了印度独立的外交原则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的“媒体外交”,也就是利用新闻媒介来推进外交政策的方式近来已经成为外交学的新领域。在定义“媒体外交”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媒体外交盛行的客观条件,并集中讨论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对政府外交决策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控制媒介报道的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经济外交是二战后兴起的一种具有当代特色的新外交形式。经济外交现正成为我国外交战略的重要选择,我国进入了多元化经济外交战略时代。这一战略具体表现为:包括经济利益目标、安全与政治利益目标和文化利益目标的利益目标多元化;包括以政府为代表的第一轨道外交和以从事跨国经贸活动的企业为代表的第二轨道外交的参与角色多元化;包括双边经济外交、区域多边经济外交和全球多边经济外交的外交模式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毒品外交是20世纪之初美国大国外交的内容之一。伴随着美国毒品外交政策的实施,以多边合作为特征的国际禁毒运动也应运而生。美国毒品外交除了具有理想主义外交的独特外延,更有着其强烈追求国家利益以及服从国家战略需要的内涵所在。对外延与内涵两个方面予以考察,应是探析美国毒品外交乃至整个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视点。  相似文献   

12.
从和合文化探析中国多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中国开展了与周边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集团的多边外交。中国多边外交的思想源自于传统的和合文化传统。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和为贵”、“兼相爱”、“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等特点都映射在中国多边外交思想中,从传统中分析出中国多边外交思想的共生性、平等性、多样性、自主性,并以构建和谐世界作为奋斗目标。中国多边外交思想是对和合文化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格局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13.
许嘉 《外交评论》2007,(4):54-58
多边安全合作今天是国际关系中使用最多的词汇之一,但概念界定不清,本文对多边安全合作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将多边安全合作与多边主义和多边外交做出了区分。全文重点是美国与多边安全合作的关系。研究发现,美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行为是互相矛盾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在集体主义和单边主义之间美国本质上更相信单边主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韩国外交囿于东北亚区域,但近年来,韩国日益以中等强国的进取姿态,试图超越东北亚外交的局限,向亚洲乃至全球层面扩展影响力。其中,东南亚已上升为韩国外交的战略区域。以经济利益为重心,韩国积极参与地区多边机制,拓展安全合作,提供发展援助,推动环境和文化外交,全面追求其在东南亚的政策目标。韩国外交的这一态势,会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孙德刚 《外交评论》2007,19(6):59-67
准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实体在次级安全合作方针之上形成的安全管理模式,它与联盟、松散联盟、联合和协约等范畴之间存在类别上的差异。准联盟成员出于安全合作目的聚合力量,却不为安全合作签订正式盟约,体现出"联而不盟"之特点。准联盟构建的隐性逻辑是安全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认知共同体或价值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后冷战时期,准联盟外交日趋频繁,这对当今世界的联盟体系将产生"侵蚀"作用。随着中国国家利益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准联盟将成为其维护安全、提高地位和拓宽海外利益的重要借助手段。  相似文献   

16.
论美国和欧盟在防扩散战略上的分歧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小军 《外交评论》2005,25(6):81-88
“9.11”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和欧盟先后出台了各自的防扩散战略。欧美防扩散战略对WMD扩散的威胁认知、反对WMD扩散的行动方式、反对WMD扩散的主要政策措施和对待多边防扩散机制的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和分歧;由于欧美面临WMD扩散的共同威胁,双方又在北约防扩散,伊朗核问题和多边防扩散机制内展开了协调与合作。对威胁理解和安全理念的差异,欧洲多边主义与美国单边主义的对立,欧洲自主性与美国主导性的矛盾是欧美防扩散政策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欧美现在的防扩散合作既有现实的基础,也存在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欧美防扩散合作的前景是建立跨大西洋防扩散战略同盟。  相似文献   

17.
浅析俄罗斯能源外交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俄罗斯在国际社会大搞能源外交,并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和可能性。我国作为一个能源需求大国,应借鉴俄罗斯的能源外交策略,来促进我国能源外交战略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保加利亚对外政策是政府的一项职能,应遵循宪法中有关国体的原则。对外政策的重点决定着目前政府的决策和外交上的业绩,目标在于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建立最有利的内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加入北约和欧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担任非常任理事国,在欧安会任主席国,发展双边与多边地区合作,发展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并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中东各国、亚太地区国家发展双边往来。在亚洲伙伴当中,中国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两国建交55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不存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或政治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