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中全 《先锋队》2011,(9):24-25
不久前,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部分村民到市纪委上访,反映村主干的问题。对这个事件的深入调研,引深了我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的理解.引发了我对解决农村问题更深层次的思考:处理农村问题的核心是维护农民利益,只要农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任何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2.
李科学 《理论学刊》2003,(6):108-109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董文芳 《理论学刊》2003,(6):109-110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吕昌勇 《理论学刊》2003,(6):107-108
近年来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民自身意识的增强 ,农民上访问题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态势 ,对此 ,各级党委政府作了大量化解矛盾工作 ,许多有识之士亦不断大声疾呼要保护农民利益。虽然对解决农民上访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从根本上说 ,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基层党委政府领导和决策、在理顺村两委关系、在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等方面都应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我们在此选取的五篇文章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解决农民上访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维权范式下的农村上访研究沿着"利益-维权"路径与"正义/公平-维权"路径展开,聚焦农民上访的行为逻辑。但因强调维权的抗争性、忽视国家在上访中的作用遭致治权范式的批判。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村社会在各个维度上的关系变化,农村内部村民的文化意识与人际关系变化,增添了农民上访的复杂性。维权范式聚焦非正常上访、关注乡村治理与农民上访的关联机制。但因对非正常上访的过度关注、国家/基层政府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遭致后来农村上访研究的批判。治权范式之外、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上访研究通过建构上访者类型、转换研究角度、整合治权与维权分析思路的方式推进农村上访研究的深度。笔者认为在上访农民的有限理性与上访农民所嵌入的文化与事件情境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上访研究。  相似文献   

6.
2月22日上午,怀仁县委大楼门前突然涌来100多名上访群众,他们全然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硬要闯进大楼。正在参加全县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会议的县委书记李发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大声说:“我是县委书记李发,你们有啥事,跟我说吧!”一听到县委书记来了,农民们马上围了过去:“我们是城关镇城内、东关、西关3个村的村民,我们向您反映一下农民负担问题,您要给我们做主。”李发书记把手一挥:“走吧,咱们找个地方说。”上访群众跟着李发书记来到了县会议中心,县有关领导也相继赶到,他们一道听取了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这时赶来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各类深层次矛盾不断显现,群众信访活动频繁,特别是群众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已成为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乌坎转机"告诉我们,要减少社会矛盾的触点、降低燃点,必须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从根本上解决越级上访所涉及的问题,创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必须研究当前信访工作特点、产生原因、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98年以来,我县农村重访、缠访、闹访和越级上访等群体上访的问题非常突出,且愈演愈烈。通过对部分上访村问题的调查处理,感到引发群体上访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村干部素质差、作风坏。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前,不少村官是通过非正常渠道上任的,自身素质较差。有的做群众工作缺乏耐心,遇事动辄吹胡子瞪眼,撇开道理不讲而耍个人悍性,群众称“阎王官”;有的处理群众纠纷讲户风论门派,袒护一方压制另一方,群众叫“偏斧子官”;有的断“官司”怕惹人,张三面前说李四不是,李四面前道张三不对,最终问题得不到解决且越捅越大收不了场…  相似文献   

9.
解决农村群众上访问题,要抓好农村基层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问题的预测,主动快速正确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以前,大英县卓筒井镇的三兴村是出了名的"烂村"、"上访村".村干部不为老百姓办事、解难,村民经常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村干部的问题,致使干群关系十分紧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取马克斯·韦伯的"理解"〔1〕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作为思考问题的方法,以此对中央反腐前后进京的农民上访态势的变化来观察和反思既有的乡村政治与治理问题。以北京东庄(上访村)为例,比较发现,2014年以后,上访农民的数量有所下降,并且农民对于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和党的形象也因反腐而提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民因为反腐而得到了"解恨";另外一方面,农民看到了中央惩治"苍蝇"的决心,并相信党和政府能够解决好。研究得出,用制度防止"苍蝇们"以腐败的形式伤害农民利益,才是"息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既有关于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的研究中存在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二元分立的解释框架。通过对于维权型上访与谋利型上访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实际上存在着共性,即两者均没有充分关注国家发展与变革中,农民的观念与认识是否与之保持一致;把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政策当作国家和农民的共识,作为政府与农民共同接受的原则。将国家与农民之间认知差异性作为农民上访行为逻辑研究的新视角,可以发现,实际上存在着一种既不同于"农民有理、政府无理"的维权型上访,也不同于"农民无理、政府有理"的谋利型上访的上访类型,即以维利为目的的"维利型上访"。此类上访是在国家社会认知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认同,认为相关政策法规不合理、不公平,损害了自身利益。于是农民为维护自身的生活状态、既有利益的稳定,或者为维护在政策调整之前本应该、本能够得到的利益,用上访的形式与政府抗争。维利型上访的最典型特征就是,由于国家与农民认知的差异性,农民认为自己的诉求是有理的,但因为诉求与政策法规不符,通常会被政府识别为以谋利为目的的无理上访,导致在上访中,农民有理,国家也有理。维权型上访、维利型上访、谋利型上访三者之间在一些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转换。维利型上访在我国的转型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且应与其他类型的上访区别治理。  相似文献   

13.
维权范式下的农村上访研究沿着“利益-维权”路径与“正义/公平-维权”路径展开,聚焦农民上访的行为逻辑.但因强调维权的抗争性、忽视国家在上访中的作用遭致治权范式的批判.税费改革后国家与农村社会在各个维度上的关系变化,农村内部村民的文化意识与人际关系变化,增添了农民上访的复杂性.维权范式聚焦非正常上访、关注乡村治理与农民上访的关联机制.但因对非正常上访的过度关注、国家/基层政府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遭致后来农村上访研究的批判.治权范式之外、乡村治理视角下的农村上访研究通过建构上访者类型、转换研究角度、整合治权与维权分析思路的方式推进农村上访研究的深度.笔者认为在上访农民的有限理性与上访农民所嵌入的文化与事件情境两个方面,可以进一步推进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上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气》1999,(9)
晋中地区纪委副书记崔砚岗撰文指出,这几年,农民群众十几人或几十人以至上百人,越过乡镇到县、到地(市)上访,到省上访,甚至赴京上访的现象不断出现,成为影响农村稳定乃至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一、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把村干部的公务行为置于民主的监督之下,规范到法制的轨道上来。应该特别强调的是,要着力提高村民对民主法制的认识水平和行使民主权力的必要能力。二、必须强化乡镇领导以及全乡干部解决信访问题的责任意识。乡镇工作必须恢复到这样基本要求上来,树立出现越级上访就是失职的意识,对因…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01,(12)
河南省郸城县巴集乡魏冢村在今年夏季农村税费征收中,竟向每个农民加征3.6元的“告状费”。原来,自2000年起,魏家村群众连续到郸城县上访,反映村里农民负担过重。账目不清等问题,惹恼了村支  相似文献   

16.
目前,非正常上访呈现缠访现象大量存在、部分上访人员行为过激等特点,利益不易协调、上访人信"访"不信"法"、责任机制未得到很好的落实等是引发非正常上访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治非正常上访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包括从源头上预防非正常上访问题的出现;从制度上保证非正常上访问题的解决;依法维护上访秩序;完善长效支撑制度;加快健全信访网络;进一步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17.
上访的本意,是人民群众向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这本来是很正常也很正当的事,但现在一说到上访,人们常常会想到与它相近的一个词:告状.由于上访的对象越来越集中于基层干部以及基层政权,即所谓的"民告官",就使得有些人把上访看得既不正常也不正当了.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上访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蓝华  王国辉 《唯实》2002,(1):58-60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上访已成为农民采用较多的一种政治参与方式。据《乡镇论 坛》杂志1999年第11期刊载的文章介绍,仅1994年上半年,在东北某省到省委、省政府上访 请愿的农民就达76批,2295人。河南省1998年上半年农民集体上访187批,24203人,分别比 1997年同期上升33.6%和44.9%。1999年,河南省民政厅仅接待由于村民委员会选举而引起的 上访就达1143起。可以说,农民上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 待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一、农民上访事件增多的原因1.改革深化过程中,农民政…  相似文献   

19.
论村民自治条件下党组织领导方式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民自治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挑战。应对挑战的根本出路在于变革村党组织的领导方式 ,其实质是解决好对上级负责与对农民群众负责有机结合的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民主、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阴如何把话语权充分交给群众、尊重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通过"村民议事会"以及"户代表会"等民主形式落实好国家政策和民主决策,解决农村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对永安镇田坝村村民自治工作的调研与座谈中,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