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哎!本科毕业就非得考研吗?对啦!不考研难道就没有出路吗?哪有啊!许多硕士生也相当郁闷啊!接着读博嘛!学士硕士博士就是吉祥的  相似文献   

2.
放低自己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释圆听了,没有正面开导,而是让他画一个茶杯和一把茶壶。年轻人欣然允诺,眨眼功夫,茶杯和茶壶便跃然纸上。释圆摇了摇头说:“画得是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反驳:“大师,哪有水往高处流的道理?”释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呀!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就不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太高。人只有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0,(8):14-15
“你问我怎么看老实人,要我说啊,我党历史上的先进典型,哪一个不是老实人?要做好官,首先应该是老实人,这是最基本的。比如说孔繁森,从二次进藏到最终留在西藏阿里工作,他为个人利益考虑过吗?没有,都没有!”某省纪委一位退休老干部如是理解他心目中的老实人。  相似文献   

4.
漫画专页     
《共产党人》2007,(22):56-56
第二十二期(总第94期)责任编辑:王芳红色旅游(安徽)丁圆“老先生哪还疼?”“我心疼啊!”(宁夏)季格遭劫(宁夏)常立民民心所向(江苏)东方剑偏心(江苏)马恒超漫画专页~~  相似文献   

5.
天南海北,长城内外,有女人脱土坯吗?有哇!新疆阿克苏市英阿瓦提路就有一个,她叫丁淑君。女人脱土坯,少见啊。多少男人不要说没有见过,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如果听说了,十有八九都会惊讶的。那哪是女人干的活呀,男人干那活都够呛!男字怎么写的?上面一个田字,下面一个力字,意为田里出力的人。田里出力的男人脱土坯都够呛,这个干起来够呛的力气活,丁淑君干下来了。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喜欢释人名,常常因人、因地、因时即兴而发,娴熟自如,妙趣横生。早年,毛泽东刚认识贺子珍(原名自珍)时,曾问她的名字是谁取的。贺子珍说:“是我自己取的。”毛泽东笑道:“啊,自珍自重,自己珍重自己;这名字挺好,也挺厉害的呀!”30年代,毛泽东曾在江西宁都养病。一天,他问卫生所负责护理他的小战士:“你叫什么名字?”“钱昌鑫。”“是哪几个字?”“钱币的钱,日曰昌,三个金字的鑫。”毛泽东一听,笑了笑说:“哈,你姓钱还不够呀,还要那么多金子!小心打你的土豪啊!”平易近人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经常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后来…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分成各类“重点”,中小学之内又分成“重点班”。这些形形色色的官办“重点”牺牲了占绝大多数的“非重点”,伤害了我国大多数孩子的利益,也就伤害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给科学家的报酬越高,他们创造的知识就越多?给他们的官位越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也越高?这是多么愚蠢和堕落的思想啊!没有接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非常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受过中等教育的人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是人均GNP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8.
甲:500元。 乙:多少?500元!我还是坐汽车去吧,才18元。 甲:你这人,观念陈旧。这能跟汽车比吗?这叫玩刺激,玩心跳。 乙:还是你自个儿心跳吧。 甲:我赶着马车,刚到乌鲁木齐,警察过来了:“站住!回去!” 乙:得,不让进城。 甲:“回去?回哪去?”“哪儿来的回哪去!”“我这是——马(念平声)的!”“你妈的!你还敢骂人!” 乙:误会了。你把那“马”字咬准了声调。  相似文献   

9.
这里提出了一个“苗头性问题”概念。显然,这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然而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令人深思的“社会学概念”。那么“什么叫‘苗头性问题’?它有没有具体指标?怎么掌握?请看专家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前几年在报刊上读到一则短 文:有一位农村老伯赶着一群羊去 赶集,顺道到镇政府办点事。他的 羊看见镇政府门前有一块草坪,低 头便啃了起来。一位镇干部看见 了,大声吆喝:这里的草很贵的,你 怎么能让羊在这里吃草!老伯一边 忙把羊赶走,一边冲羊发怨气:"你 以为你是干部啊,走到哪吃到哪!" 每每想起这则短文,我都想笑,却 笑不出声来:老伯那句话分明是掺 着愤怒和泪水的啊!  相似文献   

11.
小人现象在历史与现实中是非常普遍的,可以说,小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论是显赫的大人物还是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大都不同程度地领教过小人那种特殊的“利害”。小人的特点是“只谋人不谋事”,以其狭隘的私欲、特殊的“小人之心”和“小人策略”,严重干扰着人们踏踏实实、平心静气地做事,其危害性和危险性都很大。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通常把国家元首的专机命名为“空军一号”.严格来说,“空军一号”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称号.那么,毛泽东乘坐的中国“空军一号”是什么样子呢? “外国人的飞机我不坐”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尚没有专门的“空军一号”,甚至没有专门一架飞机用作领导人的专机.通常是领导人乘坐哪架飞机,哪架飞机就被确定为专机,专机内的设施也非常简单,远没有西方国家的完备奢华.  相似文献   

13.
柯岩 《求是》2005,(24)
去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个同志来看我,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是我没想到的。我问他们,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霎时,刚解放时初升的太阳,共和国的黎明曙光,上甘岭的焦土、血衣,…  相似文献   

14.
夜色渐深,喧嚣了一天的城市也安静下来,人们渐渐进入了梦乡。 凌晨2点30分,急促的铃声把“8890”值班话务员惊醒。“‘8890’吗?我想问问哪儿有给柴油车加油的地方啊?我现在在半道上哪!”“您别着急,慢慢说。”“我是班车司机,明天一早就要跑班车,我们有5辆班车,现在都停在咸阳路上了,急需加柴油。我想问问哪有加柴油的地方啊?”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谈论什么是幸福。穷人说:“幸福就是现在。”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的幸福可是百间豪宅、千名奴仆啊!”  相似文献   

16.
牟宗艳 《理论学刊》2002,(4):115-117
陆象山是南宋时期心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以“心即理”、“尊德性”的思想与朱熹理学分庭抗礼 ,自成一派。“义利之辨”作为陆象山心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涵融了陆氏心学的精华 ,集中显示了心学与理学的不同学术特色。尤其是在如何理解“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问题上 ,陆象山关于辨别君子小人之志的论述可谓极富新意 ,别开生面。本文就陆象山在“义”与“利”的关系、“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思想展开论述 ,以求对心学一派的价值观深蕴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年谈思路     
年末岁首,各地各单位都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同时,为谋求新一年的发展,谋划新思路。何为思路?简言之是指解决问题的套路、点子、诀窍及方法。办事情、做工作、干事业,都应该有思路,没有思路,就好比航船在江海中没有航线,盲目漂泊,不知道哪里是出路。而一个绝妙的思路,却能使“山穷水尽疑无路”的绝境转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实中,常常看到一些领导干部,工作非常勤奋,吃苦受累不少,可就是工作毫无思路,想啥说啥,干到哪算哪,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怎么也干不出名堂,一旦遇到“疑难杂症”,更是束手无策。因此,要想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就需要把握…  相似文献   

18.
“陈厂长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陈长厂的关心,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是陈厂长把我带进厂,我的生活才有了很好的着落!”这是我们在成都市金牛区的一家残疾人福利企业——白马印刷厂走访时,听剑的残疾职工的肺腑之言。一个名叫彭茂竹的聋哑职工在一首诗中还亲切地称陈厂长为“厂长妈妈”。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在1963年5月的一次负责干部会上,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领导干部过好"五关".哪"五关"呢?他解释说,是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  相似文献   

20.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