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的多极世界格局中,发展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国家的永恒话题。所不同的只是对发达国家来说,发展更多地体现为一个过程,而对所谓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则更侧重于一种现代化的结果。尽管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的理论纷繁复杂,但综合起来可以用两种模式加以表述;第一是认定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实际就是西方化,发展中国家的变革就是西方经济技术传播的必然结果。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将经历西方国家曾经感受到的痛苦和体味它们曾经体味过的欢悦。这种现代化理论模式,植根于现代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和进化的西方传统,因…  相似文献   

2.
法制现代化是时代的要求,法制发展的必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中要求各国法制协调统一。小平同志号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正是与时代发展节奏相适应的客观反映。顺应历史时代,促进我国法制现代化已成为当今我国法学界的热门课题,亦应作现实、客观、深人的理论研究,对其内涵和外延笔者浅析如下:一、法制现代化不等于法制西方化对法制现代化问题,有一些人的观点认为:它对于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意义。作为西方法制现代化是主动实现自身法制扩张、发展的过程;而作为非西方国家则是受西方法制的冲击,引…  相似文献   

3.
本文希望区别两种意义上的法律“西化”概念。一种是从价值主张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另一种是从历史描述和批判的意义上使用法律“西化”概念 ,它所对应的历史是 1 9世纪和 2 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化时代。由此 ,人们可以把法律现代化大致分为法律西方化、法律本土化和本土法律创新三个层面。其中 ,法律西方化是指自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与法律文化向非西方社会的单方向传播的过程 ,包括法律殖民化或强制性的法律西化两种情况 ,这是与近代西方扩张的历史相联系的 ;法律本土化是指西方法律在非西方社会传播、融合与适应生长的过程 ,它是对法律西方化的一种扬弃即更高层次上的肯定 ;本土法律创新 ,主要是指一种新的具有世界意义的法律模式的创新 ,它与目前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的“西方共性 +本国特色”的法律实践应该有所区别 ,本土法律的创新是法律现代化可能达到的层面 ,但不是必然的层面 ,本文讨论了本土法律创新的制度标准、社会标准与时间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政权扩张的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无法转化为更高形态的现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政权内卷化往往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陷阱".本文认为,从"文化权力网络"的逻辑出发,关键在于给予民众民主权刺,通过民主,至少是部分的民主自治来解决地方政权经纪化的问题.但对于绝大部分后发现代化国家来说,在完成国家民主化转型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往往要作出艰难的权衡,如何迈出这一步,不仅对学者是一种考验,同样也考验着执政者.  相似文献   

5.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东西方关系●公丕祥夏锦文法制现代化是当代各民族国家正在普遍展开的世界性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早发的西方法制现代化模式是全球法制现代化运动的历史先导,并且形成了对东方社会乃至非西方社会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扩张。这种冲击虽然有助于东西方...  相似文献   

6.
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本世纪最后十年中,中国正全力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社会迈进,法制现代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历史进程看,有两种类型的法制现代化,一种是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演进型的法制现代化,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主导型的或者称之为政府推进型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运动明显属于后者。与早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相比、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在启动因素、社会条件、发展途  相似文献   

7.
侯瑞雪 《河北法学》2012,(12):71-7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民社会理论在中国法学研究领域日益彰显出其重要性,并形成了市民社会法治观。然而,很多中国法学研究者对于市民社会理论和"国家—社会"框架的运用是在承认西方现代性图式的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些研究处于缺乏反思性意识的建构过程中。经由反思可以发现,市民社会法治观存在着自身的矛盾,这种法治观预设了西方实现现代化和法治道路的普遍有效性,忽略了西方市民社会和现代化道路的具体现实情境与中国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8.
魏建国 《北方法学》2009,3(4):98-115
西方自由与权利的合法性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外在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只能认可而不能创制;一种是内在于国家权力,是由国家权力创制和授予的。西方自由与权利的存在样态一般也有两种,一种是身份、等级、特权式的自由与权利;一种是普及化的、为大多民众普遍拥有的基本自由与权利。西方很早就产生了合法性来源外在于国家的自由与权利的情况,但这种自由与权利多是一种身份、等级、特权式的自由和权利。近代英美两国自由与权利的现代化成功转型,源于将这种身份、等级、特权式的自由与权利向更广大的社会阶层普及和开放,使得这种自由与权利为社会更多民众所普遍共享,进而推动了保障这种基本自由与权利的宪政机制的发展;而近代法国自由与权利的现代化转型失败,源于没有将这种身份、等级、特权式的自由与权利向更广大的社会阶层普及和开放,自由与权利没有摆脱狭隘的特权性和身份性限制,没有为社会广大阶层所普遍共享,进而也就无法推动保障这种基本自由与权利的宪政机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主导型的法制现代化蒋立山中国正全力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社会迈进,法制现代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有两种类型的法制现代化,一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演进型的法制现代化,另一种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主导型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属于后者。中国的政...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对于公共性价值旨趣的追寻,是当前治国理政的灵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想愿景。它体现着国家施政、政党执政以及政府行政的德性。基于公共性价值实践的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考察,在反思西方国家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落入"形式公共性"窠臼的深层根源基础上,可以逻辑地得出这一结论:将"形式公共性"和"实质公共性"融合一体的公共性价值追寻,必然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价值与国家治理模式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实践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理论上而言,这对于明晰国家治理价值未来演进的社会机理以及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并进而探寻在"形式公共性"和"实质公共性"整合基础上总结与提升我国治理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洪岩  孙熠泽 《北方法学》2009,3(5):124-132
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国家管理体制的演变和社会与国家的相互作用,是俄罗斯早期市民社会形成的社会学基础,从中也可以进一步理清俄罗斯社会从管理客体转变为管理主体的历史演变过程。作为社会与国家沟通主要渠道的社会舆论界在俄罗斯早期市民社会形成过程中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与社会的每一次冲突与调和,国家暴力与革命者暴力的每一次角逐.舆论界总会向独立迈近一步。俄罗斯的社会现代化进程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进行的,君主——社会现代化的创始人和长期以来的领导者最终也以垮台而告终。最终,由于最后两位皇帝的缺点以及舆论界忍耐力、睿智和远见的缺乏导致了布尔什维克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12.
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性进步,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共同追求,但不同民族国家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资本逻辑推动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产生和积累了它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弊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日益显现的颓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在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应时刻保持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性审视与批判,基于对世情与国情的深刻认知和把握,坚持独立自主的制度和道路选择,自觉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社会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从西方国家法官职业化的过程来看,法官职业化是社会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不是通过制度上的设计和安排就可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社会多方面条件发展起来之后,逐渐演化而成的。在西方,法律作为一种价值,已深入人心,他们不仅将法律看作是实现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法治,这一衍生自西方文明中的文化传统,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一套法律规则在制度层面上的运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共识。进入中国人视野的法治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现代化过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被正式写入中国宪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然而,上层政权的立法活动并不足以说明“法治现代化”在中国语境中的必然性以及法治得以实现的社会土壤在中国已经生成。立足浦东,我们几乎可以判定:。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当代西方绿色政治理论的形成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社会政治运动中出现了一种新兴思想流派——绿色政治理论。它随着环保运动的深入发展和绿党在西方政坛的崛起,对西方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它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和世界和平运动深入开展的形势下产生的。这一理论对人类传统的价值理念、西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化、法制现代化的概念 (一)全球化 全球化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各领域逐步一体化、国际化的客观的自然进程。 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人类经历过1500至18世纪中叶西方对外扩张、19至20世纪西方化以及现今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全球化等三次全球化浪潮。同时,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关系和市场一体化为基础的自然的客观进程;也是一个受到政府介人和政治家参与的人为推进的过程;更是一个包括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法律领域的全方位的发展过程。 (二)法制现代化 法制现代化是从人治型价值规范体系向法…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与法治的深层联系张正德,李成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和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是一种新观念和新制度,而非仅仅是新器物。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的社会结构实行根本性变革,要求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及消费过程进步化合理化,从而必然要求用...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信仰机制——西方法文化的一种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西方法律观念有许多是以西方的宗教文化为背景的。在西方社会,法律可以被奉为一种社会信仰,这与它和宗教长期保持一种客观而恰当的关系是分不开的。没有宗教文化支撑的法律,会退化成为机构僵死的教条,而远离法律的宗教也有丧失其社会有效性的危险。法律代表秩序,宗教提供自觉化了的意识或者说信仰。这二者的结合与互补,是社会法律能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有效性的条件之一。法律需要一种信仰机制,它的养成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民主、和谐——当代中国政治转型的目标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是要完成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壮举和使命。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历史因素及民族传统,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西方现代化国家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时期才解决的大量问题,这种迅速的现代化过程必然会打破中国社会基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相对和谐与稳定。为缓解和处理社会转型期中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0.
宪法的私法效力在西方被称为"私法宪法化",是宪法权利规范在司法适用中与私法规范发生效力碰撞所产生的结果,并已成为西方国家宪法和私法发展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宪法的私法效力在我国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内涵,原因是我国至今尚不存在产生西方国家"私法宪法化"的社会基础、宪法规范基础和司法制度基础。如果中国未来宪法与私法的发展形成了"私法宪法化"的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则西方意义上的"私法宪法化"现象当然也会出现。因此,在相关制度设计上以西方国家相关问题的产生和讨论做前车之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