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三年来,台湾社会逐步进入动荡多变的转型时期.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张扬和经济"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涌起,文化市场的躁动,对处在这一时期的岛内青少年的"心理适应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寄托和物质生活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阅读和欣赏趣味发生"位移"一是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对传统的文学艺术兴趣下降.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台湾的青少年阶层对各种宣传媒介中有关岛内和国际社会动态的新闻报道是"不屑一顾"的.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岛内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与台湾育文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两岸"城市化与都市农业"研讨会6月11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和台湾研究城市问题和农业经济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对彼此都有浓厚兴趣的都市农业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切磋。本刊记者育文就这次研讨会采访了北京市农村经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是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自二次大战之后.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发端于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后又发展到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和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在布局、形态、功能,以及生产诸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都市农业是一种"镶嵌"、"插花"型农业人们将城市住宅的阳台、花园,以及街道的小块绿地,看成是市民补充氧气的"城市之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全世界有近一半、发达国家将近70-80%居民生活在城市。于是都市绿化或成块状、或成带状、或成点状向都市的四周扩展、延伸,成为"镶嵌"、"插花型"农业。…  相似文献   

4.
从"哈利·波特"看青少年非理性的文化欲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备受青少年青睐的"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和"类似流行物"的解读,展开对都市流行文化的分析,认为以"哈利·波特"为代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反映了都市理性生活和人们的非理性文化欲求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5.
网络在台湾日益普及,岛内青少年"网民"人数大大增加,青少年上网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岛内青少年上网主要存在着网络色情难抵御、网络暴力扩大化、网络交友不慎、网络传播法律意识淡漠、网络依赖程度高等问题.为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台湾教育部门、社会团体、互联网运营商等参与到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的工作中,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于台湾社会性青少年事件的发生,如飙车违反公共安全、滥用药物(摇头丸、MDMA)、中途辍学、校园人际冲突与暴力、帮派问题等,都引起政府教育、警政、社会部门相当的关切,特别是大众媒体的大肆报导,更造成民众的不良印象或家长们的恐慌.政府单位部门在压力及立即可见成效的期待下,增加了警方巡逻、临检及午夜后的"宵禁"保护措施;加强了校园清查、生活辅导、社区中途学园、中辍学生追踪辅导以及外展工作等计划.从政府青少年工作的历史观点看来,政府似乎因此经常扮演"救火"及"除害"的角色,姑且不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否对症下药;我们很难避免地形塑了整体社会对现今青少年刻板的印象--问题的、反叛的、需要被管理、矫正的.自然而然我们很明显看出政府及民间各项防治及辅导的因应措施中,多以主导性、规范性、宣导性、教育性及遏阻性的理念为出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大都市生活中的青少年成长和青少年工作,一方面反映出大都市生活逻辑对青少年成长和工作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城市青少年成长、工作观念的独立和变化。因而,有必要从现代性大都市生活世界图景的变化还原这一情势,并在"人与都市"的交互关系中,调整"未来指向当下的规划"的生活观和对未来生活"遗赠"的工作观。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
台湾15~39岁以下的青少年人口占到社会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是决定台湾未来的重要政治力量。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在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教育的影响下,台湾18~34岁的青少年群体在政治价值观上体现出了更多的"人造独"现象。具体表现为:政治立场上,凸显个人主义,试图以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来构建台湾"民主"的先进;政治参与上,网络媒体成为关键性的因素,参与政治性社团的积极性不高;政治认同上,对蓝绿两党的态度都不乐观,对两岸关系的认识模糊,较为重视"台湾身份";政治意识上,以支持学运的方式赢得执政当局的关注,倾向于"小确幸"的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10.
近两三年来,台湾社会逐步进入了动荡多变的转型时期.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张扬和经济“自由化”的推进,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涌起,文化市场的躁动,对处在这一时期的岛内青少年的“心理适应度”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寄托和物质生活追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阅读和欣赏趣味发生“位移”一是对新闻报道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对传统的文学艺术兴趣下降.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台湾的青少年对有关岛内和国际社会动态的新闻报道是“不屑一顾”的.  相似文献   

11.
提升和改进都市青少年公益参与,一是要实现都市青少年群体对于公益推动的价值认同;二是获得与政府合作的资质和经验,搭建公益平台;三是创新公益方式,与青少年缩短距离,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四是规范公益行为,这需要政府、公益组织、企业和相关公益参与者共同参与制定公益营销标准和协作规范;五是要及时评估公益绩效最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群体自身的特点展开分析,合理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公益和公道行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成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实现和维护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力量源泉.以提升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民进党当局一方面一边倒依附、勾连美国特朗普政府,试图"借疫谋独""借疫反中",另一方面大肆炒作所谓台湾"防疫神话",鼓吹台湾是东亚乃至全球"防疫模范生""世界需要台湾经验"等。数字上看,台湾没有沦为重灾区,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其种种所谓"防疫神话"不过是人为虚构出的泡沫。所谓"防疫神话"实为无根之水、空中楼阁截至5月17日,约2300万人口的台湾新冠肺炎患者确诊440例,死亡7例,民进党当局和绿营媒体正是借此  相似文献   

14.
正3月5日,"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首部曲"走进台湾校园巡展活动首展开幕式在北京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台北科技大学连线举行。千年前美人侧头插簪,马球场上追逐正急,唐朝官员会晤异域来客……以"唐人生活和对外交流交往"为内容的近50幅高清壁画,从宫殿建筑、服饰艺术、交流交往等多方面呈现唐代风貌,辅以壁画考古文物科技保护等内容,让民众全方位了解唐代壁画的珍贵所在。据了解,巡展作品以"唐代壁画文化"为主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都市“萌文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文化"是当前流行的一种都市亚文化形态.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行为主体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和生存状况.因此,认真厘清"萌文化"的产生源起,积极探索"萌文化"的流行原因,科学判断"萌文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正确引导都市"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台湾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市化一直发挥着主要的动力源作用.从发展轨迹看,台湾的都市化与西方国家基本一脉相承,但也有其特点.鉴于此,本文一方面重点分析全球化对台湾都市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了台湾能够避免"超都市化"现象所导致的社会严重失衡状况的原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台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缺失与问题.也出现了西方都市化发展中的弊端,但还是维持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均衡,实现了经济发展与都市化进程的正面互动和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我国近几年来兴起的一股教育管理思潮。在这本书中,作者围绕“教育活动属于一种文化活动”的基本观点,按照“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的逻辑思路,从文化的视野,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知识,具体阐述了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校园环境、校园群体、校园风气、校园规范与舆论、校园时髦现象、校园文化生活等),把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都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正是在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18.
日据时期台湾的“市区改正”及其对城镇发展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占领台湾后,为了满足殖民统治、配合殖民地资源和经济掠夺的需要,开始大力进行台湾城镇的基础建设事业,继之,在台湾主要市街实施"市区改正"计划和工事.经过改造,台湾城镇内部结构及其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交通、卫生、休憩等公共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适应近代经济和产业发展要求的各种设施得以建立,也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较快发展."市区改正"中断了台湾城镇原有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中国式的城镇形态,使城镇具有了日本以及欧美近代城市的某些特点,对台湾城镇的现代化发挥了较大的影响作用,但其目的在于将台湾的城镇(市街)改造成为适应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需要的大小中心据点.  相似文献   

19.
<正>简介李东宪,1986年生于台湾台南,是台湾台南竹头崎玉山村抗日领头人之一李清吉之玄孙。现就读台湾首府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班,世界跆拳道国际五段,国际三级考官,国际三级师范。在大学期间,李东宪就积极要求进步,在台湾和同仁志士一起主动接触进步书籍。他现任中华跆拳道运动竞技协会两岸交流委员会副主委,台湾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体育委员会主委既台南办事处主任等。他不遗余力地在台湾"三中一青"群体中开展两岸融合发展,高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22)
<正>当代台湾青年成长的30多年,岛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深刻地影响到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心理。相较于年长群体,尤其是外省第一代而言,台湾年轻人在大陆缺乏亲缘联系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陆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对中国的认同"先天不足"。岛内的政治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充斥分离主义元素,则是造成台湾青年中国认同薄弱的主因。在政治方面,"台独"势力30年来不遗余力地从事分裂活动,使"台湾主体意识"的影响不断扩大。"台湾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