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做了修改,将个税起征点从月收入800元提高到1500元。此外,草案还规定:税务机关可以对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纳税人依法处罚;全国各地统一起征标准,禁止各地擅自浮动。  相似文献   

2.
近期。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引发了国民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将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3000元,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富而民不富”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很多缺陷 ,主要表现在 :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分类课税模式有失公平 ;免征及扣除标准不合理 ;税收征管难度大。完善措施应该主要体现在 :选择综合课税模式 ;规范减免项目 ,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划归共享税 ;少档次、低税率 ;加强征管 ,加大惩治力度。  相似文献   

4.
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确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在1994年制定后,仅对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做了一些调整,目前为每人每月2000元,其他所得没有变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劳动力再生产的成本必然上涨,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的规定暴露出许多不合理性。为规范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使之更合理,更具备操作性,本文从多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与一些个人所得税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个人所得税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征收模式比较单一、税率设计级次过多、费用扣除标准不够合理、税基以及税收征管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个人所得税筹集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调节经济运行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及收入分配结构不相适应。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征收模式、科学设计税率、合理设计费用扣除标准、扩大税基、加强税收征管力度等方法,不断进行探索,提出合理的方案和建议,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因此,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为单位计收个税更公平更人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一刀切"的个人所得税计征方法,对于那些收入相同但家庭必要支出多的纳税人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建议以家庭收入作为个税计税条件。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计征单位是个人,虽然计征方式简单,但不能反映家庭收入的整体状况。同时,现行费用扣除标准的规定也过于简单,没有考虑纳税人赡养人口的多少,以及通货膨胀、医疗、教育、住房等因素。在个税征收上,忽略公民家庭的存在,仅仅将公民个人作为税收对象,有损于公平公正,也不够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陈纳钦 《前沿》2007,(5):43-45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浅析了我国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税收征管制度的缺陷和税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以及税收经济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造成了目前的税收流失严重,税收遵从度不高等结果。基于分析,透视纳税人与征税人的行为选择,给出降低税收流失现象发生可能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来围绕着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是否调整和如何调整的问题,专家学者、实际部门工作者进行了研究和讨论,这反映了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在税收公平和征管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所得税的完善迫在眉睫.本文对中国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税率调整、费用扣除、征管权的归属、中国个人所得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方向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飞 《浙江人大》2011,(6):35-37
2011年4月,公众翘首以盼的个税改革方案终于面世。其中,对于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调整,引来各界质疑。在起征点应该定多少的背后,是百姓对税赋公平乃至缩小贫富差距的期望。不少人士认为,此次个税法修正并没有触及个税制度的深层次的问题,改革的步伐仍需加大。  相似文献   

10.
动作     
《中国人大》2011,(5):5-5
国务院原则通过个税修正案草案进一步修改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认为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级次级距,  相似文献   

11.
潘益民 《公安学刊》2004,(6):101-105
从绍兴市公安机关1997年接办税收犯罪案件以来的有关情况和数据看,税收犯罪总体上呈严重化态势,并在发案总量、种类、犯罪手段、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表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纳税人与国家之间及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税收征管力度不足、税收刑事立法不健全不完善、司法机关对税收犯罪的打击力度不足等是其主要成因.为有效防治和遏制税收犯罪,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税法宣传,强化公众纳税意识和税收法制意识;二要健全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税收征管手段;三要依法严打重罚,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对税收违法犯罪的强大威慑力;四要严格司法,有罪必罚,提高对税收犯罪的刑罚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2月23日下午对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根据我国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变化等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减除费用标准是必要的。草案体现了党的十七大关于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精神。多数常委会组成人员赞成草案规定的减除费用标准,也有些常委委员认为还应再提高一些。  相似文献   

13.
税收犯罪形式多样 ,危害巨大 ,不仅使国家税款大量流失 ,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造成税收犯罪的主要原因有纳税人受自身利益的驱动、纳税人的税收法制观念淡薄、税收法制不健全以及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较弱。遏制和预防税收犯罪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纳税意识 ;完善税收立法 ;增强税收执法力度 ;规范执法行为 ,提高执法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农业税收征管立法已严重滞后,税费改革虽有政策支持但缺乏法律依据。农业税收征管将面临诸如征收主体的合理确定、征管方式的必要创新和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执法力度的适当把握、灾困农户的合理减免以及农业税收争讼的及时解决、农民权利的有效救济等实际法律问题。为此,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制,以保证税费改革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5.
房产税是未来地方政府新主体税种的优先考虑,而有效调节房产税纳税人的社会偏好将有利于提高其遵从度。纳税人存在对他人的同情心与同理心,而这有助于政府引导、培养房产税纳税人的亲社会偏好。利用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发现,纳税人的社会偏好确实可以提高房产税的遵从度,纳税人的教育程度与收入,媒体宣传、税务机关服务、税收公平性等、房产税用途等会显著影响纳税人的房产税遵从度。通过媒体宣传培养纳税人的亲社会偏好、改善税务机关的服务、保证税收的公平、提高公共服务对称性提高房产税遵从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叶海燕 《人民论坛》2013,(11):95-97
重庆和上海开启房产税试点改革已经两年多,但从税收公平原则的角度看,两地试点改革方案仍在纳税人、征收范围、税基等方面存在问题.文章探讨在房产税改革中如何贯彻税收公平原则,为房产税改革和征收在实践上提供具体的建议,从形式和实质上保障房产税改革的公平性,促进我国房产税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纳税遵从也叫纳税人遵从或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必须遵照并服从税法的规定来按期申报、按期足额缴税。税收遵从是依法治税的体现,只要存在税收,纳税人就必须要按税法规定来履行纳税义务。影响纳税人遵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纳税人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另外,税务人员本身的执法与服务水平、税务机关征管模式、税务机关的征管与处罚力度、税制简便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着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月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同时,要求高收入者必须自行纳税申报。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不仅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和国家财政收入,对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也具有重要意义。1980年9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月工薪所得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当时我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只有60多元,远低于800元的费用扣除标准,纳税人主要是在华的外籍高级…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6月1日起,在北京地区取得工薪收入的个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月扣除补贴额将提高至200元。由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扣除的部分合计达到1000元。西城地税局有关人员进一步解释说,从6月1日起,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月的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和人均月扣除被贴额200元后的余额。也就是说,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扣除的部分从840元,提高到了1000元。6月1日以后北京提高工薪收入个人所得税月扣除补贴额  相似文献   

20.
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对税收征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都作了具体并富有刚性的规定,它的实施既为“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惩治腐败”提供了法律保证,也对征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务机关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依法行政,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利益,努力为经济建设服务。一、构建纳税服务体系,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服务职能和执法职能体现税收征管的本质要求,良好的服务必然成为最佳征管效率的重要条件。在办税场所建设方面,要尽可能为纳税人提供舒适、方便、系统、快捷的“一体化”办税条件,让纳税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纳税成本。在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