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甘肃理论学刊》2012,(1):F0002-F0002
马克锋1961年生,陕西富平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国高丽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10馀部,主要有:《荣氏家族》、《中国近代十大怪杰》、《文化思潮与近代中叫》、《国学与现代学术》、《中国近代史1919—1949)等;主要论文有:《试论棉铁主义的历史地位》、《传统墨学与社会主义的契合与背离》、《“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论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相似文献   

2.
《临渊》     
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2.00元《临渊》是一代杰出的头脑对繁复的近代中国做出的一次厘清,内容延及晚清、北洋、辛亥革命、大跃进、上山下乡直到当下现实,其中既涉及社会新民与改革的冷峻思辨,又有对历史人事的史料还原,还有一代人冷暖人生的经验总结……从各个层面勾画出了近代中国百年来的历史遽变和思潮起伏。《临渊》的价值或许就像书中季国清先生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3.
最近,萧致治教授从教50年暨《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咄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广东,湖南、重庆、湖北等省市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萧致治教授长期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武汉大学黄兴研究室主任、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湖北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重点是近代中西关系与辛亥革命。截止目前,他已出版著作1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总字数超过500万。其中《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一书熔编年与纪事为一炉,合史论和考据为一体.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填补了鸦片战争前30…  相似文献   

4.
清末湖南手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不少学者通过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的研究,论证了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也注意到了资本主义手工业在产值、产量和分布上对近代资本主义所占有的优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在这方面展开更多的探索,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形式、特点,对其与辛亥革命的内在联系尚缺乏深入的论述。特别是在近代企业稀疏,近代工业薄弱的内地省份,辛亥革命时期的斗争却异常激烈,其故安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科学》2011,(5):5-11
由九三学社中央民主与科学杂志社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共同举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台湾地区的30多名专家学者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会议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研讨。与会的九三学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协研究中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以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关于孙中山的社会建设思想、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文化遗产、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现象、反思历史文化观、从辛亥革命看改革与革命、辛亥革命与政治发展、辛亥革命与现代中国、辛亥革命的上海因素、辛亥革命的史料研究、近代中国人对民主共和的理解、辛亥革命前后的内政外交、晚清是否能走上君主立宪道路、从辛亥革命谈知识分子的品格等课题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于1931年和1981年两次重印严译名著丛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由于《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的出版,其中的《原富》"却不曾引起任何值得重视的反响"。随着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在对严复思想进行深入发掘时又重新关注《原富》汉译本的社会价值。对比《原富》与《国富论》可以看到,译本的生成蕴积了不同时代的诸如主流诗学、意识形态等的社会文化内涵。严复的《原富》饱含了严复对积贫积弱、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高度关注,为处于学问饥荒时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精神食粮,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观察》2011,(10):38-38
东城区政协在中山公园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参加活动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孙中山与北京》展览,并向孙中山先生塑像敬献了花篮,深切缅怀这位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东城区政协主席徐鸿达在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在中华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孙中山先生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他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值得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清末《长春日报》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同盟会在吉林地区主办的一份极具社会影响力的进步报纸,在“监督地方官吏,鼓吹政治变革,牵动社会方面”,与同盟会在哈尔滨参与组织的《东陲公报》、奉天《大中公报》齐名,为清末东北三大革命报刊之一,是事实上的同盟会长春支部机关报。在清政府及东北地方当局的高压封锁政策打压下,该报曾屡遭挫折,被迫三易其名,但一直能艰难支撑,持续刊行时间近三年之久。因此清末《长春日报》不仅在近代东北新闻史、区域辛亥革命史上留下光彩篇章,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亦享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由陈三井主编、张玉法总校订、鲍家麟等人撰写的《近代中国妇女运动史》,2000年12月由我国台湾省台北市近代中国出版社出版,2004年9月再版。该书是一幅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的画卷,由台海两岸及旅美学者共同执笔,分别论述了晚清、辛亥革命时期、五四时期、抗战前后、战后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10.
王树华 《世纪行》2011,(10):29-30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政治的发展进步。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铭记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王树华 《政策》2011,(11):28-30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辛亥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政治的发展进步。我们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就是要铭记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极具震撼力的一场社会革命,它留给我们思索的空间是十分广阔的。著名中国近代史专家沈渭滨教授在这篇访谈中,鲜明地提出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价值既是一个学术创新,又不仅仅体现在学术层面上。我们期待着更多专家对此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13.
陈志勇 1951年5月生,安徽宣城人。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本院历史系副教授,中国革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史料学》等8门课程。主持编著《中国革命史专题教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吴会蓉 《前沿》2010,(6):167-170
四川留日教育兴起于晚清,持续到辛亥革命前后。它的兴起与中日的留学政策、四川官方和社会人士的推动以及中日两国的地理、历史文化接近有关。与近代中国留美教育相比,四川留日教育有其独特性。它的勃兴,为辛亥革命、四川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培养了新式人才,从整体上推动了四川社会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辛亥革命中,中国妇女积极投身革命,屡建功绩,并开展了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争取妇女各种社会权利的妇女解放运动。辛亥妇女运动随着民主革命的形势大起大落,显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都经历了一个复杂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严昌洪同志的近著《西俗东渐记——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演变》(章开沅主编《中外近化比较研究丛书》之一,湖南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下简称《西俗》,是一部颇有特色的社会风俗史著作。《西俗》从社会风俗变迁的角度探寻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轨迹,揭示出改革传统生活习俗,追求现代生活方式,让中国也跨入近代文明的社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里一系列近代化运动的原动力之一。这种探讨对于扩展史学研究的视野,打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旧格局具有一定意义。“西俗东渐”是一个十分复杂而敏感的问题,从近代以至今天,人们对这种现象作过各种评价。作者没有受近代史上保守的或激进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期间,社会舆论对新国民形象充满希冀与构想.以辛亥革命期间社会关于“剪辫”的舆论为主要考察对象,可以概览这些表面上看是受欧风美雨浸润的趋新人士所发出的呼吁和主张,进而审视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之际,“身体”这个场域内所发生的权力运作与利益争夺.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他以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二千年封建统治的光辉业绩功垂千古,以矢志不渝、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名扬四海。他的建党活动是其整个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首开中国“政党政治”之先河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值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本文试就孙中山与中国早期政党发展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章炳麟既是辛亥革命前夕排满革命最彻底的鼓吹者,也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对章炳麟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能够为理解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提供重要的认知资源。然而历来的研究多侧重于章氏《苏报》和《民报》时期的著述,亦即着眼于其排满思想成熟之后。对于章炳麟排满思想的形成过程,则大多因袭他本人的回忆而给出简单化解释。以章炳麟个人回忆中的偏移、讹误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多方史料记录,概能还原戊戌变法之前章炳麟真实的思想和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影响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诸多因素中,地方主义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作为近代中国一个突出的政治现象,地方主义在晚清以后逐渐产生、膨胀和恶性发展,使中央与地方关系一直处于复杂而混乱的状态之中,对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辛亥革命又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和地方主义走势。一在近代中国,地方主义主要包括三种因素:一是爱护家乡故里(包括省、县、乡、村等)和排斥异地他乡的一种乡土情感和地方观念;二是地方机关权力膨胀,从而使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遭到损害的一种政治现象;三是反对中央集权,主张地方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