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街边小摊到销售额十几亿的民营企业,从“草根作坊”到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品牌,“老干妈”陶华碧的传奇经历和老干妈公司的成功嬗变,演绎出贵州民营经济、黔商群体30年来发轫、起伏、;I士大的成长历程,谱写了一曲贵州民营企业思变图强、惠农兴黔的奋进篇章。  相似文献   

2.
李坚 《当代贵州》2023,(16):26-27
<正>2022年7月,贵州和广东签订了《关于“十四五”黔电送粤价格等问题的会议纪要》,将“黔电送粤”22年以来执行的电价“倒推机制”改革为“正推机制”,有利于推动贵州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贵州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3.
侯贵生 《当代贵州》2013,(33):49-49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办学60多年来,秉承“尚信塑品、致用立身”的育人主旨,先后为社会培养6万多名商科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享有“黔商黄埔”的美誉。近年来,贵州商专结合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新要求,突出实践育人特色,在走特色发展之路上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灵性贵州     
一个“黔”字,最易让人想起“黔之驴”,想起“黔驴技穷”,想起“夜郎自大”。世人对“黔”误读久矣,甚至殃及它所代表的贵州。黔本无驴,何来“黔驴技穷”?而“汉孰与我大”乃滇王之语。可见,“莫须有”不仅模糊了贵州之美,也氤氲了贵州之贵。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2,(9):4-I0002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是贵州商科职业教育的发祥地,60多年来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以培养思想品格、专业技能“双过硬”黔商专才为己任。先后为社会输送了6万多名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品牌和社会声誉。学校长期坚持面向市场办教育。坚持产学研结合,实施”一书多证”毕业制度,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先后与国内数十家知名企业集团合作。建立教学与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区别于以地域凝聚的传统商帮,商会的现代性、功能的多样化,都是现今诸多企业可以依靠的对象,企业在商会中抱团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重庆市贵州商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秉承"团结协作、共创辉煌,抱团发展、做大做强,服务会员、回报家乡,科学发展、凝聚黔商"的理念,不仅努力为黔商搭建发展平台,而且多方向推动投资贵州,多渠道回报家乡。  相似文献   

7.
贵州在历史上一直落后吗?古代驻黔“封疆大吏”是怎样推动贵州发展的?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之处?近日,本刊特邀顾久、黄万机两位学者做客“阳明茶座”,解读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更好更快发展贵州牧草产业,可实施石漠化治理和“黔草北送”战略。这样,既可发展贵州牧草产业,推动畜牧大省建设工程,又可实现石漠化治理,建设生态大省;既可改造利用荒山草坡,推动农户致富,又可用牧草产业支持西北畜牧业发展,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  相似文献   

9.
尹辉 《当代贵州》2012,(27):28-29
从省城贵阳到市州各县,湘商军团逐渐崭露头角。湘军在黔走过十余年。从挑担子的身影到来回穿梭的车轮印,湘商的创业足迹已经遍布贵州。  相似文献   

10.
金秋时 《当代贵州》2024,(19):29-30
<正>贵州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富矿精开”,充分发挥地勘单位地质探矿主力军作用,推动资源勘查实现新突破,聚焦精确探矿新增提级资源储量,实现探矿、找矿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黔地多宝藏。充沛富集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突出的比较优势,全省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全国前10位。只有把沉睡的宝藏准确找出来,摸清“有多少米下锅”,才能把“好米做成好饭”。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五"期间,贵州将重点打造黔酒、黔茶、黔药、黔银、黔绣等"黔系列"产业品牌,初步塑造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体系。国酒茅台,享誉中外;贵州绿茶,走出大山;苗绣图案中流传着"蝴蝶妈妈"的故事,天麻、竹荪等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望风行天下……这些都是贵州天然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孕育出的"宝贝"。如今,这些"宝贝"将以"黔系列"的名义,承载贵州的生  相似文献   

12.
吴再忠 《当代贵州》2010,(15):64-65
让民族工艺品高姿态走出贵州,是黔艺宝的追求;但是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做推动,并不是这个骨子里带着艺术气质的中年男人开始这项事业的初衷,他理想的方式是在保存民族元素的同时,靠各类奖项支撑来反哺民族技艺的存活。  相似文献   

13.
聂建云 《当代贵州》2024,(21):38-39
<正>走出贵州,异地创业,致力于通信行业物理连接设备行业,乌蒙汉子彭成在宁波带动百余人成功创业。带头成立商会、返乡投资产业、帮助山区学子……他有着深深的家乡情怀。“一个人发展好不算好,把一群人带动好才算好。”从贵州到浙江,在彭成立足宁波干事创业的20年奋斗历程中,他向着所追逐的“好”勇毅前行,通过一个个黔籍人员互帮互助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4.
申川 《当代贵州》2023,(9):16-17
<正>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持续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产业聚集,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贵州积极深化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体系,借助粤黔东西部协作产业对接会、浙商入黔、正和岛、数博会、苏商入黔、基础材料专题招商推介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平台,带领各市(州)赴广东省、重庆市等地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系列精准招商活动,为贵州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蓬勃动力。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其中关键,是要把大规模调整结构种植养殖的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持续增收、稳定脱贫。黔地出好货,黔货能出山。黔货出山是贵州带动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有效路径。近年来,贵州不断补齐农产品流通短板,创新产销对接机制,拓宽畅通省内外销售渠道,推动更多优质农  相似文献   

16.
陆海新通道班列和“黔新欧”班列,一往南、一往北,飞架起贵州联通世界的对外开放大通道。无论是贵州制造的轮胎,还是贵州生产的磷矿磷肥,抑或是贵州的优质衣产品……黔货出山、黔货出海、黔货出境正变得更快捷、更方便、更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仁怀以茅台酒闻名,但仁怀在贵州的崛起,却是从川盐入黔开始的。贵州不产盐,食盐主要依靠四川供应。1736年,清廷在贵州与四川边境设立川盐入黔四大口岸,茅台镇为四大口岸之一,称仁岸。1745年,赤水河航道经过治理,成为川盐入黔主要通道。而川盐人黔数量,仁岸独占三分之二。依靠盐运,茅台镇成为川黔边境最为繁荣的商业中心,百业兴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  相似文献   

18.
李牧 《当代贵州》2010,(11):29-29
为期5天的贵阳南明“黔茶飘香·品茗健康”茶文化系列活动于2010年5月27日在贵阳市人民广场正式开幕。作为贵阳避暑季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活动旨在推动贵州茶文化和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让市民真切感受贵州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江婷婷 《当代贵州》2023,(21):26-27
<正>贵州着力聚焦重点产业链,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通过“强一企,带一片”,推动产业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工业经济恢复势头持续巩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4月底,东方电气集团年产能10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总装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实现了贵州风机智能总装制造零的突破。这是贵州本土制造企业长通集团发挥“链主”作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带来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09,(19):68-69
竞赛说明 为确实提升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意识,进一步改善贵州金融生态环境,推进“诚信贵州”建设,当代贵州杂志社与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携各驻黔金融机构、关岭县政府、中共印江县委县政府、贵州亨特地产、贵州中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本次“关注信用记录,构建贵州金融生态环境”征信知识竞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